近十年来国内“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研究综述
2010-04-03傅广海
汪 颖,傅广海
(1.成都理工大学 a.地球科学学院;b.商学院,成都 610059)
近十年来国内“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研究综述
汪 颖1a,傅广海1b
(1.成都理工大学 a.地球科学学院;b.商学院,成都 610059)
城市旅游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奠定了我国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别的城市,其发展引起理论研究者高度重视。近十年来关于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空间、环城游憩带,以及旅游城市特征、形象和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都有发展和创新。未来,该项研究应注重理论体系建设,开拓研究方法,并明确界定“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
文献综述;旅游城市;城市旅游
一、文献收集、整理过程概述
为了解近年来国内对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的研究概况,作者在 CN KI数据库中进行“跨库初级检索”,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按“主题”、“题名”、“关键词”、“摘要”键入“旅游城市”、“城市旅游”进行了检索,时间段为2000~2010,并对所得到的文章进行了筛选。
有关“旅游城市”的文献,在“主题”下共3633篇,“题名”下共388篇,“关键词”下共2394篇,“摘要”下 2294篇;有关“城市旅游”的文献,在“主题”下共1687篇,“题名”下611篇,“关键词”下共1141篇,“摘要”下共1255篇。笔者在其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
二、城市旅游的研究概况
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古诗韵、保继刚(1999)[1]发表的《城市旅游研究进展》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国外城市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期刊范围内,对1980年至1997年的国内文献进行辨识,集纳了国内学者已经涉及的“城市”旅游研究。秦学(2001)[2]发表《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这篇文章在古诗韵文章的基础上补充了截至2000年的国内文献资料(在一定期刊范围内)。陈晓磐、周志宏(2009)[3]发表的《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述评》,其中关于国内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内学术研究概况以及概述城市旅游的研究重点。
1.城市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古诗韵、保继刚[1]认为,“城市旅游”在目前国内外有限的研究中尚无公认的定义。秦学(2001)仍然没有找到公认的城市旅游定义。张玲(2009)[4]认为城市旅游,就是旅游者以城市本身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完成其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在内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薛莹(2004)[5]从城市地域对城市旅游的限定上来理解城市旅游的涵义,并运用产业一城市理论、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理论阐释了城市旅游与城市的关系。唐恩富(2005)[6]指出:有专家认为城市旅游是以城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而其他专家指出,城市旅游是被集旅游诸要素于一体的城市所吸引,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在城市的旅游活动,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归纳出城市旅游的特点——整体性、多元性、参与性、带动性和统一性。刘岚、郑雅惠(2007)[7]认为城市旅游是以城市作为目的地的商务、会议、观光等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
2.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研究引起国内很多旅游学者的关注。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2003)[8]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定义,具体表现在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等三个层面上。而且还提出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甘萌雨、保继刚(2003)[9]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中分别分析了特大城市、大中城市、中小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表现,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莫帮洪(2005)[10]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但是没有举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郭舒、曹宁(2004)[11]在认为城市旅游发展竞争优势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发展的专门化、信息化和集团化水平,为合理配置资源,发展旅游专门化优势,主要从政策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周常春、保继刚[12]将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分为绝对因素和相对因素,并分别作了论述。许峰(2005)[13]明确了中国城市发展旅游中心的三个类别、四种形态,并分别明晰其各自演进发展模式,建立了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型空间格局。崔凤军(2004)[14]认为城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旅游企业。王潞、李蕾(2008)[15]通过分析城市旅游、城市竞争力、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城市旅游竞争力等方面的文献,从城市、旅游和竞争力三者的交叉视角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进行初步的探讨。
3.城市旅游形象研究
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实证研究。唐礼智(2000)[16]借鉴企业形象设计理论(CIS)进行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赵煌庚(2001)[17]探讨了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概念、原则、方法和主题口号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汪克会(2004)[18]发现国内旅游形象研究表现出一下的特点:与旅游营销紧密相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借鉴相关理论,结合各种方法,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研究成为趋势。但现有研究中,对以下两个问题涉及较少:一是城市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旅游形象形成之间的关系;二是城市旅游形象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唐飞(2005)[19]认为城市旅游发展战略以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为核心,并论述了形象定位与设计、传播等问题。王志毅(2008)[20]在提出城市旅游形象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建设内容和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问题。吴红霞(2009)[21]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重新解读,构建了一个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模型。白雪(2009)[22]指出节庆活动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武家文(2009)[23]则认为重大事件能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形象。
