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中国修身科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

2010-03-22孙凤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道德观教科书课程内容

孙凤华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清末民初中国修身科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

孙凤华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清末(1902-1911年),中国中、小学的修身科课程宗旨充分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民初(1912-1919年),修身科忠孝道德观教育宗旨虽然发生了根本转变,但这一时期修身科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教育依然是中国学校德育的主体。

中国修身科;忠孝道德观;学校德育

清末(1902-1911年)民初(1912-1919年)时期,中国中、小学修身科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向学校公民教育转轨的前夜,探究它及其在现实层面的意义,对于当下学校道德教育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指导与借鉴价值。

一、忠孝概念和忠孝道德观

1.忠孝概念。忠孝是中国古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中,父子关系和君臣关系又是两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调整君臣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臣民绝对服从君主,即所谓的“忠”;调整父子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子女绝对服从父母,即所谓的“孝”。这样,忠孝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最高准则和价值追求,历来受到大力推崇和宣传。《孝经》和《忠经》就是古代忠孝道德观的两部经典著作,深刻阐述了忠孝道德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忠经》指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孝经》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忠孝是与天地并存的、人人必须奉行的永恒法则。孝是殷周奴隶制宗法社会的产物,“忠”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孝”的出现早于“忠”。封建社会存在的忠孝两种道德观,“忠”主要体现在政治道德上,“孝”主要体现在家庭伦理上;不同历史时期,忠孝伦理道德又有所变化。

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孝”道形成;秦汉以后“孝”道日益受到统治者青睐和重视,孝道内涵不断延伸;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儒家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遭受质疑和批判。“忠”的本意为“敬”、“尽心”,后延伸为忠诚和忠君。诸子百家学说中,产生了“忠”概念,“忠”德应运而生,以阻止“君不君,臣不臣”、“臣弑其君”、“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现象。孔子所讲的忠,主要的是指如何处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论语》中多次提到忠,如“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与人忠”。(《子路》)曾子曾指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此处的“忠”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待人要真诚,能尽心竭力,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孔子的伦理思想虽然对后世产生的历史影响,但在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下,忠并没有成为调节广泛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统治者愈来愈热心将“忠”作为要求人民忠于君主的道德原则,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强调忠君的一面得到发扬;左秋明在吸收孔子“忠”德的基础上,提出忠君思想。

西汉董仲舒提出维护君主专制绝对权威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忠君成了臣民必须恪守的永恒法则。东汉出现系统总结忠德的专门经典《忠经》。宋代程朱理学将忠君思想抬高为“理”,是“理”的体现,谁违背此“理”则为天下所不容。清末民初,社会政治秩序遭到破坏,君主专制权力开始动摇,忠君道德又开始淡化,忠于社稷、忠于民族高于忠君,这已在诸多思想家中已达成共识。这一时期出现的激烈否定忠君的道德观念,认为忠德首先应是忠于社稷、忠于国家和人民,而不是忠于君主一人一姓。因此,同一政治行为,在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中,会受到不同的道德评价,反映出忠德等政治道德观念,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需要相适应。

2.忠孝道德观。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忠孝道德观,主要调节家庭父子关系和国家君臣关系。(1)孝敬父母是传统忠孝道德观的根本内容。在孝敬父母的各种表现中,养亲只是孝行的起码要求,娱亲和顺亲则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之情,是更高层次的孝行。孝敬父母的忠孝观,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旨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有利于家庭稳定。(2)兄弟友爱是传统忠孝道德观的重要内容。《礼记·礼运》指出:“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十义中,“兄良弟悌”表达了家庭中兄弟关系的基本准则。兄弟友爱主要为尊敬兄长、关爱幼弟和兄弟互爱等。(3)忠君报国是忠孝道德观的基本内容。忠君报国道德观,首先是忠君,其次才是报国。忠君,就是忠于帝王,无非是竭心尽力事君、不藏于私、不尊二主而已。忠君报国道德观,其内涵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在弘扬忠君报国等传统美德的同时,自觉将其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同爱国、爱人民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凝聚成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强盛国、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中国修身科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状况

