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贺家山原种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0-03-26姚金华
姚金华
(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湖南 常德 415123)
贺家山国营原种场是以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示范为主的非营利性单位。该种场既沿袭了国营农场的原有的管理模式,又不具备与之相应的规模和发展实力;既要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又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发展职能,因此,在政策、人力、财力、物资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与社会变革,湖南省绝大部分农业(垦)企事业单位已相继转为管理区或乡(镇),纳入行政管理序列,作为湖南省农业厅唯一的直属原种场,贺家山原种场如何改变观念、转换机制、更新生产格局,已成为关系国营原种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笔者作为贺家山国营原种场的管理人员之一,对该原种场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国营原种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1 贺家山原种场发展现状
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始建于1955年2月,是“三系”杂交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1995年11月经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原种场。该场地处洞庭湖滨湖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排灌自流,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同时交通便利,西距常德市城区仅23 km,东距省道205线6 km,濒临沅水,水陆码头可停靠500 t船位,地理优势明显。自建场以来,贺家山原种场为保障全省及南方稻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场承担了湖南省两用不育系生态鉴定,湖南省水稻品种(组合)生产安全性鉴定,国家水稻区域试验、湖南省区域试验及预备试验,湖南省及南方稻区杂交水稻亲本种子提纯、繁殖,湖南省及南方稻区水稻新品种引进、筛选、展示、推广等工作,已成为湖南省重要的杂交水稻、优质棉原(良)种生产基地。目前,贺家山原种场总面积达30.66 km2,总人口1.1万;拥有旱涝保收的标准化原种生产基地333.33 hm2,大面积亲本种子生产田666.67 hm2,芦林面积333.33 hm2。
由于长期从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种子生产设施设备、技术服务体系较为完备,生产经营管理长期实行公司加职工(农户)模式,运行成本较低,并形成了贺家山独特的杂交水稻文化氛围。
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贺家山原种场是国家级原种场,承担了较多国家和湖南省水稻研究课题,具有独特的杂交水稻文化氛围和自然地理优势,其经济社会事业应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原种场的经济发展步履蹒跚、速度滞后。
2.1 多头管理模式效果差,承担社会职能过多
2.1.1 多头管理,行政成本高 作为省厅直属农业事业单位,人、财、物为省厅直管;社会事务与党群工作一部分归属湖南省常德市相关部门管理;另一部分归常德市鼎城区切块管理。多头管理模式直接导致办事程序复杂、政事不明确、责权利不对等、对外行政成本高且效果不够理想;甚至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矛盾的发生。
2.1.2 过多承担社会公共职能 贺家山原种场不具有一级财政职能,然而教育、医疗卫生、民政优抚、集镇建设、公路建设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均要靠自身解决。既要照章纳税,又要办理各项社会事业,承担社会公共义务,导致其发展与引进公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动力不足,热情不高,效果不好。
2.1.3 公共产品的提供难以落实 贺家山既不属于一级政府又不是企业,而是一个“小而全”没有“围墙”的事业单位,很多应由政府部门承担、负责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无法落实与兑现,干部、职工在很多方面至今仍无法完全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政策与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国家给予农村的诸多优惠政策,由于贺家山的特殊性而难以落实到位,面临政策的“边缘化”和政府行政能力的“去功能化”。
2.2 有效供给资金不足
原种场作为一个专门从事优质农作物原(良)种科研、繁殖、示范、推广的专业场所,财政预算实行差额预算。种子科研生产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收益不明显的行业,现阶段依然不可或缺。多年来,贺家山利用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杂交水稻“三系”繁育与推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原种场在经济发展投入、社会事业建设、干部职工待遇兑现等方面欠缺较多,无法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基本需求;筹措发展资金的力度不够,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没有完成一定规模的原始积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乏力,已呈落后态势,与全省整体高速发展极不相称。
2.3 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待遇落实困难
2.3.1 人才结构不合理,储备不足 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现有各类技术职称人员337人,其中农业技术方面57人,占17%;教育卫生系统有135人,占40%。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141人,其中高级职称仅3人,专注于种业研究与生产;经营管理、营销、信息、农产品加工、电气自动化、工民建、兽牧水产等方面人才贮备不足,技术支撑受到严重制约。
2.3.2 人才交流少,待遇低 贺家山位居常德市鼎城区一隅,离省会长沙200 km以上,生活、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加上学习交流的机会少,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近亲繁殖”,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同时,贺家山的人才待遇与所处的常德市同类单位比较明显偏低,职工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导致想引进的人才不愿意来,已经引进的人才留不住,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干部和职工眼界不开阔,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多数人习惯于等、靠、要,缺乏必要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在等待中使意志消磨、进取心消失,思想僵化。
3 发展对策及建议
3.1 解放思想,建立适应原种场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与体系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原动力。思想上不解放,就没有紧迫感、危机感;观念上还在等、靠、要,守摊子,抱残守缺,行动上就缺少激情与动力,发展的希望将仍然渺茫。这要求原种场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宣传倡导,扎扎实实破除旧的观念,多谋善断,少说多做。(1)认真研究国家级原种场的现状及深层次的问题,探索一种与经济、社会事业与农业技术同步发展的新模式。一业为主,剥离社会职能;改内部计划管理为市场运作,变多头管理为集中管理。(2)对有利于原种场发展的举措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创造一个较好的投资、兴业和发展氛围;变单一的跑项目要资金为跑项目要政策、资金和人才;增加人才建设的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以人才、技术的发展带动原种场经济的发展。(3)大力引进、培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改变农垦企业独大的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推行产权制度的改革,组建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社会新经济组织。(4)利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资金,鼓励干部、职工走进企业,走进市场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动员干部、职工投资兴业,以投资回报补助收入不足,逐步解决待遇问题;认真研究、探索建立既体现公益性,又有效管理社会事务更能适应原种场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与体系。
3.2 正确引导,建成湖南省主要农作物亲本种子研发、生产的核心基地
利用现有旱涝保收的333.33 hm2标准原种生产田和666.67 hm2大面积生产基地加以改造,完善株系圃(原原种圃)、原种圃、种质资源保护等设备、设施配套,建立全省杂交水稻、优质杂交棉、蔬菜等亲本种子主要核心基地,全国水稻区域试验主要核心基地,全省亲本种子主要储备基地。极大地发挥其确保全省乃至南方稻区粮食生产安全的核心作用,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级原种场。
3.3 政策倾斜,建成湖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因原种场的所有土地均为国有土地,规划建设上可以不受集体土地的约束。长期以来,场内生产管理的组织化程度较高,行政运行成本低,管理上具有县、市(或乡、镇)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原种场处于洞庭湖平原的腹地,在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内,亚热带湿地自然景观、淡水鱼、水生植物、野生蔬菜等资源比较丰富,若政策上加以倾斜,资金上给予支持,就能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从而改变湖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多而散、小而弱的格局,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潮头,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兴农,探索低碳、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创造人与自然两相和谐的新模式,赋予新的内容,成为新的典范。
[1]杨细元. 国有原种场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9):230,232.
[2]陈友权,杨延华,丁晓松. 建设国家级原种场,提高农作物种源质量[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996,46-50.
[3]周德华,王 云,向国红,等. 洞庭湖区洲滩湿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10):4123 -4127.
[4]袁正科,袁穗波. 洞庭湖湿地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与开发利用[J]. 湖南林业科技,2004,31(5):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