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城市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0-03-20艳,栾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4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甘肃省中学生

杨 艳,栾 辉

(1.兰州师范学校体育组,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省城市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杨 艳1,栾 辉2

(1.兰州师范学校体育组,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以甘肃省部分城市中学的足球运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目前甘肃省城市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中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情况以及影响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因素,以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建立切实可行的中学足球运动开展体系。

甘肃省;城市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对策

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喜欢这项运动。但受甘肃省足球运动普及水平较低的影响,我省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的程度也低于其他省份,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这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甘肃省城市中学的足球运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国内与学校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有关的足球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论著和文献资料,围绕学校足球运动查阅相关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对甘肃省部分城市中学的部分学生、学生家长、有关专家和部分地市的足球协会、教育厅、体育行政部门和省体育局、各市教育局以及学校有关领导、足球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ecl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求和、分类、汇总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常规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

2.1.1 中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时间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一周中,22.78%的中学生几乎不参加足球运动,10.45%的中学生偶尔参加,36.35%的中学生一周只参加一次足球运动,一周参加2~5次足球运动的中学生占24.74%,只有5.68%的中学生一周参加5次以上的足球运动。在参加足球运动的中学生中,34.02%的中学生每次活动时间在30 min以下,48.02%的学生活动时间在30~60 min之间,每次活动时间在60 min以上的仅占17.96%。而在对中学生余暇时间的调查中显示,余暇时间在1 h以下的和3 h之上的中学生共占17.76%,38.26%的中学生每天有1~2 h的余暇时间,而余暇时间在2~3 h的学生比例达到43.98%。这说明学生不是没有足够时间参加足球运动,而是并没有选择足球运动。

2.1.2 中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形式及活动程度 调查显示,中学生在学校参与足球运动的最常用形式是小场地比赛,其次是抢圈、颠球等足球游戏,而自己练习技术和标准场地的正规比赛则只占相对较少的部分。基于中学生所选运动形式的这一现状,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强度低也就不难理解。小场地的限制及足球游戏的低对抗性使大多数中学生在活动后身体并无明显感觉,因此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通过访谈发现中学生最喜欢的足球运动形式却与甘肃省中学的开展现状恰恰相反,标准场地的正规比赛、教师的技术、战术传授和组织练习是中学生最为渴望的运动形式。

2.1.3 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情况(1)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次数及持续时间。学校足球运动开展的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中学足球运动的开展大多集中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也有个别学校把活动时间定在早操时段。在接受调查的学校中,多数学校每周只开设1~2次足球运动,有的学校甚至根本不开展足球运动。在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上,绝大多数学校都能保证在30 min以上,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如有些中学开展运动是为了应付差事,时间过短;还有个别中学每次活动时间过长,超过了中学生的生理负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学校开展足球竞赛情况。足球竞赛可以检验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成果及发现不足,可以增进球队与球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还可以选拔出优秀的足球“苗子”。中国足协对学校足球运动越来越重视,对其开展体系也在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改善,而足球运动的良性开展与足球竞赛正是两大相辅相成的组织实施系统[1]。目前,甘肃省在中学足球竞赛方面,仅有各市的年度市级中学生足球赛开展得较为系统,此外还有年度传统学校中学生足球赛,但此项比赛仅限足球传统学校参加,普及面不够广泛。调查显示,甘肃省中学足球竞赛现状较为落后,多数学校很少开展班级或年级联赛,校级足球队也仅参加一年一度的市级中学生足球比赛,每年的比赛仅有6~8场,比赛场次极其有限、锻炼机会甚少。

2.2 中学足球运动的影响因素

2.2.1 中学生家庭基本情况 作为家庭的中心,孩子的发展问题历来是家庭关注的焦点,而家庭往往从社会的角度去判断未来人们的职业价值[2]。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有近74.04%的学生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持支持态度,主要原因是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合理的体育锻炼也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仍有部分学生家长思想转变较慢,他们限制孩子参加体育运动,认为参加体育运动会影响学习,这是多数家长反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在孩子的个人兴趣和学业上,这些学生家长选择了学业,特别是在目前较为普遍的城市核心家庭中,学生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无所不包,寄予很大的希望,倾注了很多心血,认为文化课成绩好才是孩子今后步入社会的关键。

2.2.2 中学生家庭所在地情况 从对支持孩子参加足球运动的家庭调查中可以看出,90.99%的学生来自城市,农村的学生仅占9.01%。调查还显示,只有少数收入一般的城市家庭和农民家庭支持孩子参加足球运动。物质基础的薄弱影响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进而波及到了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特别是农村家庭出身的学生更是难有参加足球运动的机会,这极大地制约了甘肃省中学足球运动的发展,也影响了足球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2.2.3 中学足球教师情况 足球教师在学校开展足球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活动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中学生足球运动的教育者和指导者。在整个足球活动开展体系中,一切有关层次的因素,必须通过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作用于学生[3]。

