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跨系统客家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2010-03-22廖兰辉王小惠
廖兰辉 王小惠
(1.嘉应学院图书馆;2.嘉应学院医学院图书馆,广东 梅州 514015)
客家地方文献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客家民系初步形成之际。客家民系在我国汉民族众多民系中是一支非常特殊的民系,它源于中原,经过多次迁徙、侨居,形成于赣、闽、粤3省交界地区,复播于国内18个省、区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分布极广、人口较多、影响甚大的一个民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海内外客家人有5000多万人以上。[1]客家民系在长期、曲折、复杂、多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记载他们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的生活、思想轨迹以及命运抗争历程的文献。客家文献很多都有反映他们祖先迁徙的历史,具体体现在客家地区众多的府志、县志、地方志、族谱等资料中。
概括起来,客家地方文献就是记载客家地区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等的各种资料,包括地方志、历代地方名人著作及传记资料和地方出版物等,也包括其他地方作者有关客家的研究资料和著作。地方文献与一个地区的各项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搞好客家地方文献建设,对于制订地区发展规划,开发地方资源,规划人文旅游,发掘地方特色,修复保护名胜古迹,传承民族文化,研究地方历史、人物以及编纂地方史志都具有现实意义。不仅如此,因客家民系分布在国内多个省市和海内外,客家文献研究又涉及到闽南文化、广府文化、湘赣文化及海外许多国家的文化,因此,搞好客家文献资源建设对促进国内各地及海外华侨的交流和联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客家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
1.1 客家文献资源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重复建设
近年来,随着客家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海外广大客籍华人在国际上的崛起和突出贡献,客家研究受到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关注和重视,纷纷成立各种研究机构,出版各种文献和期刊,客家文献正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有些高校不仅设立研究机构,而且把客家学列为中文、历史等一些专业的必修课程,客家学正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多方面、多渠道收集各种类型的客家文献资料,使客家文献资源的馆藏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为了方便管理和利用,很多图书馆还建立专门的地方文献特藏室、研究室。
笔者根据网络与实地调查统计,在广东省范围内,设立专门客家文献研究(库)室的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县级以上)起码60多个,客家文献资源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其中收集文献资料达到一定规模、管理水平比较高的有暨南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等。这些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的收集和研究工作比较早,到现在已拥有比较丰富的客家地方文献资料。其中暨南大学图书馆已经建成全省数量最多、品种齐全的客家研究资料库,其资料库不仅集收藏、管理和利用于一体,而且还把客家文献制作成数据库,现在已经建成客家社团、人口、杰出人物和客家研究专著等多个数据库,读者利用起来非常方便。[2]而其他很多地方的客家文献资源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各自为政,分类方法不一;开放程度不高,读者利用不便,总体利用率不高;资料相对缺乏,能提供上网共享的专题数据库数量极少,已经不能适应网络形势下读者新的需求。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建设,以梅州市为例,除了各县图书馆以外,在同一市区就有剑英图书馆、梅县图书馆、嘉应学院图书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等单位都设立有专门的地方文献资料室。这些资料室由于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单位,基本上各自为政,业务上也没有往来,图书资料重复收藏;分类目录各搞一套,很不方便读者利用,浪费了人力物力。
1.2 地方文献各地分类方法不一
目前国内各类型图书馆由于对地方文献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同,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方法,造成了地方文献多种分类方法并存的局面。即使同样是客家文献,各地方图书馆的分类方法也不一样。客家地方文献分布广阔,收藏单位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的客家地区外,国内也有一些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专门收藏客家地方文献。由于历史和区域的原因,各地图书馆和机构的分类管理方法都不相同,有的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城市,客家文献的分类管理方法也不相同。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基本上采用《广东地方文献分类表》来分编地方文献,[3]而同在广州市的暨南大学图书馆却采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作为分类依据,目录的总体结构大致依据分类表,分类时从表中择取适用范围的类目名称进行分类编排。《中图法》的类目不足以反映文献的现实面貌时,适当地增添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类目名称,以适应地方特点的要求。
有的甚至同一高校的客家文献资料室,由于隶属单位的不同,其资料室的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如在嘉应学院,收藏客家资料的单位有图书馆、客家研究院、中文系和政法系等单位,但各个单位的图书分类方法却不大一样;图书馆基本采用《中图法》来分编客家资料,而客家研究院、中文系和政法系等单位却采用自己的方法来分编客家资料。从上述可以看出,各地、各单位的客家文献的分类方法都有所不同,存在着“八仙过海,各显其通”的局面。
