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作文要神形兼备
——六年级作文复习提高课课例

2010-03-23廖颖慧

成才 2010年8期
关键词:马蹄麻雀文章

■廖颖慧

好作文要神形兼备
——六年级作文复习提高课课例

■廖颖慧

抓住文章的“神”

——巧妙选材立意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思考自己在写作上的收获和问题,通过同题作文研究训练来提高学生选材和立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调查问卷导入

1.出示:钢城一小学生习作情况调查表(调查对象:五六年级学生358人)。其中“你认为自己习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选两项)”的调查结果显示:没有素材,不知道写什么的学生191人,占53.4%;不知道如何把作文写具体生动的144人,占40.2%;不知道如何构段谋篇,写文章脚踩西瓜皮很散乱的85人,占23.7%;文章总是没有新意,很难出彩的167人,占46.6%。

2.针对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来看看怎样寻找素材,并将文章写出一定的新意。

二、同题作文案例

1.“踏花归去马蹄香”

宋朝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

考场上安静极了,应考者都在认真思索。有的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他想这不正是踏花么?表现了春游之后的愉快心情。

有的在分析之后,觉得重点是在“马”上。踏花也好,归去也好,马蹄也好,都离不开“马”。于是就精心地画了一匹骏马,一青年骑在马上从花丛中疾驰,显得很有气势。

也有的人琢磨“马蹄”应是重点,因此在画纸上突出那腾空的马蹄,并在“马蹄”旁画着纷飞的花瓣。他想花瓣都被扬了起来,马蹄还不会“香”么!

众多的应考者中,只有一位画得很特别。他的画卷上根本没画花瓣。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马在奔腾着,马蹄高高扬起,一些蝴蝶紧紧地追逐着,在马蹄的周围飞舞。

考生交卷后,考官一张张评选。当他看到那张蝴蝶纷飞的画卷时,就会心地笑了。这张画被评为最佳。

2.“深山藏古寺”

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有的画家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司一连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他突然被一幅画吸引。他拿起那幅画仔细端详了一番,连连点头称赞:“好,好,这才是‘魁选’(魁选,即第一名)之作呀!”

那画家没有画寺庙,他画崇山峻岭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极了。和尚挑水,当然令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像得到那庙之古旧、破败。庙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了出来。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3.“野渡无人舟自横”

宋朝有一个画院,有一次考画师,出的题目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意思是说:旷野渡口处的摆渡船,因为没有艄公,那船只好横着漂浮在河面上。很多的考生都在“横”字上动脑筋,在“无人”上想办法。有的人画一只船漂在水面上;有的人画一只无蓬的空船直直的横在河中央;还有人画一只空船系在岸边的树桩上……只有一人画的与众不同。他画了一只麻雀,正招呼另一只落在船篷上的麻雀下来啄食,结果这个考生被录取了。

4.《麻雀》片段赏析:

A.列夫·托尔斯泰——母爱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B.周涛《隔窗看雀》——生存哲学

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檐台,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黑点,连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楚。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

C.《笼中雀》——自由

记得小时候,我曾逮到过一只麻雀,想喂它吃喝,养着它,供着它。于是,我往箱子里抛了几粒米粒,可是,它看了看这些对于它来说是一顿美餐的米粒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哀鸣,哀鸣……

终于,这只麻雀经不住饥饿,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它死了。起初,我骂它不识好歹,可我错了,这个认识是在我了解麻雀后。

麻雀它不希望自己被限制生活圈,它渴望的是整个蓝天,它希望无忧无虑地在天空下飞翔,即使饿死也不愿蹲在人类自以为舒服的地方——鸟笼。

麻雀有着这样渴望自由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敬佩?

5.交流:你读了以上文章的感受。

归纳板书:多角度选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练兵场

1.有一件事我们都经历过,不过写的人好像不多,如果我们要写一篇《剪头》,你可以写什么?(智慧、发型、营养、父母、学业、行行出状元……)

2.现场练笔:确立一个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构思一篇文章。要求:列出提纲。

3.评议:自读—生评—师评—自评

四、总结

一篇好的文章是“神形兼备”的,有了好的选材和立意,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神”。下节课,我们还将就“形”的问题和大家继续探讨。

美化文章的“形”

——关于“描写”的复习

教学目标:

1.懂得描写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表达的是作者的情感。

2.通过描写片段赏析,进一步梳理“描写”的一般方法,感悟描写的妙处。

3.利用写人写事的两篇文章,指导学生练写“描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作文如何整体把握,选材取意,谁来说说你上节课的收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今天,让我们就怎样把握好“描写”的问题来一起探讨。

二、片段欣赏,归纳梳理

1.记忆搜索,自由交流,明确内容。

(1)什么叫描写?大家印象深刻的描写有哪些方面的呢?

