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现状思考与路径建构
2010-04-03李青
李 青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现状思考与路径建构
李 青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信任资源有所流失,致使群体性和危机性事件频发,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度未有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困难重重。为此,要在满足人民需要、构建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推进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的政治意识公信力、政治体系公信力、政治行为公信力,以及政治发展的公信力。
政治信任;信任流失;公信力
从政治学理论上说,政治信任就是一种价值认同,一种责任期待。它深刻影响着人心向背这样一个决定一个政党、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近年来,政治信任的流失甚至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现象。在当代中国,认真思考和研究政治信任课题,对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实事求是:当代中国存在政治信任流失的风险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过程中并存着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且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这种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使得当代中国存在出现政治信任流失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群体性事件频发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已进入频发、多发、高发时期。据相关资料显示,从1994年至2004年这10年间,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增加,年平均增长17%。据《凤凰周刊》披露,1994年全国群体性事件数量约10000多起,2004年则上升到74000多起,激增约6倍,参与人数增加了4倍多,从1994年的73万人次上升到2004年的376万人次。[1]另据《瞭望》新闻周刊的资料显示,群体性事件2005年上升为87000起,2006年超过90000起,并一直保持上升势头。[2]最近几年形势更是不容乐观,仅2008至2009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发生了以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陕西府谷事件等为代表的“十大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有增无减和愈演愈烈之势,表明政治信任水平的下降。
2.信任危机事件层出不穷
社会转型中的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信任危机事件的频发期,信任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如孙志刚案、孙大午案、刘涌案、陕西“虎照门”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山西问题疫苗事件、湖南郴州“铅中毒”事件、SARS爆发初期政府公布疫情不实事件、江西新余和浙江温州党政干部公务考察公款出国旅游事件、邓玉娇刺死刺伤寻欢官员事件、河南杞县放射源泄露恐慌事件、最年轻市长遭“人肉搜索”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几起校园安全事件等。这些事件,不管具体是由政府部门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引发的,还是由政府信息公开的不及时性而引发的,其根本上都是缘于公众的政治不信任。
3.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度有降低的危险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它产生于民众的自愿服从,而民众的自愿服从又源自于其自身的政治信任。可以说,如果社会信任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底线,那么政治信任则是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基础。[3]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我们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地位似乎并未因此而得到应有的提高。“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已司空见惯。
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难题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关乎我国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在思想价值和指导思想领域的反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国家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理论创新来建立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反映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更好地引领社会舆论导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和舆论保障。但实践证明,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公众大多不感兴趣,甚至反感、抵触,很多宣传教育最后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当然,宣传教育方式本身固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对党和国家缺乏最起码的政治信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错综复杂:当代中国出现政治信任流失的风险源
政治信任作为信任的一种范式,同样具有“社会嵌入性”的特征。政治信任的社会嵌入性,决定了只有将政治信任危机的风险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深入挖掘引发政治信任危机出现的风险源。
1.社会信任水平整体下降与集体行动困境的大量存在,为政治信任流失提供了土壤
在当前,中国社会是以特殊信任为主、普遍信任发育不足的信任结构,而制度信任尚未确立、社会信任总体存量下降的现状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转。[4]首先,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基本上生活在一个熟人的圈子里,是一种“熟人社会”,但思想改造开辟了中国大规模的“杀熟”之路。其次,由于我国形成中的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制度的缺位,久而久之,人们对市场,进而对社会开始缺乏信任感。再次,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急剧变革时期,旧有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毋庸置疑,这些都造成我国的社会信任处于一种解体状态。在这样一个社会信任受到巨大冲击、传统社会信任“处于解体状态”的社会环境中,政治信任水平降低甚至危机的产生在所难免。
2.贫富差距增大与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大量存在,为政治信任流失添加了催化剂
贫富差距增大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不争事实。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7,[5]这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已经接近某些社会分化严重、经济增长停滞的南美和非洲国家的水平。[6]社会不公正现象也是当代我国社会的又一突出特征。有学者指出,我国的许多制度(政策)都具有倾斜性特征。[7]由于制度(政策)倾斜不公,“在经济体制和社会安排上倾向于保护政治上有权有势者和富人的利益,而往往损害到大多数人的利益”。[8]如此,不但难以让公众对政治的公平性、合法性表示认同,而且加剧了公众对政治的不信任感,为政治信任危机的大量产生添加了催化剂。
3.公共权力的非公共性运用与腐败现象的大量存在,为政治信任流失点燃了导火索
本来,“公共性”应是公共权力的本质属性。但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共权力主体自利性和专断性、公共权力运用的非公开性、非正义性和缺乏回应性,以及公共权力目标被替代和置换、公共权力被用来设租和寻租等“非公共性”的问题。“腐败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性运用”。[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反腐倡廉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腐败思想仍在作祟,腐败行为仍然较严重,反腐倡廉的形势依然严峻。如许多党政部门私设“小金库”、高级干部中的腐败行为屡禁不止、县域腐败案件高发等。这样,不但导致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
