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角色效应”,转化“后进”学生
2010-03-23汤金洪
■汤金洪
汤金洪 江苏省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校区
一、“角色效应”及其作用
何谓“角色效应”?不妨先看一个案例。
有一对孪生兄弟,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师范学校,都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我通过观察发现,他们俩性格迥然不同。哥哥开朗,好交际,待人主动热情,做事大胆,处理问题果断,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强;弟弟胆怯,遇事缺乏主见,依赖性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就连放假回家也总是跟在哥哥的后面。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在性格和处事上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心理学告诉我们,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充当的角色不同。从他们出生时起,父母在对待他俩的态度上就不一样:要求哥哥必须照顾弟弟,要对弟弟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要求弟弟听哥哥的话,遇事要与哥哥商量。这样,哥哥不仅要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扮演了弟弟的“保护人”的角色。可见,充当何种角色是这对孪生兄弟形成性格差异的关键因素。
这种由社会成员公认而被个体清楚地意识到并自觉表现出符合各种社会角色要求的行为的现象,就称为“角色效应”。它表明了人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各种角色所具有的地位、作用、权利和责任,反映了人们对不同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一个人一旦意识到并认定自己是什么样的角色,他就会自觉承担角色责任,履行角色义务,表现角色行为,形成角色个性。
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曾在该国某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上做过“角色效应”实验。这个班有47名学生,他们挑选了在班集体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任命他们为班委,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一个学期后进行测定,发现他们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第二个学期,班内再次进行选举时,这8名学生中有6名学生又被选为班委。长岛真夫等人也观察到这6名新班委在诸如自尊心、安定感、明朗性、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方面都有所进步。从对全班学生的观察和统计来看,原来不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的孤独、孤僻儿童的比例大大下降,整个班集体的风气随之好转。由此可见,“角色效应”在塑造和改变学生的个性和行为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转化“后进”学生时如何发挥“角色效应”
在一个班集体中,存在“后进”学生在所难免。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学生?妙用“角色效应”,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1.用“后进”学生所“短”,委以重任。
“后进”学生的“后进”表现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成绩差;有的是缺乏自控能力,不守纪律;有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有的是不思进取,思想觉悟低;有的是不善团结同学,人际关系欠佳;有的是生活不拘小节,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习惯差……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学生委以相应的重任,用其所“短”,激发其潜能,使他们有机会在适当的岗位上扮演一定角色。比如,把各科学习成绩差的“后进”学生提升为各科课代表或班里的学习委员;把不守纪律的“后进”学生提升为副班长,让他们专门负责考勤,抓班集体纪律;让不善交际、人缘较差的“后进”学生当图书管理员或其他一些必定要与同学交往合作的角色;让不爱劳动、生活懒散的“后进”学生当生活委员或劳动委员,促使他们形成角色意识,使之在人们的角色期望和要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
2.实行班(团)干部轮换制,使每一个“后进”学生都有当班(团)干部的机会。
让学生当班(团)干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的一种途径或手段。因此,凡是学生都应当有当班(团)干部的权利和机会。剥夺“后进”学生当班(团)干部的机会,是班集体管理中的“通病”,也是传统班集体管理中的一个误区。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先进”学生的优越感,对“先进”学生的成长不利。对“后进”学生来说,只会导致他们更加自卑和落后。实行班(团)干部轮换制,打破“好学生”对班(团)干部的垄断局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不仅能形成积极有效、科学合理的班集体管理运行机制,而且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具有特殊的心理学意义。因为班(团)干部等角色要求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规范“后进”学生的行为,从而使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
3.尝试“角色扮演”,使“后进”学生获得角色体验,形成角色意识。
角色扮演也是一种有效的转化“后进”学生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角色体验,形成角色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转化。比如,有些学生厌学,言谈举止不文明,就不妨让他们扮演“教师”的角色,精心指导他们上晨会课、活动总结讲评课,或者“教学”一些课文片段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为人师表”的角色要求,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不良的言行和厌学情绪就会在强烈的角色要求中慢慢地得到转化,直到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