1.3 地方文献利用率普遍不高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图书馆和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多方面收集客家地方文献资料,地方文献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地方文献的利用率普遍不高。笔者通过调查梅州市剑英图书馆和嘉应学院图书馆发现,剑英图书馆每月利用地方文献的人数只有90多人,平均每天只有几个人;而嘉应学院图书馆情况也差不多,每月也只有120多人次,平均每天5~6人。其他院校和公共图书馆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看,客家地方文献的利用率普遍不高。
2 区域性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客家文献资源具有地方区域性、资源分散性、发展不平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客家文献资源必须走共建共享的道路,才能收集到比较完整的资料,才能提高利用率,才能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
2.1 资料收集和集中利用的客观要求
客家是一个分布很广的民系,主要分布在闽、粤、赣、台湾、海南岛等省区,与此相对应,有关客家文献也大致分布在这些地区;客家文献除了较多分布在大城市之外,还大量分布在闽、粤、赣、台等省区的各市、县、乡镇等广大地区。不仅如此,客家文献还涉及多种地方文献,如广东文献、福建文献,部分台湾文献、海南文献、东南亚华人华侨文献等,可见客家文献分布之广阔。面对如此分散的客家文献资料,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有能力把所有的文献资料收集完全。有些学者为了查到有关的资料,只好到各地查阅,极为不便。另外,地方文献除了一小部分是正式出版物外,大部分是非正式出版物,如拓本、手稿、印模、题刻、名匾、楹联、字画、善本古籍等等。非正式出版物在一般的出版市场是难以买到的,更没有方便的书目可以直接订购,只有通过采购人员在了解出版信息基础上现场采购,才能收集到所需的资料。上述问题说明,地方文献建设只有走互通信息、共同建设、共同利用的道路,才能收集到比较齐全的文献资料,分散的资源才能广为人知,才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2.2 搞好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地方文献的编辑和出版受到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视。以梅州市为例,市政府每年召集专家学者、拨出专款编辑和出版《梅州市志》和《梅州市年鉴》等,梅州市所属各县也同样拨出专款编辑和出版各县县志和年鉴,如《大埔县年鉴》、《丰顺县年鉴》、《平远县年鉴》等。梅州市还出版了大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报纸和杂志,如《梅州日报》、《客家人》、《客家研究》、《梅州月报》、《嘉应学院学报》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单位和个人出版的内部书籍,这些报纸和杂志与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对促进梅州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文献分散在各县市,读者利用起来很不方便,需要经过有关部门到各地收集、集中管理才能利用。
2.3 共建共享是保护地方文献遗产的需要
客家文献多种多样,很多文献的出版不同于一般的图书资料,它的出版不以赢利为目的,一般是由地方政府或个人资助出版,出版数量非常有限并且很少有重版,因而显得数量稀少而珍贵。我国有些地方文献非常古老。如客家地方的地方志、族谱、家谱、书法、石碑等,很多都有几百年以上的历史,是一种非常稀少的宝贵文献。通过共建共享可以引起各级政府对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视,提高一般民众对地方文献的保护意识,从而起到保护地方文献遗产的作用。
2.4 客家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可能性,虽然很多客家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互联网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大部分学校和家庭都已经普及,这些为文献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第二,区域性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客家文献分布极为分散,收藏单位主要分布在闽、粤、赣等省的各个市县,要实现跨省市区的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难度相当大,也很不现实,而区域性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则比较容易实现。如同在广州市的中山大学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梅州市的嘉应学院图书馆、剑英图书馆等。这些图书馆处在同一城市内,行政区域相同,语言、习惯相同,比较容易联系和沟通,共建共享具有可操作性。
3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步骤和模式
3.1 统一分类方法,为实现共建共享打下基础
由于人们对地方文献的认识不同及《中图法》类分地方文献存在许多局限,各地图书馆客家文献的分类方法有所不同。而客家文献分布广泛,要制定统一的分类方法难度相当大。笔者认为,第一步可首先实现本地区的地方文献的分类统一。如在梅州市,收藏地方文献较多的有梅州市剑英图书馆、嘉应学院图书馆和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等,这3个图书馆因处在同一市区内,非常容易联合起来,共同协商制定统一的分类方法。实现同一地区的分类统一后,第二步考虑全省地方文献的分类统一,最后实现跨省客家文献的分类统一。实现文献分类统一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制定统一的客家文献分类复分表;二是制定统一的客家文献专用分类表。笔者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这两种方法,在此不再详述。
3.2 协调地方文献的收藏,建立地方文献缴送制度