4.城市旅游空间研究
卞显红(2003)[24]阐述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六大基本要素,认为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空间规划布局模式有单节点、多节点及链状节点三种。李玲(2005)[25]认为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包括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三种。冯淑华(2004)[26]提出城市游憩空间的概念,认为会展旅游促进城市游憩带“生地熟化”,会展旅游空间扩散与城市游憩带外延的空间是相互耦合的。袁俊(2005)[27]主要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特性、构成要素及其空间演化机制进行了阐述。衣玮(2005)[28]从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结合城市旅游分析开始,构筑了城市旅游空间的“斑-廊-基”,对城市旅游空间进行景观生态的基本模式描述;为城市旅游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研究提供最基础的表述模型,从而为城市旅游在景观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开创性的新基础。杜忠潮(2009)[29]建立旅游中心城市中心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构建“旅游中心城市-交通线路-品牌旅游区”的点、线、面组成的空间结构系统。秦学(2003)[30]从空间类型、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形态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并以宁波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游憩物质与环境空间结构、游憩行为与需求特征、游憩行为空间分布规律等一系列要素。
5.CBD与RBD,环城游憩带研究
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RBD),是研究得比较全面的内容。保继刚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首次在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中运用RBD的概念。保继刚、古诗韵(2002)[31]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松龄(2003)[32]将 CBD和 RBD做了比较,并提出传统CBD发展为 RBD的可能性及所需条件。刘苏衡(2006)[33]从概念、范围界定、类型与功能、形成机制、空间结构、规划与实证研究等方面归纳RBD的研究成果。张建(2005)[34]提出上海都市区RBD存在叠加、伴生、增长极、点轴4种模式和8种型态;并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居住职能转移、商业服务业发展和行政区划等视角,探讨了大都市区RBD系统的动力机制。
关于环城游憩带的研究比较多且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吴必虎(2001)[35]首次定义了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的概念。何雨、刘顺玲(2006)[36]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城郊游憩带研究的现状。周丽君,崔痒(2005)[37]对长春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因素和基本特征作了实证研究。李江敏,张立明(2004)[38]对武汉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作了调查和实证分析。王川(2010)[39]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环城游憩带发展概念及模式,从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和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6.其他方面研究
刘岚、郑雅惠(2007)[7]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的积极配合。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应重视城市旅游规划,树立一个整体的城市旅游形象,提高城市的旅游品质,以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崔凤军(2004)[40]认为从旅游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从城市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他还分析了城市旅游规划的性质与特征、原则、基本内容,并提出城市旅游规划要考虑城市的个性化需要。王晓云(2004)[41]从半个世纪世博会发展的轨迹,分析近现代城市旅游活动发展过程,论述世博会通过文化旅游活动、休闲娱乐活动、主题公园、旅游服务与城市旅游活动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推动共同成功、共铸辉煌的发展关系。胡莹(2003)[42]尝试对古代中国、近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城市旅游发展特征做出论述,提出不同发展时期,中国城市旅游表现出的演进规律,以及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制约城市旅游演进的多种机制。吴松涛(2004)[43]认为城市旅游研究从学科上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方面,地理学方面(对旅游尤其是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区域规划、经济地理专项等研究,已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体系)、城市规划(含风景园林)方面。徐红罡(2005)[44]在市场细分和产品细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旅游发展悖论、因素论、心理图式理论、潜在游客模型等理论来说明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一般演变规律,并提出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
三、旅游城市的研究概况
1.旅游城市的概念研究
李伟(2005)[45]总结出旅游城市的概念,即城市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综合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设施完善配套,从而旅游业为其重要城市职能的城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及特点、建设模式、建设原则等。李娜(2006)[46]认为旅游城市是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环境优美、旅游产业发达且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杨其元(2008)[47]研究了旅游城市系统的系统构成,探讨了旅游城市系统的复杂系统特性,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城市系统的系统结构框架以及动力机制;并分别从城市设计、经济学、生态学角度对旅游城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李慧(2007)[48]对“热点城市”和“冷点城市”的概念,提出“温点优秀城市”的概念。王旭科、冯书春(2009)[49]提出传统旅游城市的概念,即旅游业发展历史悠久,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大量外国游客的入境,80年代中期之后旅游城市形态就初步建立,拥有在国内外具有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旅游业在城市产业中地位显著的城市。尹发秀(2009)[50]认为国际旅游城市是指经济社会发达,其中旅游产业成为城市主要支柱产业并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指具有国际性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金丽(2007)[51]重新界定了国际旅游城市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国际旅游城市的内涵及鉴别标准。
2.旅游城市特征研究
