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州市农村涂阳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调查

2010-03-21李婉君邓文全赖映君刘炼庆邹国强

海南医学 2010年13期
关键词:涂阳肺结核病结核病

李婉君,邓文全,赖映君,刘炼庆,邹国强

(1.梅州市慢性病防治院,广东 梅州 514021;2.梅县慢性病防治院,广东 梅州 514011)

结核病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治愈率,对结核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在结核病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日常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基础上,更进一步对病人在治疗期间多次进行健康教育,并评价其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梅州市农村涂阳肺结核病人为对象,均来自梅县慢性病防治院结防科门诊 2009年 4-8月登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符合新修订的《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版)涂阳肺结核的诊断标准[1]。入选对象的选择:选择有判断能力的病人为对象,剔除儿童(15岁以下)、智障、老年痴呆等。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员培训 内容包括调查目的、方法、步骤、技巧,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能够对结核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调查测评。

1.2.2 调查表 参考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报告[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情况、结核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第二部分包括 9个问题,每题 1分,总分为 9分,≥6分为良好,<6分为差。

1.2.3 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治疗前、治疗满 6个月时对梅县慢性病防治院结防科登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征得病人同意,并向其介绍调查表的使用方法,讲明每项内容的含义及填表方法,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由专人一对一进行询问并记录,调查表当场收回。发放问卷100份,回收 100份,回收率为 100%,剔除调查项目填写不完整者 6例,共计 94例,其中男 75例,女 19例;年龄最小 15岁,最大 76岁,平均年龄 41.8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3例,高中 /中专 13例,初中 47例,小学及以下 31例;职业:工人 4例,农民 81例,干部 2例,其他 3例,学生 4例。

1.3 健康教育 在治疗前第 1次问卷调查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结防科护士或医生)在强化期每月 1次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方式为详细讲解,观看宣传橱窗,阅读宣传册(资料分发给病人)等。内容包括:①肺结核的一般知识: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隔离、预防知识等;②对检查的理解:痰涂片检查、X线检查及其注意事项和意义;③对治疗的认识:规律、全程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④结防机构的认识;⑤其他:对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和副反应的了解、心理支持等。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用 VFP6.0进行数据处理,用 SAS6.12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配对 t检验进行教育前后正确率的比较,用 t检验及 F分析对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因素和得分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

2 结 果

2.1 总得分情况 教育前的平均得分为 3.79分,教育后的平均得分为 5.97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6,P<0.001)。见表 1。

表1 肺结核病人问卷得分结果(例,x±s)

2.2 教育前后得分在不同文化水平的病人之间比较 教育前后得分在不同文化水平的病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43),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2 健康教育前不同文化水平病人的得分情况(例,x±s)

2.3 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两次调查比较发现,健康教育后肺结核病人对结核病的认识有明显提高(P<0.05),特别是对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可疑症状、确诊方式、疗程等的认识均有明显提高,教育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3。

表3 教育前后结核病知识得分的变化(%)

2.4 相关态度的教育效果比较 肺结核病人对于症状消失后是否服药的态度有明显转变,对于结防所的治疗正规性认识也有了较大的改变(P<0.05,见表 4)。

表4 教育前后结核病相关态度得分的变化(%)

3 讨 论

结核病健康教育对于结核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成诗明等[3]对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 469例有症状而没有去就诊的肺结核可疑患者当中,55.4%的人是因为自己不在乎,而其中没有接受健康教育的病人占60.4%。说明结核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而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在结核病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日常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基础上,在治疗期间更进一步对病人多次进行健康教育,并评价其效果,为我市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涂阳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他们对于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相关态度的水平与肺结核病的流行密切相关[4],本研究重点对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从本次调查情况看,调查对象的 86.2%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50%为初中,32.98%为初中以下文化,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 17.02%,可见低文化程度是农村结核病人的特点,低文化水平导致了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缺乏,从而影响了病人的就医行为[5]。本调查显示,教育前肺结核病人的结核病相关知识、行为得分均数为 3.79分,这说明就医的肺结核病人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贫乏,病人的文化水平是影响知识得分的一个重要因素,支持了上述观点,提示低文化水平的病人特别是农村结核病人应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本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后 9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有显著提高,教育前的平均得分为 3.79分,教育后的平均得分为 5.97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见本次教育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教育后仍有部分病人存在错误认识,如卡介苗的作用、预防结核病传染他人的措施、对肺结核的确诊方式的认识回答正确率不高。我们应进一步改进健康教育方法,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法:重点针对认识模糊的问题增加健康教育的力度,采用观看录像、幻灯、多媒体等更生动的媒介,以改善健康教育效果。同时应加强培训农村卫生防保人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治技术,使之成为农村中人群和结核病人健康教育的直接责任人[6],使农村结核病人容易接受医务人员的讲解。

[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4-18.

[2]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92-109.

[3] 成诗明,杜 昕,徐 敏.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0)∶873-876.

[4] 孟 清,王亚丽,蒲红英.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1)∶59-60.

[5] Porter NJ,Rubio YM,Pasicatan MA.Socio-econonmic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about tuberculosisamong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Metro Manila,Philippines[J].Int J Tuberc Lung Dis,2002,6(4)∶301-306.

[6] 甄志芳,任利平,亚 辉,等.内蒙古农村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3,25(5)∶333-334.

猜你喜欢

涂阳肺结核病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5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效果比较
42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分析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莫西沙星及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
牛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