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再思考
2010-03-22李晓文
李晓文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000)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如何能为学生读者有效利用,在信息的海洋中如何引导学生迅速获取学习和研究急需的知识,导读工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高校图书馆做好导读工作,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许多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即图书馆缺乏对读者的正确引导,很多学生和教师面对海量文献无从下手,检索过程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导读工作的滞后是其主要原因。
1 导读工作的定义及内涵
导读工作,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有效的工作方式,指导和引导读者按照社会和现实的需要去阅读有关文献,正确理解文献内容和有效地使用文献,从而提高读者的思想政治水平、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知识水平以及利用文献情报的能力。
导读包括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指导、阅读引导和阅读辅导工作。阅读指导是对读者的阅读目的、内容、方法等给予积极的指导,从而诱发读者潜在的阅读欲望,提高读者的阅读修养。阅读引导,是指对某本图书的阅读指导。阅读引导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读者正确地利用文献,迅速地理解某一本图书的内容。阅读辅导工作不仅要指导大学生读者“读什么书,怎样读”,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大学生们的鉴赏能力。
此外,导读工作还可体现为推荐好书、揭示馆藏、接待咨询、板报剪报、专题索引、读者报告、读者研讨、个别指导、重点辅导、课堂教育、编制推荐书目、表彰优秀读者、成立读者协会等多种方式。因此,了解导读工作的定义和内涵,对高校图书馆有效开展导读具有重要意义。
2 开展导读工作的必要性
导读工作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创造性的工作,它除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外,还为他们日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书馆开展导读工作要分析、研究导读群体的现状,做到有的放矢。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正提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高校的连年扩招,却使学生总体质量出现了下降和滑坡,因此迫切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对学生给予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学会学习”,即所谓“授人以渔”。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改变原来以老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以看教材、背笔记、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和钻研的习惯;学会利用图书馆,掌握选择文献的方法,掌握检索文献、查找资料及整理文献资料信息的技能;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技巧;培养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专业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等,通过卓有成效的导读工作,为他们提供深层次的服务,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大学生进入图书馆是一个阅读、领略、获取人类积淀的文化成果的过程,也是以人类文化成果充实、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过程。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须阅读所有的文献。图书馆员通过导引、导读、咨询等手段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知识信息,解除他们在知识信息海洋中大海捞针、收效甚微的痛苦,逐步培养大学生自觉、独立驾驭知识的能力。
另外,导读工作也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需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图书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调整自己的服务行为,增加服务的内容。网络信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无限和无序,对此,读者常感到无所适从,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网络导航员”有目的、有步骤地对信息资源加以合理的整合,以指引他们了解和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因而导读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3 加强导读工作的措施
3.1 加强导读体系的建设
导读体系的建立,仅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得到校领导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适量安排课时进行导读教育。
3.2 重视新生入学导读工作
新生刚刚踏进高校校门,可塑性很强,但也容易受不良思想影响,图书馆对新生开展导读工作,对新生的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形式等进行规范,可以正确地引导他们健康阅读,快乐学习。在指导新生读书的同时,也要对书刊专业性程度进行控制,不能过宽过深,避免物极必反。另外,在阅读方式方面也要加以控制,这主要指书目的控制。书目控制是指图书馆需要对所购置的书刊进行控制,使读者尽可能得到最具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从而更加准确地对读者进行推荐、评论。
3.3 开展行之有效的导读活动
图书馆通过设立导读窗口,专门为读者解答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提高读者的读书热情,做到“多读书,读好书,读懂书”,达到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报告会和学术讲座。及时向读者推荐专业文献书目,引导读者对知识的追求。重视艺术作品展览会的举办,积极开展和举办形式多样的书画、影视、图书、标本、收藏品等高雅的文化艺术作品的展览,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与院系之间加强联系,了解广大师生的学习进程,适时推出相应的艺术展览,密切联系读者学术生活,保证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3.4 结合图书宣传推荐
图书利用大型节日、纪念日,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选择有关优秀书目,推荐给读者阅读。也可以利用简报的形式及时向读者提供新颖的信息。还可结合爱国主义教育,采取分专题开办书展等形式荐书。此外,通过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媒体,请导读人员参与主持,定期举办导读讲座,回答读者问题,把好书推荐给学生。
3.5 采用信息反馈法进行导读
信息反馈法即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要。由于这些资料是从读者反馈的信息中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利用这些信息能够更好地为导读提供服务,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导读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十分重要的工作,导读工作做得好,做得细,做得深,在方便读者使用上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图书馆通过高效率、高质量开展导读工作,使导读工作与教育、服务融为一体,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宝库的作用。
[1] 张红艳.大学生阅读倾向及导读工作浅论[J].科技信息,2008(12).
[2] 张虹.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浅议[J].河南教育,2008(4).
[3] 王庆德.论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J].现代情报,2008(9).
[4] 蔡惠娟.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再思考[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7(4).
[5] 刘瑞林.信息素质教育与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6] 魏鑫.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