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丽莎白:冲破樊篱的“醒狮”
—— 考琳·麦卡洛《呼唤》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2010-03-22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女权主义亚历山大伊丽莎白

陈 菲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江苏 扬州 225127)

《呼唤》是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考琳·麦卡洛发表于2003年的一部小说力作,被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1],是“考琳·麦卡洛自其畅销世界的小说《荆棘鸟》出版以来,叙述的魅力无人与之匹敌的力作”[2]。小说不仅塑造了亚历山大、孙楚与李等在一次又一次命运打击下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男性英雄,而且塑造了伊丽莎白、茹贝、内尔、玉等一批天生丽质的美人,充满爱心的天使,各具个性的精灵。正是“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塑造人物,使得这部书的主题更加深刻,使得它的问世更具价值”[3]。因此,研究《呼唤》中的女性形象,对我们深入解读该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一、伊丽莎白形象分析

在传统的主流文学——男权中心主义文学中,“理想的女性”服从于她的有生命的客体的“身份”,而绝不是有独立思想的主体,她们体面地顺从、被动地接受社会传统使命,被看作“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和社会中的“他者”。而考琳·麦卡洛的《呼唤》通过伊丽莎白的形象表现了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女权运动的萌芽和发展,女性自我意识慢慢觉醒,女性对父权制的压抑从自发到自觉的抗争以及由此而改变自己命运的过程。

伊丽莎白是在嗜钱如命的父亲和诡计多端的神父的“高压政策”下长大的,出嫁前,她一直在基督教长老教会筑起的围墙中苦苦挣扎。她父亲是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的长老,母亲早已出世,她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孩子,从记事起就一直受她的父亲和牧师这两个老人暴君般的统治。伊丽莎白在默里牧师开办的学校念过两年书,而后就没有上过学了。因为伊丽莎白的父亲詹姆斯认为,女孩子只要把屋子收拾得一尘不染,做的饭对父亲的胃口,不花钱,就行了。因此,她有着具有传统价值观女性的品质:柔弱、温顺、逆来顺受的性格,但在沉默寡言中蕴含着外柔内刚的性格。她天生丽质,举止优雅,言语矜持,不喜欢随便讲话,谁也不知道她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伊丽莎白和亚历山大的婚姻是包办婚姻。她的婚姻,成为父亲与丈夫交换所有权的仪式。亚历山大付了1 000英镑给詹姆斯·德拉蒙德,詹姆斯没有征求伊丽莎白的同意,就把她卖了。伊丽莎白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就跟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过了23年,这起婚姻是失败的。伊丽莎白不爱亚历山大,并向亚历山大明确表示自己的思想,“没有人给我选择的权力,因为女人显然都没有为自己择偶的权力。男人倒是随心所欲,娶妻生子。如果给我机会,我是不会嫁给你的”。对伊丽莎白来说,她的身体成了囚禁她灵魂的牢笼,源于她所接受地教育:“玛丽对我说过,新婚之夜会发生什么事情,尽管我已经知道,那事儿对于女人没有快乐可言。离家的时候,默里牧师清楚地告诉我,女人如果喜欢干‘那事儿’就和妓女没有两样。上帝只让丈夫快乐,女人是诱惑和邪恶之源。因此,男人如果沉湎于声色口腹之乐,就应该责备女人。诱惑亚当的是夏娃。夏娃和毒蛇勾结,毒蛇就是化装了的魔鬼。所以,女人的快乐都在孩子身上。”在她的思想里,跟丈夫做爱是妻子的职责,性爱没有快乐可言,女人喜欢干那事儿就跟妓女没两样。正因为如此,在她的初夜,她连睡袍也不让亚历山大脱,她没有拒绝亚历山大,而是很有礼貌的忍受着他的一举一动。在以后的性生活中,即使脱了睡袍,肉挨着肉,火花也没有在她心头闪烁。伊丽莎白嫁给亚历山大后,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此努力学习。她跟西奥多拉·詹金斯小姐学习弹钢琴。在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她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准确无误地给亚历山大演奏了For Elise,这是她勤于学习的结果。她努力练字,坚持看报,读了吉布·爱得华的《罗马帝国的兴衰史》和《莎士比亚全集》……由于她勤于学习和思考,加上亚历山大、茹贝的影响,她由一个把“性的快乐降低到一种机械行为,只是为了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女性变成了一个把性爱看作是“那应该是双方充满激情的快乐,你和我共同的快乐”的女性。她的学习是有效果的,亚历山大这样评价她:“她的美丽与日俱增。他每次看到她都惊讶地发现,某种新的变化使她趋于完美。”