4.政府绩效低下与社会管理非公益性的大量存在,为政治信任流失埋下了祸根
政府信任,是政治信任的重要内容。广大人民群众凭什么信任一个政府?一个政府凭什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这在理论逻辑和现实依据上就是通过政府绩效。政府绩效的高低,决定着人民群众政治信任程度的高低。当前,我国政府绩效与公众期望还有相当大的反差,一方面是人们对政府能力和绩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政府回应并满足期望的能力和绩效不能及时跟进。特别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过程中的供给不力、传递不畅、分配不均等,更是无法满足公众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这样一对矛盾和冲突的长时间大量存在,必定会在有朝一日显现和激化,结果只能是引发普遍不满,降低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
三、有的放矢:当代中国政治信任建构的价值导向和目标
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起着导向和规约作用。政治信任建构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更是决定着政治信任建构的成效。在明确这些价值取向和目标后,就可以在这些价值取向和目标的导引和规约下积极、主动、有效地培育出公众更高水平的政治信任。
1.以满足人民需要为根本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 ,科学 ,艺术 ,宗教等等”。[10]可见 ,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任与利益获得、权利享有、生活改善等的期待是紧密相连的,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切实满足来获得政治信任构建的实际支持。在特定条件下,政治信任或许也可以通过非正常的手段建立起来,但这样的政治信任肯定是不可持续的。[11]难以设想,一个人民群众基本需要都得不到满足的社会能够建立起坚实的政治信任。因此,要把尊重并满足人民的需要置于政治信任建构的核心地位,从人民的需要出发进行政治信任的建构。
2.以构建社会和谐为基础
政治信任当然是一个政治概念,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但政治信任又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之上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并付诸实践,从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渗透到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当中。因此,国家的政治信任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定会受到社会和谐与否的影响。如果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优组合的状态,则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政治信任的建构就会一帆风顺,否则就会困难重重。
3.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纽带
温家宝总理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然而,中国当代的公平正义还存在一些缺损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不道德的竞争等依然存在并日益困扰着人们。如果不对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存在的缺损进行修补的话,那么将无法建构起坚实的政治信任。因为政治信任与公平正义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构建起体现公平正义的国家制度,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信任。所以,对于党和政府来说,要想夯实公众的政治信任基础,核心的工作之一就是维护和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
4.以推进制度建设为保障
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功能和导向性的激励功能。因此,政治信任建构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作为前提和保障,否则,政治信任就会因为缺乏基本的保障条件而出现信任危机,从政治信任转化为政治不信任。当代中国存在政治信任流失的种种风险,影响了政治信任,造成这种种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制度的缺失和创新的缺乏。因此,要想凝聚政治信任资源,促进公众的政治信任水平提高,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基本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政治信任建构、保障政治信任水平居高不下的制度体系。
四、事不宜迟:当代中国政治信任建构的路径选择
正处于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状况正处于一个具有转型意义上的拐点上。因而,政治信任的培育、建构和提升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意识”建构: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公信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不必然地带来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的公信力。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公信力,必须要彰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首先,要建设与社会主义体系存在的状态、运作的方式以及发展演变的道路和方向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中的认知性成分是构成人们对政治体系进行判断以及选择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基础,政治情感是人们在政治活动过程中对行为客体及环境的内心体验,政治评价决定着人们对其政治行为的取舍,要提高人们的政治认知,培养人们的政治情感,引导人们的政治评价。在缺乏合作和相互信任的转型时期,人们的交往往往会产生集体行动的困境,使每个理性的人都倾向于“搭便车”,因此要创造和建构作为新型政治文化的社会资本。其次,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政治信任的建构是通过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影响人的过程,而“世界上唯一能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谈论他所要的,而且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12]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用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社会各个阶层发展变化着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对社会各阶层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生活,密切联系大众的需要,用通俗易懂的思维方式和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化、社会化。
2.“体系”建构:提升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公信力
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赖以存在的制度形式。提升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公信力,就要提高政治行为主体的公信力,也就是要推进国家公信力、政府公信力和政党公信力建设。
首先,国家公信力是政治信任的基石和根本。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是建构政治信任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国家发展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来赢得政治信任建构的实际支持,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群众生活状况恶劣的国家是不能建立起坚实的政治信任的。此外,国家能力的强弱也是影响政治信任建构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提升国家能力中的汲取能力和调控能力,即提高国家动员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和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国家能力中的合法化能力和强制能力,即国家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能力。