1.清末修身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通过对几种初小、中学和女子修身教科书的分析,从不同侧面揭示清末中、小学堂修身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实际状况。在文明书局、商务印书局、同文印刷舍出版的三种教科书中,属于个人修身和齐家范畴的德目都占据多数,属于社会和国家的德目所占比例则相对较少。三种教科书前者的比例分别为53%、69%、71%,后者比例相应的分别为47%、31%、29%。从德目所反映的时代特性看,传统的德目居多数。这此德目所体现的核心道德价值主要是:孝悌、仁爱、礼仪、廉耻、诚信、忠恕、节俭等。同时,颇具时代特色、具有进步意义的德目,如爱国、义务、自由、博爱、男女平等、完美、进步等政治、经济和社会伦理已有涉及。关于德目范畴和性质分析显示,传统的核心道德价值仍是清末修身课程目标和内容的主导部分,具有时代特色和进步意义的道德价值已悄然而入。

中学修身教科书课程内容仍是“以孝为本”,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私德,即儒家伦理的“五常”,二是行之于外的各类公德。清末中学教育发展十分缓慢,中学修身教科书课程内容与小学修身教科书课程内容相比,并无太大差别,只是中学段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更为集中、全面一些而已。女子修身的德目主要集中在对“个己”、“家庭”两方面,德目所体现的目标和内容主要反映传统女子美德,包括孝悌、慈爱、卫生、勤俭等,行“女子之德”乃分内事,为了行“孝悌”之德,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显然,塑造“贤妻良母”是女子修身的核心目标,如1906年的《初等小学女子修身教科书》(上下)总计40课,分为“孝悌”、“谋生”、“做工”、“学问”等7个德目,其中“孝悌”一个德目就占了12课。可见,女子修身课程对“孝悌”的重视程度,同时,“谋生”、“做工”、“学问”等德目的列入,在相当程度上肯定了广大民间女子的日常生活、学习的合理性、道德性,显然,已突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评价标准。

清末,修身教科书实行官定制和审定制相结合的三级管理办法,即学部官定一类教科书、学部审定二类教科书和学校自编三类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的标准必须能够:适应大规模地实施教育,考虑到教科书编写中社会、知识和儿童三要素的关系,对实施教学要有所建议。根据对日本修身教科书结构的模仿,我国修身教科书的结构主要采用人物主义和德目主义两种方式。《蒙学修身教科书》和《最新修身教科书》在课时分配上,对“个人”、“家庭”两项各占67%和65%,对“社会”、“国家”两项各占33%和35%,显然,对“个人”、“家庭”两项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对“社会”、“国家”两项的重视程度。两教科书课程内容上都主张品性修养重在个人私德,进而推及公德,重在“修已之道”。《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教授法》编辑大意中指出:“我国女学初发萌芽,吸取欧美之风,输入东瀛之化,而祖国首选深恐放佚,故是书皆证以本国事实”。编纂者主要还是希望中国传统美德能在近代社会得以发扬光大。

清末,我国处于新式教育的草创时期。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基本指导思想,早期的中西融合德育观形成,通过继承传统,模仿日本,形成了以修身科和讲经读经二科为主导,以忠教道德观教育为主体的中、小学修身教科书课程雏形。

2.民初修身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民初共和政体确立时期,即1916年前的小学修身科教科书课程内容主要集中的德目分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和个人与国际及万有等方面。这些具体德目反映的基本道德价值主要包括:孝悌、恭敬、仁爱、诚信、忠恕、正直、礼仪、博爱、爱国等,这与中、小学教则及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德目相近,在整体上仍然体现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传统的进德修业精神。与清末相比,由这些德目构成的课程目标、内容体系也体现出新特点:第一,以国家为中心,注重国民道德教育;第二,注意中西道德的融合;第三,结合社会现实,突出社会道德伦问题。相对于清末来说,这一时期的修身科教科书课程内容更关注儿童生活,仅“孝敬”这一基本德目就分成了孝亲、敬亲、敬长、敬老、敬师、敬客、恤族等近十个类目。在颁布的法令、规程中,初小、高小目标并无清晰区分;和清末一样,中、小学的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别,只是中学更加趋于系统化,陈义、说理逐渐高深。不过,在课程内容结构的价值取向上,相对于清末来说,中学课程内容已有明显变化,《中学修身教科书》的表述就很有代表性:“本书志在养成中华共和国优美高尚之国民。以独立为目的,而端其本于自治,广其义于爱群。故于自由、平等及国家、社会,多所采取”。这一表述明显有别于小学教育目标。体现了《中学校令实施细则》中所确立的中学修身宗旨,即“修身要旨在养成道德上之思想情操,并勉以躬行实践,完具国民之品格”。比清末更加倾向于现实和未来。