伊丽莎白有着追求男女平等的精神。新婚后的几天里,亚历山大没有征求伊丽莎白的意见,穿什么衣服,衣服什么款式,什么颜色……等都按照他自己的品味给她打扮了一番。伊丽莎白表面上没有什么,但心里觉得他是“暴君”。从玉的口中得知茹贝是他的情妇后,她非常愤怒。“伊丽莎白朝那个绷子使劲踢了一脚,绷子碎了。”然后就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对她。“你可真可恶。峡谷里养着个妓女情妇,上顶上放着个为你守贞洁的老婆……你置我于何地?”生下安娜后,她按自己的品位布置了自己的那间房子。亚历山大决定把15岁的内尔送到悉尼去读大学,伊丽莎白坚决反对,“‘把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儿送到一个男人的世界太危险了’……‘我知道,她非常聪明,今年大学入学考试拿第一名也没有问题。但是她比别人少了四岁。在家里再待一年也没有坏处。’”蜻蜓因病不能跟着安娜后,伊丽莎白为避免安娜发生意外,要求再找一个人顶替蜻蜓,被亚历山大拒绝了。她虽然没有与亚历山大过多的争辩,但她默默地反抗。亚历山大和茹贝去国外旅行时,伊丽莎白来送他们,“显得饱经磨练,格外乖巧”。伊丽莎白慢慢认识到女性要追求经济上的独立。女性如果不争取就业和经济平等权,就只能饱尝依赖性之痛苦,丧失独立性之幸福。这在她对内尔的一段劝告中明确的表现出来了:“……如果你和你的丈夫能全心全意的分享你们的爱情生活,别的都无关紧要。你有自己的事业。为了这个事业,你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绝对不能放弃。如果他想让你放弃,就不要和他结婚。你永远都有足够的收入过舒服的日子,所以既要嫁人,也要继续行医。”因此连亚历山大都感叹“伊丽莎白真是一个谜。胆小的老鼠已经变成了一头安静的狮子,但不会仍然是一头狮子”。

伊丽莎白是一个思考的女性。她思考着自己,改变着自己。“后来,她碰到了一个深潭。深潭在小河上游。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犟劲上来,非得催促‘水晶’沿河岸向上游走去。那天,她似乎特别想摆脱一切束缚和限制……。她在潭边给自己找了个舒服的‘石椅’让灵魂和思想自由地飞翔。”以至她听亚历山大说:“不过,我坚持男女混合……想想看,一个年轻小伙子看见姑娘水淋淋的游泳衣后面突起的奶头,该多么激动”时,她“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微笑”。甚至“哈哈哈地笑了起来,‘男女之间很快就没有什么神秘了’”。从她的“微笑”和“哈哈地笑了起来”可以看出性方面的话题不是她谈话的禁区了,这是她认识提高的表现。

