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运动”和“大气环流”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0-03-2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315194赵忠岳

地理教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北半球太阳过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315194) 赵忠岳

“地球运动”和“大气环流”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315194) 赵忠岳

近两年“有效教学”是教育界一个热门的话题,很多学校开展了学习、交流和讨论活动,但效果似乎不大,从我们学校开设的研讨课情况看,感觉“涛声依旧”;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和学习成绩的反馈情况看,也没有积极改变。究其根源,还是教师没有自信心,对学生不放心,怕教学任务完不成,怕学生成绩考不好……怕这怕那的结果就是不敢“放手发动群众”。

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的学习,来自北京的特级教师王能智老师令我敬仰之至,做这样的教师是幸福的,做这样教师的学生更是幸福的。回想前几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应试教育不变,试卷教学难改”的读者来信,觉得这位读者的教育思想与现实教学之间的种种苦恼并非不可解决,“课改”与“应试”并不是一件两难的事,在“应试”中我们同样可以开展教学“创新”,问题的关键是你是否真正树立“创新”理念优先的思想。敢于真创新、真课改,学生真喜欢了,成绩也就上来了。王老师的学生“野性”十足,成绩也遥遥领先。因此,如何发挥你的才智和特长,让课堂变成学生思维跳动的舞台,才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

一、让学生动起来

如何让学生掌握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我想关键还是在课堂,在于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热爱地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因此,如何精心设计课堂程序,使上课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动起来,包括动口、动手、动脑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体验获得新知识的乐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变得爱学、乐学,彻底从学海的“苦涯”中解脱出来。下面通过两堂课的体会来谈谈这一问题。

课例Ⅰ: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是教学的重难点,搞不清楚的学生,也许一生都糊涂。在这一节的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有时候,一些很简单的日常现象被我们的教师一讲,学生反而变得稀里糊涂了。因为很多教师都知道这堂课学生不好懂,所以就拼命地解释,拼命地灌输,但效果恰恰相反,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很累。

要提高这一堂课的效率,一定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譬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动画,或出示不同直射状态的昼夜图,然后让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再仔细观察,不停地看演示,讨论还发现了什么?在学生七嘴八舌交头接耳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寻求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再设计表格总结。这种由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而获得的知识不仅比教师的讲授记得更深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讨论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步骤1:比较同一地点,当太阳直射点移动时,其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过程与讨论:在图1的A1、A2、A3三幅示意图(也可在同一幅图上用不同的色笔依次画出三种情况)中的南北半球各选定一点E和F,并画出其所在的纬线。图中的E1、E2、E3和F1、F2、F3分别表示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位置时E点和F点的昼长情况。

让学生观察、分析三幅图示,然后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填下表并总结规律。

图1

太阳直射点位置E点昼长情况F点昼长情况赤道昼长情况北极点外围的极昼范围A1 ↓A2 ↓A3位于赤道↓不断北移↓直射北回归线E1 <E2 <E3 F1 >F2 >F3不变南极点外围的极夜范围无↓小↓最大结论一无↓小↓最大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的过程就是北半球白昼增长的过程,也是北极点外围有极昼现象范围扩大的过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整个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情况相反。赤道上的昼夜长短始终不变。

步骤2:不同纬度的地点,当太阳直射点移动时,其昼夜长短的比较。

图2

过程与讨论:在图2的B1、B2、B3三幅图示中选出位于北半球的不同纬度的两点P和Q。然后要求学生读图分析讨论,填下表并总结规律。

P点日出时刻P点昼长Q点日出时刻Q点昼长B1 6∶00 12小时6∶00 12小时B2 5∶30 13小时4∶30 15小时B3 5∶00 14小时3∶00 18小时结论二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的过程就是北半球白昼增长的过程。

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可得:

太阳直射北半球(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即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的过程,就是北半球白昼增长的过程,同时北极点附近的极昼范围也不断扩大,到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整个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情况相反。赤道上昼夜长短不变。

讨论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图3

过程与讨论:在地表面的不同纬度处选择A—G七个地点(见图3)。要求学生比较分析A点或D点的Hmax和Hmin出现的时间,然后推导出其余地点的Hmax和Hmin出现的时间(Hmax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Hmin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并填表。

北半球不同纬度Hmax出现的时间Hmin出现的时间结论赤道A春分日和秋分日(即直射时,一年两次)冬至日和夏至日(1)Hmax出现的时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直射时,一年内有两次;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为夏至日;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为冬至日。(2)Hmin出现的时间:北半球为冬至日;南半球为夏至日;赤道为冬至日和夏至日。B直射时(一年两次)冬至日C夏至日冬至日D夏至日冬至日南半球E直射时(一年两次)夏至日F冬至日夏至日G冬至日夏至日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主人完全是学生,教师只要起点拨提醒作用就可以了。这样,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当然,教师要在课堂上教得轻松,关键是课前要准备得充分,思路要设计得巧妙。

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心琢磨出了什么。如果学生在琢磨,就说明教师教得不错。

对这节内容很多学生反映书上很简单,没几句话,看看好像也能懂,但一碰到题目就感到难以入手,觉得似是而非。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书本的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与领会,导致不会运用这些知识或在运用过程中不够灵活。书上的知识都是基本的知识,不可能讲得面面俱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题目都讲给学生听,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由此及彼,因“旧”致“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课例Ⅱ:《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

考虑到学生对学习地理有畏难的情绪,而这部分内容又相当重要。为此,我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特意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来表演的节目:请上3女4男7位学生,让他们代表三个低压带和四个高压带,然后让学生伸开手臂来表示气压梯度力(见图4、图5)。结果学生乱伸手。场面热闹起来。再让学生演示处于南北半球的风向是怎样偏转的,学生也多是乱转。最后,在男同学展开双臂,转体45°左右(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的情况下,让旁边的女同学说出风向。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明白,空气水平流动的方向和偏转的情况。特别是表演过的同学,记忆尤其深刻。

图5(俯视)

图4(侧视)

理论已经证明,角色扮演在满足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上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见下表)。

16种教学方法及其作用

二、让课堂大起来

如果说角色扮演算是一种体验中学习的话,那么走出课堂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卢梭说:“看看你的学生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区别吧。你的学生在学习地图,我的学生在制作地图。”

我们的很多教师确实已经在要求学生画地图了,但是还很不够,我们的时空范围还是太狭窄。我们应该明白,传统的教学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从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来看,除了“基础扎实”以外,还非常需要他们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就必须开拓课外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因为,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科学精神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得到。而且这样的教学活动也非常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如学生很惧怕等高线的知识,而这又是地理学特有的重要知识,因此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怎么办?我把学生拉到了课堂外。在操场的沙坑里,有我特意堆塑起来的地形,上有用石灰表示出的等高线。我请学生面对“沙盘”画出等高线示意图,面对“沙盘”看陡坡、鞍部、山沟、山脊等,判断迎风坡、阳坡,修建公路、水库等,面对这样的“沙盘”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有难度。我还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通过测量活动,目的不在于得出学校的经纬度是多少,而是让学生知道测量的方法和其中蕴涵的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的精神,也使学生牢牢掌握了区时、地方时、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懂得了计算的方法。

我们应该多创造性地开展“田园式”的教学活动,因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涌现的潜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比拟的。

猜你喜欢

北半球太阳过程
清凉一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南北半球天象
太阳几点睡觉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