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耐量减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因素研究

2010-03-21郭丽萍高良王红珍

河北医药 2010年16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危险

郭丽萍 高良 王红珍

糖耐量低减(IGT)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IGT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显著加速,被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等位症[1]。IGT是否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运用反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研究IGT患者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以及与IMT相关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至12月我科体检新诊断为IGT患者99例作为IGT组,IGT诊断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其中男85例,女14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60±11)岁。选择136例糖耐量正常(NGT)体检者作为NGT组,男107例,女29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60±10)岁。所有受试者除外高血压、冠心病、发热、感染、慢性肾炎、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

1.2 方法

1.2.1 生化指标测定:所有入选者禁食8 h后抽次晨空腹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FPG)、三酰甘油(TG)、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 h抽取第2次静脉血,送检血糖。

1.2.2 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入选对象做颈动脉彩超检查。应用Philips Envisor HD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7.15 MHz高分辨率探头,由专人测量,于颈膨大近心端1 cm处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每侧测量3次,取平均值。因后壁显示最清晰,故以后壁IMT为标准。IMT指内膜内表面到中层外表面间距离(mm)。采用欧洲高血压协会标准,以IMT≥1 mm为增厚。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IMT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GT组和NGT组各指标及IMT比较 2组年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GT 组 LDL-C、FPG、2h PG、hs-CRP和IMT均高于NGT组(P <0.05或<0.01)。见表1。

表1 IGT组和NGT组各指标及IMT比较±s

表1 IGT组和NGT组各指标及IMT比较±s

注:1 mm Hg=0.133 kPa

指标 NGT组(n=136)IGT组(n=99) t值 P值107/29 85/14 >0.05平均年龄(岁) 60±10 60±11 0.239 >0.05收缩压(mm Hg) 124±11 125±14 0.122 >0.05舒张压(mm Hg) 80±9 80±10 0.186 >0.05 TG(mmol/L) 1.7 ±2.2 1.7 ±1.2 0.26 >0.05 TC(mmol/L) 4.8 ±0.8 4.8 ±0.8 0.206 >0.05 LDL-C(mmol/L) 2.8 ±0.6 2.9 ±0.7 2.037 <0.05 HDL-C(mmol/L) 1.0 ±0.2 1.0 ±0.3 0.182 >0.05 FPG(mmol/L) 5.0 ±0.4 5.4 ±0.7 5.420 <0.01 2 hPG(mmol/L) 5.6 ±0.6 8.9 ±0.9 35.127 <0.01 UA(mmol/L) 310 ±76 342 ±80 0.121 >0.05 hs-CRP(mmol/L) 1.9 ±1.3 2.4 ±1.6 2.152 <0.05 IMT(mm)男/女(例)1.0 ±0.2 1.3 ±0.2 3.363 <0.01

2.2 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临床和生化指标比较 根据IMT是否增厚,将IGT患者分为IMT正常组43例,IMT增厚组56例。IMT增厚组年龄、2 hPG、LDL-C均高于IMT正常组(P<0.01)。见表2。

表2 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临床和生化指标比较±s

表2 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临床和生化指标比较±s

指标 IMT正常组(n=43) IMT增厚组(n=56) t值 P值2.3 ±1.5 2.4 ±1.6 0.371 >0.05 38/5 49/7 >0.05平均年龄(岁) 51±11 67±11 7.164 <0.01收缩压(mm Hg) 124±10 125±11 0.822 >0.05舒张压(mm Hg) 80±10 78±9 0.350 >0.05 TG(mmol/L) 1.8 ±1.1 1.7 ±1.2 0.152 >0.05 TC(mmol/L) 4.7 ±0.7 4.9 ±0.9 1.07 >0.05 LDL-C(mmol/L) 2.8 ±0.7 3.0 ±0.7 3.192 <0.01 HDL-C(mmol/L) 1.0 ±0.2 1.0 ±0.3 0.774 >0.05 FPG(mmol/L) 5.4 ±0.8 5.4 ±0.7 0.177 >0.05 2 hPG(mmol/L) 8.6 ±0.7 9.1 ±1.0 3.040 <0.01 hs-CRP(mmol/L)男/女(例)

