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
2010-03-22赵贤德
赵贤德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
赵贤德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要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除了必备的基本素质之外,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科研化、教学形式趣味化、教学实践课外化、考核方式多样化。
语言学概论;教学效果
相比文学课程的趣味性而言,语言类课程无论是教师上课还是学生听课都是一种挑战,语言类课程又以“语言学概论”为最难教最难学。主要是因为课程性质和课程的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枯燥、术语偏多、难理解、难记忆,系统性和关联性都不强。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放松对这门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因为“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教师必教,学生必学的,是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理论的重要路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并有所收获呢?我们认为,首先要求教师具有丰厚的、广博的、精深的、常新的知识储备以及正确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育思想,高度的责任感。除此之外,以下方法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内容科研化
“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语音学、语义学、语法学、语汇学、文字学、语用学、历史语言学、综合性语言学(交叉语言学)等。这些内容很多都是属于知识性的介绍,因此毫无趣味性可言。如果授课老师没有一定的授课艺术,仅仅是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听课一定会昏昏欲睡,授课质量将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授课教师能够将所讲授内容从科研的角度进行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则情况迥异。如讲到“总论”部分,可以让学生搜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流派等西方语言学主要流派的主要创始人的有关信息资料并进行比较,然后写出这些流派的主要观点;如讲到“词法”、“句法”部分,可以带领学生从事这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可以搜集大量的词法句法方面的论文,和学生一起分析分享这些研究成果,在这个分析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写作科研论文,师生的科研水平将会共同提高。
在这个方面,华中师范大学邢福义教授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邢福义先生上课总是从生活中引出一个与所讲内容相关的语言话题,然后逐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和学生共同进步,和学生共同发表文章。比如,1987年,邢福义先生的几个硕士研究生入学。上课第一天,邢福义先生就从一篇小说中挑出一段文字,让他们仔细地反复地观察,提出认为可以研究的时间词“刚刚”。接着,师生共同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刚刚”一般都说是时间副词,但是,实际上有时却是时间名词。那么,能证明时间名词“刚刚”的特征的有力证据是什么。从语法角度看,两类“刚刚”存在什么样的对立?在造句功用上,它们有什么不同?从语义角度看,时间副词“刚刚”和时间名词“刚刚”存在什么样的对立?在所表示的时间位置上,它们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时间参照点是否一样?时间副词“刚刚”总是跟什么样的时间参照点发生联系?时间名词可以跟什么样的时间参照点发生联系?从语值的角度看,时间副词“刚刚”和时间名词“刚刚”在使用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们的语用价值,是否可以从表意、节律、语体等方面加以考察……问题提出来了,钻研工作就开始了,于是分工负责。最后由邢福义先生执笔,统改成《时间词“刚刚”的多角度考察》一文,并且告诉他们执笔的几个研究生,哪些地方删去,为什么删去,哪些地方修改,为什么修改,哪些地方增补,为什么增补。这是一篇一万多字的文章,后来发表在我国语言学界权威的刊物《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上。
这种培养研究生的办法得到大家的赞赏。复旦大学范晓教授告诉邢福义先生,他们把这篇文章列为博士生的学习文献。邢福义先生采用教学内容科研化的方法培养出了像李宇明、肖国政、徐杰等这样一批优秀的研究生。虽然我们平时上课不可能像邢福义先生带研究生一样,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朝这个方面去努力。如果我们把讲授的重点内容当做科研课题一样去对待,引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好多了。带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引导学生写出有份量的研究论文,学生上课能打瞌睡能开小差吗?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的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教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总想,同一课书,能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讲法。我们应该研究更科学的讲法,即使今天这种讲法比昨天科学,那也仅仅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向前看呢?一定还有更科学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研究。”
教学如果能够从科研的角度来研究,那么就一定能够常教常新,每教一遍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学与科研是一体两面。研究是体,教学是用。体用结合,体用一致,才能使教学呈现良性循环。没有研究,没有深入的思考,很难讲出掷地有声的观点。
二、教学形式趣味化
由于“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特殊性,因此,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广博的知识之外,还要具有把广博的知识转移、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很难持久地维持毫无兴趣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学方式趣味化。
比如,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古代文学老师,为什么就只有易中天、王立群、于丹等这些老师成为名人呢?这就涉及到一个讲课的艺术水平问题。我们认为,上课首先要具有幽默感,教师的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安全阀,是得到学生认可的一种有效手段。没有幽默感的老师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同样是讲历史,易中天、阎崇年、王立群、孙立群、纪连海等就可以讲到中央电视台上去,而有的老师则可能会被学生请下讲台。这不仅仅是知识水平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能力问题。因此教学方式要尽可能地多样化。如北京大学陆俭明先生讲课中气十足,丝丝入扣,大气磅礴;华中师范大学邢福义先生讲课逻辑严密,生动活泼,以理服人;南京大学王希杰先生讲课深入浅出,口如悬河,旁征博引;厦门大学易中天先生讲课幽默风趣,手舞足蹈,多彩多姿,“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课出口成章,名言经典,直捣人心;中国社科院阎崇年先生讲课如行云流水,不急不缓,大师风范;北京师大附中纪连海先生讲课犹如说相声,讲评书,自己讲得陶醉,学生听得入迷;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讲课“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他说:“教学是一项极其艰苦、极其认真的实践活动,每一节课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认真努力,才能讲好每一节课。如果我能获得某些成功,那么,百分之九十来自于认真,来自于数十年如一日的认真。面对学生,面对一张张求知的面孔,我只有全力以赴,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态度,所以,王立群先生能够从小学教到中学,教到大学,一步步成为硕士导师,成为博士导师。