赵兵(2004)[52]在对旅游城分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各种类型旅游城市的特征。连晓燕(2007)[53]在对旅游城市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城市的一般特征,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旅游城市进行分类,对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路径进行了系统化的探究。王旭科、冯书春(2009)[49]分析其主要特征,指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传统旅游城市转型升级模式。阚如良、操诗图、胡晶晶(2006)[54]阐述了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分析了湖北宜昌是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比较优势与主要差距,提出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金丽(2007)[51]在其他学者对国际旅游城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析。闻飞、苏勤(2009)[55]认为国际旅游城市是旅游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国学者对于国际旅游城市的研究已涉及概念与特征、特征与分类、评价标准、建设策略等多个领域,但与我国国际旅游城市蓬勃发展的实际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3.旅游城市形象研究
郑辽吉(2002)[56]认为建立旅游信息系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围绕城市旅游主题形象建立旅游信息系统。韩顺法、陶卓民(2005)[57]提出我国城市旅游形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修正策略。毛宗清(2005)[58]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旅游城市形象设计的核心和定位,梳理出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措施和方法,并提出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基本思路。宋章海(2000)[59]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应当从主客体双方的要求出发,根据双方的特点、条件发展状况,合理导入CIS,正确评价旅游地的形象,并从旅游者角度提出旅游地形象应具有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特点。杨慧芸(2009)[60]提出旅游城市形象的口碑传播策略、影视传播策略、危机传播策略和空间传播策略。
4.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较多,而研究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献则相对较少。赵兵(2004)[52]提出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董大为(2005)[61]界定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内涵及功能,阐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系,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用模糊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了测度模型。杨其元(2008)[47]从城市设计、经济学、生态学的不同角度对旅游城市的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旅游城市发展的理论框架。王华(2008)[62]认为发展潜力是城市旅游业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因素,对旅游城市发展潜力进行正确的评价,可以指导政府和投资者进正确投资、推动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为旅游持续发展指明方向、供多元化经营的新思维;运用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数学分析法、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严格界定了旅游企业发展潜力、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等相关概念;建立了旅游城市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尹发秀(2009)[50]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开发尺度上提出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指出国际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5.旅游城市竞争力的研究
陈红梅(2006)[63]对我国中小旅游城市、中小旅游城市竞争力及中小旅游城市竞争力系统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中小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城市旅游竞争力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中小城市旅游竞争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建立中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姜鹏鹏、王晓云(2008)[64]将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为直接因素(旅游资源、产品、企业、客源市场)和间接因素(支持系统、保障系统、游客印象),并提出评价指标体系,还认为中国滨海旅游目的地各项竞争力强弱势特点是:现有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支持力。吴静(2009)[65]界定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分析旅游城市竞争力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差异,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旅游城市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构建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杨其元(2008)[47]在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建立了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先进性、系统性的特点,为我国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政策导向。
四、“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的关系研究
关于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之间的联系的研究也有专家和学者研究过,主要涉及从一个旅游城市走向城市旅游,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等方面。魏小安(2001)[66]认为旅游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城市包容景区的模式,就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看待;城市旅游的发展要注意培养城市本身;城市旅游的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城市现有的特点充分挖掘出来。宣传中(2005)[67]在对绍兴城市旅游进行实证研究时认为,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绍兴要发展城市旅游进而实现“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的转变,必须使城市环境适合城市旅游、人文景观带动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深化城市旅游等方面。李经龙、马海波(2007)[68]认为一个城市要发展城市旅游,必须挖掘城市文明,提升城市的游憩功能,使城市转变为旅游城市,进而发展为优秀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是城市旅游的品牌,它通过品牌效应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引发更多的城市旅游,从而实现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的互动发展。张玲(2009)[4]认为城市旅游是旅游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而旅游城市化则是城市旅游也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要整合城市旅游资源,均衡城市旅游要素。栗爱平(2009)[69]针对绍兴市文旅集团启动“全程旅游”总体规划和5A创建提升活动,认为这些规划和活动将有效推动绍兴城市旅游建设、完善旅游设施、构筑旅游目的地发展平台,增加绍兴古城的文化品牌吸引力,实现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的跨越。