根据1999年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确立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的协作原则,[4]对区域内的地方文献资源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各地馆藏地方文献的种类、数量和特色。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地区的范围来制定出地方文献资源整合的总体目标、步骤及实施细则。做好地方文献工作需要建立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保证资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除了认真做好文献的征集、采购外,积极争取采用政府的政策、法规手段,对地方文献出版部门建立呈缴本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以梅州市为例,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有效实施,梅州市政府要制定有关的呈缴本制度,规定市图书馆为全市征集地方文献资料专门机构。具体规定各单位编印的各类型出版物,如简报、通讯、手册、年鉴、地方志、科技资料、成果汇编等,均需缴送1份样本到市图书馆。市图书馆要依法执行,及时催缴,才能保证地方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只有把缴送制度与其他各种搜集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区域内地方文献资源保障系统顺利运行。
3.3 编制联合书目,实现馆藏共知
笔者通过网络查阅了嘉应学院等几个图书馆的馆藏,发现有关客家文献书目、索引类的图书很少,只发现《客家文献综录》等几种有关客家文献的书目,近年编制的客家文献书目和索引几乎没有。这些书目、索引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出版的,内容不多,只收录了区区几百种图书,没有收录有关的报纸、杂志等其他文献。21世纪以来,客家学研究蓬勃发展,各地研究机构和个人出版了大量有关客家的图书、报纸、杂志,也出版了一些光盘和数据库,只可惜至今没有编制比较完整的书目,对客家文献类型、种类、数量缺乏系统和详细的统计,致使很多珍贵的地方文献深藏民间,不为人所知。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很多机构和图书馆各自为政,只顾埋头建设,很少互相沟通,彼此不了解对方的馆藏,使得地方文献的利用率很低。通过编制联合书目,不仅可以促进各文献机构的沟通往来,而且能够实现馆藏共知,从而扩大地方文献资源的宣传和影响,提高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3.4 集团化发展数据库建设
数字化、网络化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开发制作文献数据库是一项高投入、高成本、高技术的工程,切忌四面开花、盲目建设。地方特色是地方信息数据库的核心,地方文献数据库要选择利用率高、有一定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献,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各类地方文献数据库。一般图书馆或机构不具备雄厚的资本、必要的技术条件和丰富的馆藏,如果也一窝蜂地搞数据库,能不能成功姑且不论,这样的数据库肯定质量有限。因此,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必须走“集团化”的道路。所谓“集团化”就是由中心图书馆牵头开发制作数据库,各小型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参与建设。如在广东省,暨南大学图书馆已经制作了大量的各类型的客家民系文献数据库,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客家文献资料中心馆,其他一般图书馆和机构就没有必要再从头制作数据库,可以根据自己的馆藏特点或部门规划参与暨南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这样集团化的操作,无形中增加了客家文献资源,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真正实现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3.5 首先实现地方高校与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客家文献分布在我国广阔的客家地区,要实现地方资源的共建共享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之事。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需要分阶段、分步骤来逐步开展,可以首先实现同一区域的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而同一区域的客家文献主要收藏单位是地方高校与公共图书馆,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实现了地方高校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就基本上实现了区域性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客观地讲,地方高校与公共图书馆同属一个行政区域、同一个城市,联系起来、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例如在梅州市,嘉应学院图书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剑英图书馆是本市3个客家文献主要收藏单位,这3个单位即可联合起来,建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协议,通过协调采购计划、统一分类方法、编制联合目录、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方法来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地方高校馆和公共馆要根据各自的地方文献资源优势,结合本馆的性质和任务,加强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形成不同系统各成员馆之间的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
[1]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
[2] 陈晓燕.网络环境下客家民系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图书馆论坛,2000(6).
[3] 金沛霖.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4] 杨选华.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