其次,政府公信力是政治信任的重要内容。政府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机构,政府职能的目标是建立法治基础上平等保护、无歧视性普惠、规制主导的公共职能管理体系。[13]提升政府公信力,根本上是在执政能力、制定政策机制和政府绩效三个方面做好工作。政府执政能力的强弱、政府决策机制的优劣、政府绩效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高低。
再次,执政党公信力建设是政治信任建构的核心内容。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权力取向必须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统一,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就是要扩展执政党的利益表达功能,最大范围地包容新的社会力量。在我国,只有把新生的社会力量纳入到中国共产党之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发展中的政治信任问题。最后必须注重执政党自身的适应性建设。就政党信任的构建而言,“重要的不是党员的数量而是政党的力量和适应性”。[14]
3.“行为”建构:提升社会主义政治行为公信力
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围绕政治权力展开的分配权威性价值的活动。培养了公众对政治行为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培育了政治信任。提升政治行为公信力,必须稳定政治统治,规范政治治理,扩大政治参与。
首先,公众坚定的政治信任有赖于政治统治稳定性的实现。实现政治统治的稳定性,一是政治统治的形式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要由传统的强制性暴力镇压逐步转向经济文化上的控制和管理。二是政治统治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政治统治要切实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其次,政治治理水平的强弱也影响着政治行为公信力的高低。如果政治治理有效地维护了现存的基本政治规范,维持了社会基本价值,维护了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促进了民主,改善了民生,就会获得公众坚定的政治信任。否则,政治信任流失和信任水平下降不可避免。
再次,扩大政治参与是夯实群众基础和构建政治信任的前提条件、重要保证和力量源泉。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保障更多公民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的政治生活中去。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众的政治文化素质。没有先进政治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参与。
4.“发展”建构:提升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公信力
政治发展既可以作为提升政治信任的过程,又可以作为政治信任提升的结果,它主要包含了政治现代化、政治民主发展和人权保障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政治现代化是政治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着政治发展程度的高低。政治现代化的内容、政治现代化的实现道路都将深刻影响着民众的政治信任状况。能被实践印证了的政治现代化必将极大增强公民的信任意识,进而提升其对整个政治共同体的政治信任。
其次,政治民主既是政治信任建构的目标,也是政治信任建构的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政治民主尚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具体要做到:①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②大力发展教育和扩大政治参与,培养民主观念和提高民主实践。③实行法治,加强民主制度化建设,实现法律化和制度化相结合。④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政治体制中不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制约性和滞后性因素。
再次,通过切实保障人权来提升政治信任。人权“就是作为一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15]我们在保障人权方面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反映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经济权利的愿望和要求,也就是要考虑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地位和尊严。第二,发展原则。讲人权,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保障人权的基本物质条件。第三,平等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已从一种心理意识转变为一种现实需要。第四,自由原则。自由是一个人行为处事、安身立命的先决条件,没有自由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没有自由,一切都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1]肖文涛,林辉.群体性事件与领导干部应对能力建设论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2):54-58.
[2]“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J].瞭望新闻周刊,2008,(36):28.
[3]曹沛霖.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政治学分析视角[J].新华文摘,2010,(1):7-8.
[4]孟庆进.我国当前社会信任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8,(5):45-47.
[5]张习宁,关艳丽.二元经济结构、国际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J].社会科学家,2010,(1):67-69.
[6]王国奇,王立明.如何构建全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J].求索 ,2008,(6):40-41.
[7]邹育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事件的形态类别、形成机制与治理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0,(4):68-72.
[8]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6:107-109.
[9]王沪宁.反腐败——中国的实验[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2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11]齐卫平.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信任的动态建构及其路径[J].新华文摘 ,2010,(1):8-10.
[12]戴尔·卡耐基.影响力的本质[M].王降,译.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40-41.
[13]张德信,簿贵利,李军鹏.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43.
[14]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12.
[15]张庆福.宪法基本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134.
Statusquo and Deliberation Construction and Routes:Political Trust in Contem porary China
L IQing
(College of Political and Law,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3,China)
In recent years,China’s political trust is lossing,group events and crisis events happened very often.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s legitimacy have imp roved inapparently,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the core value system w ith difficulties.Therefore,on the basisof satisfying peop le’s needs,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safeguarding fairness and justice,p romoting system construction,p romote the credibility comp rehensive on our country’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political system,political behavio r,and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political trust;trust loss;credibility
D693.2
A
1672-0539(2010)03-024-05
2010-05-20
李青(1979-),男,安徽蒙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