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不良英语学习心理分析及教学策略
2010-03-22曾新荣
曾新荣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191)
高职生不良英语学习心理分析及教学策略
曾新荣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191)
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探讨了影响英语进步的不良学习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切实提高高职生的英语水平。
高职生;学习心理;教学策略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院校招录后最后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不高;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简称三校生)。这些高职学生大多是在层层考试选拔中被“筛选”下来的学生,他们总体英语水平远远低于本科生,基础知识不牢固,语法知识不扎实,灵活运用语言能力弱。大多数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不强,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单词的都不会拼读。
然而,面对考试和英语考级的压力,他们又不得不学习英语,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不惜财力购买了大量光盘、书籍,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考试过后总有一批学生不能及格,这也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对抗甚至放弃的心理。
一、高职生不良英语学习心理分析
1.功利心理
很多高职院校规定,只有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才可以拿到毕业证。该等级考试面向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它的实施对改进高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但是,这也造成许多高职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并非为了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而是为了“过关拿证”,以便顺利毕业,从而找到理想的工作。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这些学生往往忽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只关心实用英语A、B级考试,整天置身于考级的题海之中,急于求成,只想依靠“窍门”、“捷径”来应付考试。我们知道,英语学习是掌握一种新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高职生只追求通过考试取得证书,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是迫不得已。在这种功利心理支配下,学生一旦通过考试,就没有继续学习英语的愿望,而经过两三次考级失败的高职生则会认为再怎么学英语也无法通过,因而也放弃了努力。可以说,高职生学习英语的功利心理在短期内促进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也影响了学习英语的长远目标。
2.自卑心理
由于知识基础差,个人的智力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高职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即使努力了,也收效甚微,成绩不能提高,有时甚至还遭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没有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高职生本来就有一种自卑感。自卑心理使高职生对自己评价过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主要特点是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天生脑子笨,不如别人,对自己失望,结果导致学习行为退缩,学习效率降低。高职生在外语学习中的自卑心理,一般表现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怀疑和否定。“我英语不好”、“我的听力不行”、“我不会发音”、“我怎么努力也学不好英语”——这是当前大部分高职生中相当流行的自我评价。自卑感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相当深刻和广泛的。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意志,这种自我贬低的心理如不克服,就会转变成为自我抑制、自我挫败的心理机制,产生畏缩不前、消极被动的心理,他们就会过多地注意自己的弱点,过多地考虑“学不好怎么办”的问题,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这些高职学生总认为自己不能学好英语,缺乏学好英语的信心。
3.畏难心理
我们知道,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具有掌握多种语言的能力,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一个语言学习者要克服记忆单词的枯燥、语法规则的复杂多变、听力练习的单调重复等诸多困难。而高职生则习惯于夸大英语学习的难度,贬低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缺乏努力学习英语的毅力。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的同学怕读错、怕讲错,因而不愿意开口。有的学生学习上有问题羞于向老师提问,久而久之,造成知识脱节,学习上障碍重重。学生碰到困难,如果缺乏刻苦攻读,认真钻研的精神,全凭一时的热情学习,一旦遇到困难,如考试受挫,就会退下阵来,灰心丧气,萌发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有的高职生在课堂上因听不懂而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英语难学,单词不好记,语法不好学。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是因为中学的英语基础没打好,担心自己英语基础差,听不懂老师用英语讲课,无法消化和吸收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学习内容,故采取弃而不听的态度,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4.焦虑心理
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外语学习焦虑是指人们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中常有的紧张、担忧、害怕等情绪体验和担忧的状态。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则对学习不利,过高会使人过度紧张,担心,从而极大地束缚人的认知能力;过低又会使人缺乏紧张,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缺乏学习热情和责任心。大多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性情感障碍,其中包括听不懂焦虑、犯错误焦虑、语言交际焦虑、负评价焦虑,以及考试焦虑等。很多研究表明过分的担心会耗费学生本来可以用于技艺和思考的精力,致使学习效果明显下降。对那些勉强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英语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而造成习惯性心理紧张。
5.应付心理
很多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依赖心理。在英语课堂上他们大多数只满足于听讲或根本心不在焉,课上犯困、打瞌睡,看小说、戴耳机听音乐、聊天,缺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精神,不愿积极思考。课下更是逃避学习,很少看英语书、背英语单词。很多高职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平时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之前搞突击,甚至设法作弊。高职生中这种盲目依赖、应付的不良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随着学习难度加深,知识量增加,往往造成这类学生最终彻底放弃英语学习的严重后果。
二、转化高职生不良英语学习心理的教学策略
