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胃肠减压病人的心理影响探讨

2010-03-27阳碧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13期
关键词:胃管胃肠插管

阳碧云

胃肠减压常用于急性胃扩张、肠梗阻、胃肠穿孔修补或部分切除术以及胆道或胰腺手术后。因其能促进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排出,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张力,局限炎症,促进病人胃肠蠕动功能尽快恢复,减少消化液继续外渗,减轻疼痛,减轻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利于切口愈合。但减轻胃胃肠减压技术本身具有侵入性,无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不适,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增加舒适度,促进病人顺利康复,现将我院对 130例胃肠减压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 1月 ~2008年 6月,我院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病人 130例,男 80例,女 50例。年龄 24~ 87岁,平均 53.67岁。主要疾病有各型胰腺炎 50例,肠梗阻 40例,空腔脏器穿孔 12例,消化道肿瘤切除 10例,肠坏死切除 4例,胆肠吻合术 16例。将 130例病人按随机单盲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失眠、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自行拔管等,分别于病人拔管前进行调查评分。HAMA评分标准[2]:>29分为严重焦虑,24~29分为明显焦虑,7~12分为可能焦虑,<7分为无焦虑。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对干预后两组病人心理状态比较进行 K-WH检验和 χ2检验。 α=0.05。

2 护理干预

对照组:按照常规胃肠减压进行[1],留置胃管期间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各 1次,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有报道认为,护理胃肠减压病人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由护士严格指导,适量饮水,能防止口咽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胃肠减压效果。干预组:按预定的干预模式实施。

2.1 健康教育

胃肠减压病人多表现为紧张、恐惧、难以接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甚至拒绝手术及插管。入院后即向病人讲解所患疾病、手术的必要性、在术中监测及可能听到的声音、禁食水的意义、用药及必要的手术体位,简要介绍麻醉方式、手术过程、术中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对置管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减轻应激源对病人造成的心理压力[3]。针对不同疾病的病人介绍此项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一般留置胃管的天数、拔管指征,讲明放置胃管及插管时可能发生的不适及配合的具体事项,使病人做到心中有数。

2.2 行为指导

插管时嘱病人取自然平卧位,双手自然放在胸前或身体的两侧,以病人感觉舒适为主。由于胃管刺激,病人常感口咽干燥,痰液增多,应给予口腔护理及雾化吸入,指导协助病人排痰。排痰的方法:(1)催咳法。帮助病人咳嗽排痰,方法嘱病人深吸气,吸气后,要有短暂的屏气,关闭声门,增加胸内压,即压迫腹部,增加腹内压,声门开放)引起咳嗽。(2)拍背法。五指并拢呈空心状,手掌离腹壁不超过 12 cm利用手腕关节运动叩击,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依次在后背两边的三个点,左右胸前的三个点自下而上进行叩击,力量大小以使胸廓振动为度[4]。

2.3 精细操作

胃肠减压是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护理人员要熟悉病人的性格、年龄、体型,并做好物品准备,择好胃管,避免盲目性,要熟悉局部解剖和操作手法,忌流露畏难或没有把握的情绪,力争插管顺利,减少病人痛苦。减压过程中,勤巡视,尤其在夜间,因为病人睡眠时易发生意外,勤巡视可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避免不良后果发生,如胶布固定不牢、负压引流器放置不当、病人翻身时胃管脱出等。加强与病人的沟通,随时向病人反馈医疗信息,及时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增加其安全感,减轻孤独感。当病情好转,无明显腹胀,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后应及时停止胃肠减压,进行拔管。拔管前要取得病人合作,将胃管折叠捏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到咽部处快速拔出,及时清洁病人口鼻面部。

2.4 心理干预

胃肠减压病人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其配合给予充分表扬,并分散病人注意力,插管时诱导病人密切配合,通过确切可信的语言取得病人的信任,再一次缓解紧张心理。同时可用其他病人做现身说教,消除病人的负性情绪,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坚强,提高病人的耐受能力,保证胃肠减压的治疗效果。

3 结 果(表 1,表 2)

表1 干预后两组病人监测项目比较 例(%)

表1显示,两组病人在失眠、烦躁不安、询问病情、一次性插管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异性(P<0.01)。

表2 两组病人心理干预后HAMA评分比较(例)

表2显示,两组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术后病人的焦虑状态,病人能忍受不良刺激,配合插管,完成预定治疗方案。

4 讨 论

外科手术因创伤大,一直被人们所恐惧。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对病人的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并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5]。临床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选择质量好、刺激小、型号适宜的硅胶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自一侧鼻腔轻柔插入胃内,病人出现恶心、不能吞咽时,应立即停止插入动作,嘱其深呼吸,并随吞咽动作插入胃管。有研究[5]认为,应根据病人的体形确定插入胃管的长度,老年病人胃的位置比年轻人稍有下垂。按传统体表标志法留置胃管,胃管前端仅到达食管下段或贲门部,造成引流效果不佳[6]。莫海花等[7]采用发际一脐体表标志法,将插管长度由传统的 45~55 cm延长至 55~65 cm,此时胃管前端在胃窦与胃体之间,术后均能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使肠蠕动恢复快。

胃肠减压作为术前或术后的一种有创辅助治疗手段,术后病人因对胃肠减压不了解,很容易拒绝或不配合。重视焦虑对病人的影响,从多方位进行心理干预,可适应当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1] 舒永贞.胃肠减压病人适量饮水的观察与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3,19(6):152.

[2] 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 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3-137.

[3] 刘玉芬.心理干预在术前留置胃管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1,20(3):70-71.

[4] 董 丽.胃肠减压的观察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2008,11(6):123-124.

[5] 何菊萍.心理与疾病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1995,1(4):23-24.

[6] 赵晓丽,马冬云,来 锦,等.胃管插入长度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病学杂志,2006,26(8):1147.

[7] 童爱民,欧仁琪米克.胃肠减压胃管长度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55.

猜你喜欢

胃管胃肠插管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