甘肃省中学足球教师年龄大多数集中在30~45岁,调查有68人。他们是足球教师中的中流砥柱,经验要比年轻教师丰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调查中,50岁以上的足球教师只有7人,他们将在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中起带头作用,但目前逐渐有断层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甘肃省中学足球教师的资源浪费,也使得部分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过早地走上了前台,不利于甘肃省中学足球工作的开展。

甘肃省足球教师的学历全都集中在本科和大专2项上,其中本科学历36人,占到68.04%。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普遍提高,使体育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将很难胜任当今的教师岗位。

2.3 甘肃省中学足球运动的发展对策

2.3.1 调整好中学足球运动开展中各方面的利益 大力调整学校开展足球运动中多方的利益冲突是我省学校足球运动改革的突破口。一方面,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学校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提高场地器材设备质量,重点改善学校足球工作者的收入问题,承认并尊重他们的工作。另一方面,真正做到把学校足球工作的质量及所取得的业绩与学校综合评估成绩挂钩,做到专人专管[4]。做好学校足球运动队伍的建设,加强学校足球业余训练以及同足球学校、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交流与合作,为有兴趣参加足球训练的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训练条件。这些举措的实施,拓宽了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渠道,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足球运动中来,还更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负面影响。

2.3.2 解决好中学足球训练和竞赛的问题 甘肃省中学足球竞赛与训练现状不容乐观,要使中学足球水平进一步提高,就必须以扩大足球人口和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水平为目的,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学生成长规律为准绳,在学校中发现和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提高甘肃省中学足球运动还要完善各级竞赛体制,要加快学校足球比赛体制的改革。第一,比赛组织者及相关人员要提高组织比赛的频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锻炼机会;第二,加强比赛交流,包括各市之间的比赛交流,与邻近省市的比赛交流,与业余体校和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之间的交流等;第三,增加比赛形式,如在学校举行多种形式的升降级联赛,优秀少先队和共青团联赛,足球夏令营等也值得借鉴。

2.3.3 加强足球教师队伍的建设 甘肃省中学足球教师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不完善,科学文化知识匮乏的问题。要尽快提高甘肃省中学足球教师的综合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重中之重。必须下决心、花大力气在坚持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足球教师科学文化知识的再学习,在培训上岗和考核制度上要适当采取硬性规定。如推后职业队退役人员的上岗时间,强制他们补习科学文化知识,彻底改变传统模式,真正实现足球教师由经验型向科技型的转变。对于教师既要加强其自身的学习和培养,又要对其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采取有效机制,就是对教师进行成就动机的培训,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充满激励的工作目标,使教师获得成就感,还要适当予以物质及精神奖励,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3.4 作好长远计划,切忌急功近利 多年来困扰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停滞不前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突出表现在指导思想偏差,急功近利等方面。而学校足球作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也存在这一问题。以上提及的这些浮躁思想使得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道路出现了偏差,阻碍了中学足球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在竞赛方面,一些学校把比赛成绩与教师的待遇挂钩,导致教师把比赛成绩当作最大目标,比赛中谎报年龄、以大打小等有悖于公平竞赛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些行为都影响着甘肃省中学足球运动的正常发展。

3 讨论

(1)中学生自身对足球信息能够给予足够关注,多数学生主观上愿意参与足球运动,在参与足球运动的选择动机上较为理性。

(2)甘肃省中学足球运动组织不系统,专项足球课不正规,影响教学效果,课外足球运动形式单一且可有可无;学校业余足球训练不系统,普遍缺乏科学的指导,竞赛制度不够完善,比赛机会较少,互相交流不够。

(3)家庭、学校、文化课教师都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过于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使学校足球运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足球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足球运动基础设施条件差,影响了学校足球运动的正常开展,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中学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

(4)甘肃省中学足球教师有一定的执教经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学历、职称普遍不高,缺乏系统的再教育培训,综合文化知识及专业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1]沈听平.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8(4):48~49.

[2]安卓炯.中国飞力浦大学生足球联赛发展前景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报,2004,5:71~78.

[3]樊铭.中国足球后备力量培养状况的历史分析与对策研究[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9(3):83~84.

[4]徐金山.对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进程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5:47~51.

G526.5

B

1671-1246(2010)24-0090-03

本文系2007年教育部人文科学一般项目(07JC880008)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甘肃省中学生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