1.激发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其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和愿望,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结合身边的实际,使高职学生充分认识到目前他们所受的职业教育仅仅是当今提倡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无论将来深造、就业、工作、生活等都离不开英语,让他们懂得学习英语能使自己多掌握一门生存、竞争的技能。只有真正认识到学好英语对自己未来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才能激发出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强大内部驱动力并形成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2.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和习惯
(1)意志是学好英语的必要心理条件。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是一个既艰苦又漫长的学习过程,没有诀窍,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下苦功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凭一时的热情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态度是很难奏效的,所以要求学生应具备长期学习的恒心。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就英语学习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应该如打拳、唱戏一样,必须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手段学习英语词汇,运用学到的语法知识遣词造句,坚持用英语写日记等。有许多学生说自己词汇量少,背过的单词很快又忘记了。科学的方法:一是学会根据读音记单词,掌握基本的单词拼读规则;二要教会学生运用词根、词缀、派生等;三是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要求他们及时复习、反复学习,提高对所学单词的记忆效果。在预习或阅读其他文章时大胆猜测陌生词的含义,然后再查字典,看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扩大词汇量。至于听不懂,往往是一听英语就紧张,就不知所云了。钟道隆教授曾说过:“听力无他,惟耳熟耳。”有了学好英语的可行学习方法,高职生便可消除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充满信心好好学习英语的。
3.激发学习英语的成就感,重塑学好英语的信心
(1)降低学习难度,低起点、慢节奏、小步伐。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水平适当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稍加努力就能学会。高职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就会逐渐摆脱以往的学习挫折感,觉得英语并不难学,逐渐就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2)提问要因人而异。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多提一些浅显的、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对优等生提出一些较难的、具有发挥性的问题。对学生在会话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不要急于纠正,对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降低其焦虑感,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表现自己。
(3)及时奖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她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很少得到表扬,听到的多是批评和指责。高职英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坚持恰到好处的多表扬、少批评。即使只是作业、学习态度、上课发言中的点滴进步,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鼓励。
(4)引导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常用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当学生看到自己学有所得时,他们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信、自强心理就会得到增强。只有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入手,才能找到学生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因势利导,从而培养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英语教师要以饱满的、发自内心的热情感染学生,使师生双方处于一种情感相通的教学氛围之中,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要使课堂生动有趣,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方法,尽量使枯燥单调的练习生动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深入浅出地将教学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感到英语是一种活生生的实用语言。为此,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挂图、电脑多媒体等,营造浓厚的英语教学氛围,“活化”课堂,从而加深印象,帮助理解,增强记忆。其次,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记忆的单词,如猜字谜、填图表、单词接龙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穿插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英语歌曲,运用幽默故事、笑话、中西文化差异来唤起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头脑中的愉快中枢,把英语学习变得轻松自如、饶有兴味。
5.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有时很少有时间让学生练习和巩固,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营造校园英语学习环境:一要充分利用校内调频台,定时播放VOA、BBC、英文歌曲等,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听到英语;二要建立英语角和英语沙龙等,让学生在课外有练习口语的好地方;三要定期举行英语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英语小品表演等。这种带有竞赛性质的活动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必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李艳芳.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27).
[2]刘伯茹.独立学院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9,(3).
[3]杨梅,梁筱梅.建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心理优势的策略 [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On Unhealthy English Learning Psycholog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eaching Techniques
ZENG Xin-rong
(Tianjin Youth Prof essional College,Tianjin 300191 China)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and their unhealth2 y English learning psych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English level inde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psychology;teaching strategies
H319.3
A
1673-582X(2010)03-0070-03
2009-11-22
曾新荣(1977-),女,天津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天津青年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高职教育、教育心理、学科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