相机板书: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景物描写,包括状物描写、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等。

(2)小结:看来,无论是向别人介绍一个人,还是描述一幅景,或者是讲述一件事,都离不开描写!可以说描写是无处不在的。

2.描写赏析,梳理方法,体会作用。

(1)出示预习的表格。

(2)看看老师的作业。

描写片段摘抄 课题 《看戏》描写的方法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1.生动的修辞2.准确的动作描写3.抓住了人物最主要特征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5.场面描写来烘托表达的情感 对梅兰芳的赞美和热爱

A.这段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B.作者用了哪些描写的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C.小结:有了这样的描写,我们就仿佛置身于广场,梅兰芳的精湛演出就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心灵为之颤动。

(3)交流学生的作业,梳理描写的方法,感受描写的好处。

板书:生动形象

三、链接习作,小试牛刀

1.师:还记得上次期中考试的作文是什么吗?是一篇写事的文章《那次家长会》。

来看看这位同学的《那次家长会》吧。

“叮!叮!叮!”上课铃又响了,大家都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因为这节课要发期中考试的卷子了。老师开始念名字了,我的心里就开始打架子鼓了——老师每念一个人,我的鼓槌就猛敲一下!终于念到我的名字了,顿时,我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只听见心脏“咚、咚”狂跳,不知怎么的,卷子已到了我的手中,我瞪大了眼睛——语文87分,数学81分,英语70分。

我慢慢地回到座位上,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老师的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炸响在我的耳旁:“同学们,把你们的卷子按语数外的顺序放在桌上,下午开家长会时由家长带回家。”我的心真正地跌到了谷底。

回家吃完中饭,妈妈开始换衣服,收拾包包,准备去开家长会了。我的心又一次急了起来。正在我发愣时,门“咚”一下关上了,妈妈已经匆匆下楼去了。我呆呆地坐在窗边……

不知过了多久,门“吱“一声开了——妈妈回来了。

我不敢抬头,却听见妈妈说:“你怎么啦?心虚呢?没事,老师说你最近进步了,下次努把力,会考得更好!说,晚上想吃什么?”

我大吃一惊,抬眼看妈妈,妈妈含笑地看着我。我又愧又喜,不好意思地笑了。

A.文章写得怎么样?

B.哪里加上一段描写会更好?想表达自己的什么情感?准备用什么方法去描写?

C.自由补写“……”部分。注意用上我们刚才学过的方法。

教师巡视,提示:可以加上一些意象,如雨水、闹钟、金鱼、电视等等

D.指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重点: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E.欣赏学生原文。教室里的情景似乎就出现在我眼前:在黑暗的教室里,妈妈坐在我的座位上,那三张可怕的卷子在妈妈眼前跳着舞,边跳还边把自己头上的分数当歌唱。老妈的眉头紧锁,脸上开始起皱纹,越起越多,眼里布满血丝,身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2.这学期,大家都写过一篇习作,叫《我的偶像》,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文:

我的偶像

张芷仪,她的名字与一位明显——章子怡非常相似,我总喜欢喊她“章子怡”。她的成绩非常好,个子和我差不多,总是扎着一个马尾辫。她是一个“天才”,是我心中的偶像。

还记得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前,我有一道奥数题不会,便去问张芷仪。她看了以后,笑了笑说很简单,换一种方法思考就可以了。她不慌不忙地讲解着,一下就给我讲解清楚了。我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么难的题目对她来说这么轻松,太天才了吧!

还有一次,我看见张芷仪在写口算,便上去看了看,只见她飞快地写着答案,活像一个计算器。我拿出我的口算来一看,答案全部相同,太“牛”啦!

我真是太佩服她了!如果哪天我可以像她一样,我睡着都要笑醒了!

A.肯定长处:有真情实感,有事例,条理清楚。

B.找出不足:缺乏描写,文章不够具体,人物形象不够突出。

C.引导思考:写人的文章要着力刻画人物,回忆人物描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你觉得哪里增加描写比较合适?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描写?

预设:将外貌描写穿插到事情当中;以写我做口算的“慢”来村托张芷仪的“快”,我做数学的“难”衬托她的“易”;将“她不慌不忙地讲解着”这句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来描写得更具体些;将“一进门”处,教室里的场面写具体,以衬托张芷仪潜心学习的状态。

D.自由练写。

E.指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重点: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结:看来大家已经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文章也更具体生动了。

四、课外延伸,掌握能力

1.总结收获:我们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了,精彩地运用描写,我们就能妙笔生花,在考试中展示自己的水平,取得好的成绩。

2.巩固练习:认真修改一篇自己的课堂作文,利用精彩的描写为自己的作文“生花”。大家一定要记住: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反思:

好的文章是神形兼备的。六年级作文复习,我从“神”和“形”两个方面来进行设计,第一部分,通过同题作文研究训练来提高学生选材和立意的能力。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复习及运用描写,为自己的作文添色。

经过这样的复习,既是对旧知的归纳总结,又是对其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对孩子们作文理性思维和驾驭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武汉市青山区钢城一小)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马蹄麻雀文章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马蹄子与北海道男人的选择
吃“马蹄”
1958年的麻雀
放屁文章
麻雀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马蹄岛(男中音独唱)
紧盯着窗外的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