这些名师大多从事诸如语言学、古代文学、历史学等这些冷门学科。他们的学问也许不一定是一流的,但是他们的讲课艺术绝对是一流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比如,我们讲语音部分,讲到拼音为什么只能拼写活语言,只能拼写根据特定语音系统设计的语言,我们可以举出赵元任先生的《施氏食狮史》的趣味短文: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施氏适市,适十石狮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十石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施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氏使侍试拭,石室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是时,施氏始识是实石,试释是事。
这样的极端的短文一定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明白根据普通话设计的汉语拼音方案,不能拼写普通话系统以外的汉语。
讲到方言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不同方言区的学生用方言表达同一意思,用方言朗读一段文字等。那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也是始料不及的。
讲到同义词的时候,我们可以举出“死”的不同说法。让学生联想关于“死”的说法词语,学生一定会七嘴八舌,然后教师总结,至少可以归纳出上百条关于“死”的词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联想、善于发挥,那么课堂气氛一定活跃,师生一定相处和睦,教学质量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讲到语言的分化,我们可以把中国语言地图和世界语言地图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根据地图寻找语言的谱系分类,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增强同学们的记忆。将大脑中枢分管语言文字的区域示意图、国际音标发音示意图等,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当然,教学语言也要艺术化。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同样一句话,会说的让人笑,不会说的让人跳。在教学中,语言学的老师们更要掌握精湛的语言艺术。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演讲时总是强调:“一句话至少有100种说法,比如:‘请喝水’,就有100种说法。有慢说、快说、大声说、小声说、低声说、高声说……,变化最丰富的是不同性格、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修养的人说这句话也完全不一样。比如,模仿刘备刘玄德怎么说,关羽关云长怎么说,模仿周总理、雷锋又怎么说……;同样模仿林彪、康生又怎么说,他们说出“请喝水”这3个字,一定是阴险里透着毒辣,让你一听脊椎骨都发凉,多渴也不敢喝,不知道那里面掺着什么啦。”这些内容虽然主要是针对中学老师教学而言的,但是实际上也是适合我们大学教师的。因为只要走上讲台,承担教师的责任,教学规律我们还是应该遵守的。
三、教学实践课外化
“语言学概论”虽然理论性比较强,但是同样有着大量的实践内容可以挖掘。理论若不与实践相结合,那么这种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苍白的理论,束之高阁的理论。语言学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这些理论反过来会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语言学理论的教学实践有多种方式,但是通常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外习题。由于“语言学概论”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一定量的作业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作业可以分为重点、难点、考点等。依据不同的时间、任务、阶段等布置不同的作业,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制试题,每个学生如果制出10个填空题,30名学生就是300个填空题(当然老师要把关),这样就形成了试题库。
2.可以依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布置学生学写有关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论文或调查报告。比如,讲到方言内容的时候,可以拟定提纲让学生进行方言调查;讲到词汇部分的时候,可以布置学生进行新词新语的调查;讲到语义部分内容时,可以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词语意义进行辨析;讲到语用学部分的时候,可以布置学生进行生活中语用的情况调查,包括成功的语用和不成功的语用;讲到心理语言学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就语言对心理影响写作论文……。
3.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语言活动,开展科研活动。比如可以开展普通话大赛、开展方言大赛、开展经典朗诵演讲比赛、开展书法比赛等,比赛可以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当然也可以走出校园,开展语言田野调查,评析社会广告用语,检查城市用语用字,开展普通话多音字使用情况调查,开展街道命名调查,开展楼盘命名调查,开展地名文化调查,开展地方语言学家的研究,鼓励学生写出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激励同学们参与学校科研立项等举措,都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语言学概论”的兴趣。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尽可能多跟学生商量,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学习的主体。比如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论文的写作等都可以和学生商量着办,而不能实行“一言堂”,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检测多样化
传统的检测方式主要以封闭测试的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利少弊多。这种检测虽然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死记硬背一些知识概念,但是不一定能够活学活用。有的考生平时不怎么学习,但是考前突击一下说不定也可以取得好成绩,其实这就有失公允。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检测。现在一般高校都采用的两种方式,平时分数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还可以把学生平时的社会实践、平时论文成绩等结合起来一起考察,按照30%+30%+40%的方式打分,可能更加科学一点。当然,也可以采用学生相互制卷的办法。教师规定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难易度等,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试卷,教师严格审核把关,这样试卷库也就建立起来了。学生自制试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手段,这样非常有助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全面复习。
总之,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本专业深厚的知识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授课教师精力的投入,花功夫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否则容易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样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1]彭泽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协调改革研究课程教学[J].云梦学刊,2007(4).
[2]王立群.http://blog.sina..com.cn/wlq[EB/OL].
[3]魏书生.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J].青年教师,2009(4).
[4]邢福义.亦师亦友,导字当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5).
[5]赵贤德.高校教师也要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
(责任编辑:永林)
H193.3
A
1008—7974(2010)06—0009—03
本文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重点建设课程“语言学概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C07013
2010—04—06
赵贤德(1969-),湖北荆州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