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血清铁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2010-03-21张丽娟赵丽娟张惠敏张淑兰魏晨玲

河北医药 2010年16期
关键词:铁蛋白脑梗死血液

张丽娟 赵丽娟 张惠敏 张淑兰 魏晨玲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已逐渐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正常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脑梗死发生后由于局部缺血、缺氧及血液再灌注会造成脑组织及其供养血管内的各种组成成分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尤其是一些血清学指标,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及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等,这些指标的改变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对我院120例ACI患者的以上三项指标进行了检测,以期发现其对病情的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CI病例系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ACI组,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5±9)岁,均为首次起病,发病后24 h内无经任何治疗入院,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1]。经CT或MRI证实并排除出血,心、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无免疫功能缺陷,发病前4周内无外科手术或创伤史,未服用抗氧化剂、炎症抑制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生存8 d以上者。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经头部CT或MRI证实颅内无明显异常,2组性别比、年龄及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ACI分组 根据入院首次CT/MRI扫描所示病灶大小,以Adama分型法标准,将ACI患者分为大梗死组(直径≥3 cm并累及2个脑解剖部位)、小梗死组(直径1.5~3.0 cm)和腔隙性脑梗死组(直径≤1.5 cm)。其中大梗死组36例,小梗死组45例,腔隙性梗死组39例。

1.3 标本采集与处理 120例ACI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 l,分别置于干管和枸橼酸钠(3.2%,1∶9)抗凝管中,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当日检测。110名健康对照者与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 l,操作同ACI组。

1.4 方法 CRP试剂由宁波美康生物有限公司供应,用日本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g在赛科希德SF-80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测定,试剂由保定天岳生物有限公司供应;血清铁蛋白SF测定为化学化学发光法,试剂由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供应。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人群三项指标比较 2组人群CRP、Fg、SF的血液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见表1。

表1 2组人群CRP、Fg、SF水平比较±s

表1 2组人群CRP、Fg、SF水平比较±s

注:与 ACI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CRP(mg/L) SF(ug/L) Fg(g/L)对照组(n=110) 3.0 ±1.1# 129 ±24# 2.5 ±0.5*ACI组(n=120)16.0 ±5.4 341 ±130 3.5 ±0.8

2.2 CRP、Fg、SF血液水平与ACI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3组CRP、Fg、SF血液水平均按照病情变化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三项指标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ACI不同分组间三项指标比较±s

表2 ACI不同分组间三项指标比较±s

注:与大梗死组比较,*P <0.05,#P <0.01;与小梗死组比较,△P <0.01

组别 CRP(mg/L) SF(μg/L) Fg(g/L)21.9 ±5.1 391 ±128 3.9 ±1.3小梗死组(n=45) 17.5 ±3.2* 292 ±114# 2.9 ±1.2*腔隙性梗死组(n=39) 8.3 ±2.1#△ 271 ±64# 2.1 ±0.7大梗死组(n=36)#

2.3 CRP、Fg、SF三者相关性分析 ACI患者三项指标间相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RP与Fg呈正相关(r=0.451,P <0.05);CRP 与 SF 呈正相关(r=0.521,P <0.01);Fg与 SF 呈正相关(r=0.325,P <0.05)。

3 结论

本研究结合临床,发现CRP、Fg及SF三项血液指标对ACI患者病情有一定指导意义。CRP是环状五球体蛋白,由炎性淋巴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合成,是一种炎症的时相反应蛋白[2]。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之一就是动脉内膜功能紊乱,导致动脉硬化因子增高,激活补体系统,造成血管内膜受损。CRP与单核细胞结合诱导组织因子表达,使促凝血过程发生,有报道CRP水平升高者发生ACI的几率是正常者的2倍[3]。CRP是一项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危险的独立预测指标。本文也验证了在ACI患者的血清中CRP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升高,而且也是随着梗死灶的面积增大,CRP的血清水平也增高[4]。进一步证实了CRP水平的检测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SF作为组织铁的可靠指标,参与了体内许多生物化学过程。它对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1)中枢神经系统缺少抗氧化酶的物质及抵抗自由基的保护作用。铁剂能催化Haber-Weiss反应,促进氢氧自由基的生成,而氢氧自由基能攻击脂质、蛋白质及核酸并破坏其功能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功能紊乱。在组织缺血、出血等损伤存在时,进一步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2)对脑损伤的另一机制可能是离子介导的自由基形成和谷氨酸值的减少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亚铁离子从细胞内释放时促使氢氧自由基的产生,它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介质,进一步攻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导致细胞功能被破坏及膜结构通透性改变,如血脑屏障破坏,同时由于缺血区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减少最终加重脑功能损伤。本文显示,在脑梗死患者中,SF含量明显增高,并且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SF在血液中的含量也逐渐增高,提示铁蛋白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相关报道一致[5]。

Fg作为一种糖基化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同时它也是凝血酶的底物,被凝血酶裂解后,成为纤维蛋白单体,再聚合成血栓,参与凝血过程。Fg是体内重要凝血因子,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导致梗死几率的增加。并且纤维蛋白原已被视为是与胆固醇一样重要的危险因素,可损伤内皮细胞,增加内皮的通透性。对急性脑梗的发生、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6]。本文的结果也正好验证了这一点。

在本文研究中,CRP、Fg及SF的血液水平在ACI疾病中均存在相关性,提示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作用。总之,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Fg和SF水平的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和病情进展监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尤其对于基层医院更为实用。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塞的诊断及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1.

2 马景枝,夏伟娟.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及临床应用.河北医药,2008,30:1210-1211.

3 Burke AP,Tracy PP,Kolodgie F.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values and atheroscler osis in sudden coronary death:association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es.Circulation,2002,105:2019-2023.

4 熊勇,舒琉高.脑梗死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81-182.

5 江梅,崔艳丽.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铁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100-1102.

6 苗青,王菲,周媛,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预后关系研究.中华全科医学,2009,7:246-247.

猜你喜欢

铁蛋白脑梗死血液
铁蛋白:疫苗设计新平台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乳中的乳铁蛋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血液偏型
乳铁蛋白添加到搅拌型酸奶产品中仍可保持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