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素质与大众阅读

2010-03-22老世龙

图书馆学刊 2010年11期
关键词:大众图书读书

老世龙

(铁岭市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000)

阅读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希望,更是图书馆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倡导全民阅读,普及阅读理念,对于建设先进的阅读文化,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理应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创新服务,在倡导社会大众阅读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1 大众阅读的必要性

1.1 阅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阅读不仅是个人及民族精神发育史和发展史的重要支撑,也是个人及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就必须掌握各种知识,尤其是要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面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需求,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大众阅读有助于增进社会的文明程度,增进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创造力,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1.2 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阅读的过程是人的灵魂升华的过程,当阅读蔚然成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良好习惯时,人类将变得更为理智、更为聪慧,社会将更加和谐。阅读能历练心智,修炼人格,磨练意志,锻炼思维;读书的家庭最和睦,书香社会最和谐。阅读者通过长期的阅读,其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感悟能力将有所升华,并不断提高自身对生命、人生、社会的认知与实践程度。

1.3 阅读是提升大众生活质量的需要

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以后,精神生活更需要不断改善。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阅读报刊杂志,可以获取常识,了解各种社会新闻;阅读教科书,可以积累经验,构建知识框架;阅读小说散文,可以陶冶性情,丰富文化内涵。由此可见,阅读可拓展人的知识,使人获得真知灼见;阅读能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阅读会使人尽快成长、成才;阅读将培养人的气质修养,陶冶人的性灵才情,丰富人的思想感情,使人高尚。阅读可以让人学会用心去感悟人生哲理,通晓古今兴衰,洞悉天下民生,体验世俗风情,汲取时代精华,捕捉人间胜景。阅读就是挖掘财富。

2 大众阅读的现状

据有关调查统计,我国具有阅读习惯的国民不到10%,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较大。世界上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人均年读书64本,其次是前苏联,人均年读书55本。而我国人均年读书不足5本,且包括教材在内。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国民阅读率近些年持续走低,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2.1 图书质量的影响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有87.7%的国民认为读书重要,但他们不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知道“读什么样的书”。笔者根据各出版社申报CIP数据的情况,以2009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前两个月为统计时限,各出版单位为订货会准备各类新书共计45377种,比去年同期(38589种)增加6788种,涨幅高达17.59%。而这些书多数为商业化产物,功利色彩浓厚,内容重复之多,互相转载之多,价格之高令人瞠目。大众如何能对这些图书产生阅读兴趣?其次社会倡导阅读的推广工作及阅读组织还不够匹配,各类读书活动还不够普及,阅读手段比较落后,组织阅读、推广阅读缺乏办法与力度,阅读只是少数人的一种休闲活动,社会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大众阅读习惯的形成。

2.2 媒体多元化的影响

数据显示,我国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媒介阅读开始普及,成年人的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为24.5%。在各类数字阅读中,“网络在线阅读”排第一(15.7%),其次是通过“手机阅读”(12.7%),另外约有4.2%的人通过PDA、MP4、电子词典阅读,有3.3%的人通过光盘读取,还有1%的人通过其他手持式电子阅读器等数字方式阅读,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可见,媒体对大众阅读的诱惑之大。媒体的多元化开阔了大众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丰富了大众的业余生活,但如果过份依赖于视听媒体,就不能静下心来阅读纸质书刊了。

2.3 互联网普及的影响

近几年,中国网民的数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2009年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全国网民达到3.84亿左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把互联网看作是信息资料来源、娱乐场所、聚会聊天场所的人占绝大多数,因此说,网络对于阅读群体的不断分化与消解是显而易见的。

3 激发大众阅读的热情

激发大众阅读,提高全民素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图书馆界人士应积极加以宣传,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营造大众阅读氛围。