五、结论与展望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方面的相关的文献很多,甚至存在不同时间阶段和不同研究深度的文献综述,这对于力量有限的研究者来说,相互之间是一种补充。研究的主要核心问题包括基础理论、城市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空间、CBD和RBD、环城游憩带、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规划、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关于旅游城市的研究,主要涉及传统旅游城市、国际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特征、类型的阐述,其中包括“温点旅游城市”的提出;还有旅游城市形象、旅游城市竞争力、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从前文综述中可见,目前关于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的研究已经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城市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等方面了;对城市旅游形象和旅游城市形象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研究更加深入;对城市旅游竞争力和旅游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视角更加新颖,尤其是在研究方法上不再停滞于单纯的理论研究,大多数时候是通过实证研究,结合各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力求建立一种具体的模式或者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评价体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要注重理论体系的建设。关于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两者的理论研究的课题多种多样,但是依然存在薄弱的环节,比如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理论就没有构建出清晰的理论框架,会展旅游蓬勃发展,但是会展旅游与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之间的关系研究很少,现有的理论还比较浅表。还有些研究只是停留在宏观和中观研究,微观深入的研究比较少。国内的研究多处于模仿国外的阶段,或者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开展研究工作,有许多零散的研究成果,这样的理论研究不能有力地指导具体的实践,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也就不能称之为“体系”。
第二,理论研究方法论问题。“城市”和“旅游”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意味着要引入多个学科来实现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向多学科多层次的发展,比如地理学、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的理论,结合这些学科来建立模型或者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等。比如城市旅游竞争力或者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但目前定性评价较多,定量评价很少。这也是目前理论研究一个普遍的薄弱环节。另外,定量评价理论如指标体系的构建、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指标的量化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
第三,在综述中不难看出,在界定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已经有学者对比分析两者其他方面的差异,比如城市旅游形象和旅游城市形象之间的差异、城市旅游竞争力和旅游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差异等,这对于考察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之间的联系就是一种进步。但是,与以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两者概念为基础的其它相关的概念的分析还很少,比如城市旅游规划与旅游城市规划、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只有对涉及两者关系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清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1]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2):15-20.
[2]秦学.我国城市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2):73-78.
[3]陈晓磐,周志宏.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述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学科版,2009,(3):124-125.
[4]张玲.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J].网络财富,2009,(8):61-63.
[5]薛莹.城市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个理论评述[J].旅游学刊,2004,(2):50-54.
[6]唐恩富.城市旅游刍议[J].市场论坛,2005,(7):101-103.
[7]刘岚,郑雅惠.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的新探讨——以武汉城市旅游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2):61-63.
[8]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2003,(3):39-42.
[9]甘萌雨,保继刚.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J].现代城市研究,2003,(22-25).
[10]莫帮洪.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框架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5,(S2):193-201.
[11]郭舒,曹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商业研究报,2004,(9):138-140.
[12]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78-83.
[13]许峰.中国城市旅游中心定位及其竞争力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6):31-37.
[14]崔凤军.城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J].旅游学刊,2004,(3):9.
[15]王潞,李蕾.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23):174-176.
[16]唐礼智.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浅议[J].发展研究,2000,(12):37-38.
[17]赵煌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探讨[J].云梦学刊,2001,(6):29-30.
[18]汪克会.国内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78-82.
[19]唐飞.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以徐州为例[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5,(3):12-13.
[20]王志毅.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问题的思考——以武汉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8,(22):136.
[21]吴红霞.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研究——以重庆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22]白雪.餐饮节庆对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以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为例[J].知识经济,2009,(9):85.