民国初年,随着读经科被废除,修身科的地位显得更加突出,修身教科书课程内容的编写开始自成体系[1]117-124。首先,修身作法及教授书、作法挂图和联络教材由此应运而生。修身作法及教授书内容主要包括坐姿、敬礼、服装、饮食、应对、通信、集会、交通及旅行、祝祭及庆典等,侧重各种礼俗的训练和指导;修身挂图是将教科书中有关作法的内容绘制成图,配合课文加以使用的教科书,多适用于初小低年级;联络教材是根据初小儿童身心特点而编写的一种综合性教材,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增进教学效果。第二,修身教科书、教授书的完备。体现为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德目的难易程度;课文体裁主要采用例话(故事、寓言等)、训辞(名言、一般训话等)和作法;题材来源“兼采中外故事”。

民初修身教授书结构力求古为今用,中西结合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品德形成的内在规律性和教学中的儿童身心因素,把对受教育者的关注置于核心位置。将知、情、行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在各层级教科书的相互衔接之中,这是民初修身教科书结构变更的最显著特点。可以说,民初修身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教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直接产物;1916年前的文化复古和1916年后的帝制复辟,以及五四前后学校德育在实践层面作的多方面调整,均为修身科教科书中的孝治思想和忠孝道德观教育的进一步改进乃至向公民教育转轨作了铺垫。

三、忠孝伦理观在学校德育层面的意义

1.赋予忠孝文化以新的时代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在谈到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时指出,“忠孝文化发展至今,成为维系国家和家庭不可或缺的纽带和个人明确自己位置的基本准则”。近代以来,尤其是在“文革”中,“忠孝”被认为是封建糟粕被摒弃,一些人价值信仰严重缺失,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出现扭曲,工作中不能忠于职守,少数政府官员堕落腐败。为此,代表呼吁:忠孝文化应该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必须基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要大胆继承发展忠孝文化”。首先,文化、宣传、教育等部门要大力宣扬忠孝文化,让年轻人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热爱国家,孝敬父母。其次,要赋予忠孝文化新的时代意义,发展忠孝文化,并不是要恢复旧时代的愚忠愚孝,而是要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的新价值观念;忠孝,首要的是忠于祖国,忠于社会,忠于事业,忠于岗位,不抛弃,不放弃;孝,就是要孝敬父母,邻里和睦;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多一份热情,少一份冷漠。要加大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度。

2.践行“忠孝雅诚”,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忠孝雅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国民素质之根本,也是中小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忠心爱国、孝亲敬长、行为高雅、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促进青少年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忠”即以忠贞爱国、精忠报国为主线,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穿培养中小学生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孝”即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生活真情、情感亲情等方面的要求;“雅”即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贯穿培养中小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方面的要求;“诚”即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线,贯穿培养中小学生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要求。学校要坚持“贴近生活、继承创新、实践体验”的原则,以征订、发行《“忠孝雅诚”主题教育读本》为载体,取得实效。教研部门要指导这项活动纳入地方课程建设和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各级德育学会要结合学会特点,围绕主题活动开展必要的研究与探讨。以“忠孝雅诚”的教育模式为先导,再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工作,政教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有学科渗透德育的工作中,多管齐下,学校德育及其“忠孝雅诚”教育定会收到实效。

[1]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勒远平.和谐校园文化之“忠孝雅诚”[J].教师,2009,(14).

(责任编辑:卞实)

G416

A

1008—7974(2010)06—0096—03

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B287

2010—01—11

孙凤华(1966-),女,吉林辽源人,现为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道德观教科书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