3.1 丰富宣传方式,推动大众阅读

图书馆要积极发挥各项功能,营造强烈的读书氛围,创建良好的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对全民阅读工作的关注,激发大众参与阅读的热情。2009年辽宁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图书馆宣传周期间,纷纷加大宣传力度,以条幅、宣传单(册)、专题信息等形式介绍本次宣传周的主题,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更为直观、更为深刻地感受到“全民阅读月”的主旨。如辽宁省图书馆在主楼大厅的电子屏幕上用醒目字体滚动播放阅读月的信息,并在二楼展览厅悬挂读书倡议书;营口图书馆编辑了4种专题信息,宣传阅读理念;朝阳图书馆上街开展宣传活动,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倡导全民读书。再如2009年东莞第5届读书节“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请来了市领导、镇街领导、企业代表、武警代表、学生代表共8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随即又向前来参加活动的代表派发180多种普通图书目录、60种儿童读物书目、音像制品目录30多种。实践证明,宣传对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推动大众阅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创建服务一体化,吸引大众阅读

图书馆实施方便、快捷的一体化服务,就是将传统与现代服务融为一体,将提供文献外借的书库、内阅的报刊阅览室、参考咨询室合并在一起,按分类法单一体系组织文献并提供服务,达到借、阅、咨询一体化。实践证明,这种一体化服务对读者使用图书馆是非常方便的,不仅方便了读者阅读、找书、查找文献资料,而且对图书馆典藏、藏书管理等工作也大为简化。比如温州市图书馆采取了馆内服务一体化,自助借书系统,读者免证阅览,只需凭本人读者证即可享受文献借阅、刷卡消费、视听上网等所有服务。他们还引进了3M自助借书机,简化借书手续,提升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读者只需按屏幕指示简单地操作两三个步骤就可完成借书过程。方便、快捷的一体化服务,是吸引大众阅读不可缺少的方式。

3.3 开展多样化特色活动,引导大众阅读

经验表明,引导大众阅读的最佳方法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如:2009年“全民阅读月活动”中,东莞图书馆专题动漫活动展、东莞学习论坛读书系列讲座、市民学习网、图书展、读书知识竞赛、“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比赛、“我喜爱的书房”设计大赛、“藏书与阅读”优秀图书推荐、推荐书目、“学习之家”评选、外来员工“读书学习,争做新东莞人”演讲比赛等吸引了众多读者参加,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社会效益。

从全国范围看,许多图书馆都已经认识到了活动的作用。近年来,铁岭市图书馆积极开展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多利用图书馆。如该馆的“大众讲堂”、“社区读报竞赛”、“中秋农民赛诗会”等读书活动。本溪图书馆定期开展图书宣传工作,向读者推荐好书。2009年,举办了“好书荐读”、“节日新书展”、“欢乐阅读”等18期活动,共展出各类优秀书刊1300多种,5000多册,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反响,起到了极好的引导阅读作用。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文献资源优势,开设具有一定特色吸引读者的“书吧”、“杂志吧”,以及“文化休闲网吧”,让广大读者在图书馆舒适、清静的环境中,享受人文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服务;让广大读者通过参与图书馆的各项活动,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以及读者、图书馆与社会三者间的和谐发展。

总之,为社会大众提供终身学习场所、提高大众素质是今后图书馆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图书馆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研究如何面向大众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读书活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引领大众阅读的主要阵地。

[1] 王艳.图书馆与大众阅读关系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4(5):11-12.

[2] 王敏.网络阅读与图书馆的对策.图书馆学刊,2008(6):41-42.

[3] 刘亚斌.在活动中全方位开展阅读指导工作.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4):45-46.

[4] 赵燕.网络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选择.图书馆学刊,2006(4).

[5] 李景芬.少儿图书馆阅读指导与阅读活动.第七届海峡两岸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245-247.

[6] http://www.gmw.cn/content/2007-05/26/content_613010.htm

[7] http://www.lcsx.com.cn/Article.asp?id=928

[8]朱原谅.基于元认知的网络阅读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0(2):59-60.

猜你喜欢

大众图书读书
上汽大众ID.3
一汽-大众ID.6CROZZ
图书推荐
上汽大众
大众ID.4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