李跟伊丽莎白互相喜欢着对方:李在异国他乡求学 8年,第一次回家,就深深爱上从未谋面、比他年长6岁的伊丽莎白。而虽然生过两个孩子却“情窦未开”的伊丽莎白,也在目光与李相遇的一刹那,心旌荡漾,春潮澎湃,发现爱的归宿。历经欧亚大陆风雨沧桑、商海政坛风云变幻的李与饱受磨难、心如死灰、年近四十的伊丽莎白都以为十六年前的爱情之火早已熄灭,可以各行其事,以礼相待,然而,流逝的岁月把爱的真金磨得更亮,压抑了十六年的心灵呼唤终于在埋葬安娜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伴着血泪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划破乌云翻滚的万里苍穹,向整个世界宣示了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由于亚历山大的石破天惊之举,他们俩最终结合。当李在深潭边找到伊丽莎白时,“她那么兴奋,除了他的嘴,他的手,他的肌肤,什么也不知道。当他把她的裙子从肩膀褪下,露出双乳,把自己的胸膛紧紧贴上去的时候,一股巨大的快乐震撼着她,深入骨髓,她扭动着,发出一声呻呤”。伊丽莎白觉得“她的身体和以前不同了。现在,那躯体好象真正属于她的灵魂,而不是囚禁她灵魂的牢笼”。这说明她取掉了扼制人性的宗教教义的枷锁,认识到了性爱不是羞耻,而是肉体和精神的结合,是双方充满激情的快乐,这是女性解放的重大胜利。她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她解放了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解放了自己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和李结婚后,“她简直就是爱神,光彩照人,娇艳夺目,无意之中显示出近乎放荡的性欲”。伊丽莎白和李结婚后让她心满意足。使她像一朵怒放的黑玫瑰。“两个人好得真像一个人。”伊丽莎白正是在爱的呼唤下,勇敢地冲破樊篱,投身爱人的怀抱,真正成为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才最终获得了爱情,获得了幸福。

西蒙·波伏娃指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现象。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4]因此,“女人第一件要做的是在痛苦和骄傲中去放弃传统”[5]。作家通过塑造伊丽莎白这个典型形象,展现了女性在痛苦和骄傲中去放弃传统的艰难历程,表达了对无爱无性的包办婚姻制度的谴责,对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婚姻的赞美,对理想爱情婚姻的热切呼唤。

二、伊丽莎白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作家自身的经历对伊丽莎白形象塑造的影响

考琳·麦卡洛于1937年6月1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部惠林顿一个牧业工人家庭,12岁移居悉尼。她从小就被誉为天才,神童,在文学艺术、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和兴趣。从25世纪50年代起,她开始在悉尼大学攻读神经生理学,毕业后在悉尼皇家北岸医院创建了神经生理学部。五年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她到伦敦大学儿童健康医院从事研究工作。此后移居美国,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长达十年之久,成为颇有影响的神经生理学家,从事当时被认为只有男性才能做的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在当时被认为是男性独霸的领域工作的年轻女性,考琳·麦卡洛一定遭遇过不少令她终生难忘的事情,这些事情一定刺激了她敏感的神经。而父母亲的不幸婚姻给她的心灵留下了难以平复的创伤,她曾经决心终生不嫁,甚至拒绝任何男性朋友。因此,直到1980年,她回到阔别已久的澳大利亚,并定居于诺福克岛,才于1984年4月13日,在她47岁时与画家里克伊恩·鲁滨逊结婚,作家的这些经历对伊丽莎白形象的塑造有直接影响。

(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

纵观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世纪50~60年代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女权”阶段,以政治平等、经济平等职业平等以及精神解放为主要目标。第二阶段是1968年以后出现的新一代女权主义者,她们一反初期注重“平等”的策略,强调性别差异和女性的独立性。他们敏感地意识到所谓的“平等”的原则实际上忽略了男女之间的种种差异,使妇女在以男子为标准和中心的权利形式下被异化。因此,新一代女权主义者注重女性不同于男性的心理体验,象征表征和内在情思。她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确定女性的主体性。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第三代女权主义,即将“女权”、“女性”加以整合折衷的重“女人”的后女权主义。后女权主义者不再提倡男女的对立或女性一元化,而是提倡男女文化话语互补,使女人成为女人,男人成为男人。后女权主义在充分尊重男女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扬弃了传统文化的弊端和偏见,完善和发展健康的人性。

澳大利亚一直以来都是男人主宰的社会,土地的开拓需要男人与自然的抗争和磨合,所以与同时期其它国家的女性一样,依据传统,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具有“他者”的身份。而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澳大利亚女性对自己的处境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对自己的权利进行了不懈的抗争,这些现实,天才敏锐的作家是心领神会的。作为女性作家,又长期生活在女权主义运动的中心美国,考琳·麦卡洛这位对女权主义、女性命运有着切身体会的天才作家,其作品自然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猜你喜欢

女权主义亚历山大伊丽莎白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AnAnalysisofFeminisminJaneEyre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