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在建设和谐企业中的导控作用探析

2010-03-23盛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理念建设文化

盛丽

(通钢电视台制作部,吉林通化134003)

企业文化在建设和谐企业中的导控作用探析

盛丽

(通钢电视台制作部,吉林通化134003)

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强大支撑。该文从企业文化在建设和谐企业中的导控作用入手,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导控作用的主要途径,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有效运用,不断推进企业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导控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部署。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提升企业战略发展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努力建设和谐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构建和谐企业,涉及到企业建设的方方面面,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文化的作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强大支撑。要建设人际关系融洽、团结友爱,蓬勃向上的和谐企业,首先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控作用,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提升全体员工工作能力、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不断促进企业系统中各部分和要素的和谐发展,在企业建设“内部和谐”的良好发展环境,推进企业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在建设和谐企业中的导控作用

1.可有效导控群体意识,提升企业向心力

企业群体意识就是企业内部有丰富个性内涵的企业价值观念,如:竞争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等。这些群体意识是企业各方面员工共识的价值,共守的信念,具有横跨各阶层、穿越各时段的覆盖性和恒久性。企业在发展中,必须注意导控这种群体意识,让它在员工中发生“裂变”,促进员工目标明确,思想一致,按照企业的要求在自己的权限和责任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形成企业强大的向心力。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统一思想,导控群体意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有效导控群体意识,企业文化决定着成员的价值取向,确定着成员的共同目标,形成企业员工的共同的价值评价标准。这种共同的价值标准一旦形成,企业员工就能和衷共济,团结一致,就会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

2.可有效导控群体行为,提升企业执行力

执行力是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企业决策的能力。群体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企业文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根据企业整体利益的需要,制定一整套的行为准则,通过一系列形式来规范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使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地维护共同的整体利益。每个企业,为了保证其经济目标的实现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致性,需要一定的行为准则以统一成员的信念、价值和行为,并以此作为价值取舍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员工就明白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在什么时候不应表现出这样的行为。通过有效导控员工行为,就能提高员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和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不断提升企业执行力。

3.可有效导控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美誉度

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可以凝聚人心,对外能够塑造美好形象,增强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文化可有效导控企业的形象,对提升企业美誉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可有效导控企业员工形象。企业通过打造企业精神、规范企业形象、开展文体活动等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造就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踏实、纪律严明的干部员工队伍。二是可有效塑造企业外部形象。企业文化通过有效进行企业形象识别,对小到企业的信封、茶杯、名片、座牌,大到企业的标识、招牌等进行了统一,并加大企业形象的宣传力度,营造企业和谐美好的文化和工作环境,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内外部形象。

二、发挥企业文化导控作用的主要途径

发挥企业文化的导控作用的途径有很多种,其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也是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促进企业文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1.内化于心,促进企业文化的深入人心

促进企业文化的内化于心,主要是将企业文化理念化,即以培育企业核心理念为重点,着力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充分体现精神激励、思想启迪、目标引导、理想感召、心智开发、价值追求等重要作用。促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一是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有效的企业文化宣传。通过企业内部媒体、板报、画廊等宣传阵地宣传企业理念,让员工熟知熟记理念。二是要加强对员工文化的培训和引导,要采取理念诠释、案例故事、扩展训练、讲师点评等各种方式,使员工系统完整的认识和掌握企业理念。三是要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推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活动要精心策划,载体要形式多样,要发动大家积极参与,让企业理念人格化,使员工在参与中受到震撼。

2.外化于行,促进企业文化的知行合一

促进企业文化的内化于心,就是将企业文化外在化,使企业文化的内涵落实在工作中和行动上,提高执行力,创造生产效益。首先是要不断完善各类岗位规范,提升企业行为规范对员工的内在约束力,引导员工“把任务当作机遇,把岗位作为舞台,用言行展示形象,以业绩证明实力”,使企业文化规范化。二是将企业文化融入各项管理活动。通过各项管理活动的实施推进员工深层的价值观认同,使员工行为由“他律”转向“自律”,使理念化为行为,达到理念、制度、行为三个层次的统一、社会行为、企业行为、岗位行为三个层面的协调,形成文化自觉。三是要树典型,立标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中的先进人物、文化明星的言行和形象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是员工身边的文化标杆。通过充分发挥他们的先进示范作用,引导员工履行企业行为规范,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力。

3.固化于制,促进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

促进企业文化的固化于制,就是只有将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固化于科学规范的制度与机制中,将文化的柔性与制度的刚性相融合,才能与企业的发展同频共振,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一是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抓住灵魂,突出特色,突出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宣扬和灌输。二是要积极建立奖罚并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把企业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渗透、融入到各项经营管理制度中,从而有效规范企业运作与员工行为,使企业文化制度化。三是要引导和发动各层面员工,以各项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切入点,积极打造异彩纷呈、富有特色的创新文化、安全文化、学习文化、管理文化、质量文化、品牌文化和服务文化等,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企业文化体系,从而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生根,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

三、强化企业文化导控作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一种无形的生产力,只有导控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为此,在实践工作中,要善于结合企业实际,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以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员工,实现思想统一

思想统一是企业和谐的前提。强化企业文化导控作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就要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思想源泉。要采取广大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系统导入和形象再现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着力把企业文化的精髓溶入到广大员工的内心,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标把来自四面八方、具有不同背景、不同利益追求、有各种差异的人凝聚起来,形成思想、行动、目标统一的团队,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使每位员工都以公司事业至上,形成卓越的团队,创造卓越的业绩,更好地促进企业大局的稳定和谐发展。

2.坚持企业文化推进人本管理,提升企业活力

人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提升活力就要以企业文化积极推进人本管理。一是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制定符合企业和员工共同利益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的基础上开展企业管理,从而有效推进企业与员工产生情感的互动、实现利益的共享。二是要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指导下,立足于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探索新的企业行为方式。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确立正确用人的文化导向。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

3.坚持以企业文化塑造美好形象,实现内外和谐

提升企业美誉度和竞争力是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做文章,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企业达到内外和谐。一是要打造良好的内外部形象。要坚持按照企业文化识别系统,实现企业视觉统一,积极强化环境建设,并以经营效益为中心,为用户开展优质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在用户中的美誉度。同时,坚持把有形的环境条件与无形的精神氛围结合起来,坚持用企业文化振奋职工精神、激发职工热情,努力开创环境优美舒适、人员气顺心齐、管理令行禁止、上下团结奋进的新局面,以不断促进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打造良好的队伍形象。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员工队伍建设为主题,以爱岗敬业尽责、自尊自信自强为主题,教育员工以坚定的信念,进取的精神,学文化、学技术,掌握过硬本领,求得红与专的统一,形成一流的员工队伍。

(责任编辑:滢桥)

G124

A

1008—7974(2010)09—0111—03

2010—07—15

盛丽(1975-),女,吉林省通化市人,通钢电视台制作部主任,政工师。

猜你喜欢

理念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