[23]武家文.论重大事件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79-82.
[24]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105-108.
[25]李玲.湖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740-744.
[26]冯淑华.会展旅游对加快城市游憩空间外延的实证分析[J].求实,2004,(3):56-58.
[27]袁俊.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8]衣玮.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景观生态化分析[D].南宁:广西大学,2005.
[29]杜忠潮.关中地区旅游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系统优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45(2):93-98.
[30]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3(2):267-288.
[31]保继刚,古诗韵.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形成与发展[J].人文地理,2002,17(5):1-6.
[32]刘松龄.从 CBD到 RBD——传统 CBD发展方向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3,(4):59-64.
[33]刘苏衡.游憩商务区(RBD)研究回顾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1):70-74.
[34]张建.上海大都市游憩商业区的型态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63-66.
[35]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ReBAM)研究——以上海为例[J].地理学科,2001,21(4):354-359.
[36]何雨,刘顺玲.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J].旅游科学,2006,20(2):25-29.
[37]周丽君,崔痒.长春市环城游憩地基本特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4):136-140.
[38]李江敏,张立明.都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初探——以武汉为例[J].开发研究,2004,(6):83-85.
[39]王川.城乡一体背景下的环城游憩带发展探索——以成都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51-54.
[40]崔凤军.关于城市旅游规划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4,(11):9-11.
[41]王晓云.世界博览会与城市旅游:互动中共创辉煌[J].旅游学刊,2004,(2):70-75.
[42]胡莹.中国城市旅游发展:形成·演进·机制——兼析广州城市旅游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43]吴松涛.城市旅游与城市设计学科发展[J].城市问题,2004,(3):16-18.
[44]徐红罡.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5,(2):70-74.
[45]李伟.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05.
[46]李娜.国际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47]杨其元.旅游城市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48]李慧.区域合作背景下温点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7.
[49]王旭科,冯书春.传统旅游城市发展问题与转型升级[J].旅游论坛,2009,(5):648-652.
[50]尹发秀.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国际旅游城市建设[J].经营管理者,2009,(17):358.
[51]金丽.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52]赵兵.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4):59-63.
[53]连晓燕.旅游城市的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54]阚如良,操诗图,胡晶晶.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J].商业时代,2006,(27):101-103.
[55]闻飞,苏勤.国际旅游城市研究进展[J].黄山学院学报,2009,11(4):28-32.
[56]郑辽吉.“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对树立城市旅游形象的作用[J].丹东纺专学报,2002,9(4):18-20.
[57]韩顺法,陶卓民.城市旅游形象问题及系统修正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5,(7):58-61.
[58]毛宗清.浅析旅游城市形象设计[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32-34.
[59]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1):63-67.
[60]杨慧芸.旅游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J].对外传播,2009,(7):27-28.
[61]董大为.旅游城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5.
[62]王华.旅游城市发展潜力评价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2008.
[63]陈红梅.中国中小旅游城市竞争力系统结构与评价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6.
[64]姜鹏鹏,王晓云.中国滨海旅游城市竞争力分析[J].旅游科学,2008,22(5):12-18.
[65]吴静.保定市旅游城市竞争力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9.
[66]魏小安.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J].旅游学刊,2001,(6):8-12.
[67]宣传中.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对发展绍兴文化旅游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5):83-85.
[68]李经龙,马海波.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的神话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6):108-111.
[69]栗爱平.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N].绍兴日报2009-01-11(1).
Abstract:Urban tourism has promot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China.As a special category of the cities,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city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from theory researchers.An piece of overview article about research on urban tourism and tourist city in the last ten years was written,involving the Urban TourismCompetitiveness,urban tourism image,urban tourism space,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and features,ima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city,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ourism and tourist city.Finally,the inadequacies in the previous works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research works are proposed,hoping that the paper can do my bit for the theory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urban tourism and tourist city.
Key words:researches review;urban tourism;tourist city
Domestic Researches Revie won“Urban Tourism”and“Tourist City”
WANG Ying1a,FU Guang-hai1b
(1a.Earth Sciences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b.Commerci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F590.7
A
1672-0539(2010)03-050-07
2010-06-12
汪颖(1986-),女,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傅广海(1960-),男,河南镇平人,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会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