2.3 IGT患者IMT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99例IGT患者以 IMT 为因变量,以年龄 FPG、2 hPG、TG、TC、HDL-C、LDL-C、hs-CRP、收缩压、舒张压为自变量进行 Stepwise法多元线性回归,最后保留在方程的因素有年龄、2 hPG和 LDL(P<0.05或<0.01)。见表3。

表3 IGT患者IMT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得到人们普遍认同,早期发现心血管病变,控制其危险因素,减少糖尿病病死率,也是临床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作为糖尿病早期阶段的IGT患者中,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程度究竟如何,众多代谢异常因素如何影响动脉硬化的发生,仍值得进一步研究。颈动脉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之一,其硬化表现常早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因此,颈动脉检测有助于动脉硬化病变的早期发现。周围血管的动脉硬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IMT增厚是动脉硬化最早期的结构变化,因此IMT的测定是早期诊断动脉硬化的敏感指标。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检测,已被证实可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窗口”[2],故本文以超声测定颈动脉IMT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

本研究显示,IGT组比NGT组IMT明显增厚,表明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动脉硬化就已经开始发生了。而且新诊断的IGT患者已显示较高的颈动脉IMT值,即使多数患者的颈动脉 IMT值仍可在正常范围内,但较 NGT组已明显升高。因此,IGT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受到充分重视 。本研究发现,IGT患者除了餐后血糖增高之外,空腹血糖、血脂和hs-CRP等代谢指标也高于NGT组,这些指标是否与IMT相关还需要探讨。因此,我们将IGT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和IMI增厚组,发现IMT增厚组的年龄、餐后血糖、LDL-C均高于IMI正常组,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餐后血糖、LDL-C是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和心血管病死亡危险有明确的独立于空腹血糖之外的关系,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3-6]。“餐后状态”大约占一天当中一半以上时间,对餐后高血糖的研究受到重视。对于以餐后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IGT人群餐后血糖水平与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相关性还仍待探讨。本研究发现,IGT患者的颈动脉 IMT与餐后血糖成正相关,而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因此提示餐后血糖而非空腹血糖是IMT的显著性决定因素。

IGT阶段已经发生血脂异常[6],脂类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心发病学说,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构成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研究显示,血脂增高能促使血管壁细胞摄取脂质和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摄取胆固醇,LDL-C的糖基化抑制肝细胞上受体对其识别而使其代谢减慢,并通过清道夫受体结合而被巨噬细胞优先吞噬和降解,堆积在巨噬细胞内成为泡沫细胞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比LDL有更强的致动脉硬化作用[7,8]。本研究的结果证明在IGT患者的各代谢指标中,LDLC的水平对动脉硬化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IGT阶段就应积极干预,以预防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除了年龄这一不可控因素外,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加强对血脂等代谢指标监测,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

1 张秀香,李季英,陆连芬,等.糖耐量减低与颈动脉硬化及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河北医药,2009,31:551-552.

2 韩静,蔡剑鸣,蔡幼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 MRI研究近况.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218-221.

3 The DECODEStudy Group.Glucose tolerance and cardiovascularmortality:comparison of fasting and 2-hour diagnostic criteria.Arch Intern Med,2001,161:397-405.

4 The DECODE Study Group.Is the current definition for diabetes relevant tomortality risk from all causes and cardiovascular and noncardiovascular diseases.Diabetes Care,2003,26:688-696.

5 Nakagami T,the DECODA Study Group.Hyperglycaemia and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and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five populations of Asian origin.Diabetologia,2004,47:385-394.

6 刘永兵,张爱伦.老年糖耐量低减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437.

7 Hoogeveen RC,Ballantyne CM,Bang H,et al.Circulating oxidis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mellitus: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Diabetologia,2007,50:36.

8 Veiraiah A.Hyperglycemia,lipoprotein glycation and vascular disease.Angiology,2005,56:431-438.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危险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喝水也会有危险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拥挤的危险(三)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