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教学中对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0-03-20陈冶彬
陈冶彬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医学英语教学中对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陈冶彬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加上国外护理人员的短缺,使得越来越多的护生走出国门,而跨文化交际也日趋重要。因此,让护理专业的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护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方式与英语教学关系密切,在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提高护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医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差异;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跨文化交际的含义及原则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尤其重要。因为护士是做关于人的工作,不仅服务于病人,而且和医生、病人家属、同事等的沟通也十分重要。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NANDA)1998年批准的临床护理诊断148条中,有30%临床护理诊断与文化有关,如社交障碍、角色紊乱、精神困扰等,都是因文化冲突而带来的影响健康和康复的护理问题。护理人员只有具备相关的跨文化知识,才能与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1 全面了解,谨防“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最早是由世界著名的人类文化学家Kalvero Oberg在1960年提出的。初到国外的人往往会因为不熟悉对方国家社会交往的信号或符号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这种现象在跨文化学中称“文化休克”。学生如果不能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用汉语的思维去理解、判断英语语境,极易产生“文化休克”。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而文化差异导致思维方式的本质差异。中国人偏人文,西方人重自然;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偏理性;中国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中国人求同、求稳,西方人求异、求变。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把日常生活、交往中英汉文化的主要差异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这将有助于护生逐步区别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护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护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1.2 中西比较,注意文化差异
西方人一般都能容忍非本语人的语言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会耿耿于怀,特别是文化禁忌。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应特别注意和外国病人沟通上的文化禁忌。
1.2.1 称呼和问候方面 西方人一般都很独立,在中国人眼里,病人就是病人,而西方人一般称病人为“client”,意为“客户”,因为“病人”这个词有不同于正常人的色彩,应该避免使用。对于称呼,我们要培养护生正确使用女性称呼Miss(未婚)、Mrs.(已婚)和Ms.(不明对方婚否),还要注意在英语国家,一个人的职务一般不用作称呼语。另外,和我们国内一样,千万不能喊病人的床号。对于护士来讲,每天都要关心、询问病人的病情,常用的表达有:(1)What’s your feeling today?(2)How’s it going?(3)What’s wrong (the matter)with you?(4)What seems to be the p roblem?(5)Areyoufeelingallright?(6)How'reyoufeelingnow?……在病情询问中应显示出护士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属于服务行业,我们应该常用一些服务用语:(1)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2)What can I do for you?(3)May I help you?(4)If you encounter any problem,do not hesitate to let me know.(5)It’s my pleasure(honor)to help you……
1.2.2 手势及姿势 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显示出来(吕叔湘,1977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进行非语言交际对照教学,如中国人用拱手和鞠躬表示感谢,英语文化的人用亲吻和拥抱表示感谢。美国人习惯用手指胸膛表示“我”;而中国人习惯用手指鼻子表示“我”,这在美国人看来是滑稽可笑的。美国人用手拍成年人的头表示同情、鼓励对方,中国人则认为这是有意侮辱对方。中国人气愤至极会跺脚,美国人在急不可耐时才跺脚。中国人在给人指方向时,习惯于用食指;而在英语文化中,这是既不雅观,又不尊重别人的手势。用手下意识地摸一下鼻子,在中国人看来既无含义,也无伤大雅;而美国人却将这一动作视为隐匿不好的想法或谎言的手势,或者表示不同意或拒绝对方的意见。
1.2.3 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方面 国外的病人多数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如果护士忽视这些就会导致沟通失败。对于护士来说,沟通是护理的前提,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沟通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但是护士必须对沟通3要素即信息发出者、接收者、信息能正确理解。很多事情在中国人看来是善意的关心,但在西方人看来却是窥探个人的隐私。作为病人,他享有生命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自主权和隐私权。对于护士来说,为了记录病人的各类信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病人的一些隐私。所以当护士开始向病人提问时必须先说“Would you mind if I ask some questions”,当病人配合护士做好各项操作时,护士应该说“Thank you”。在操作进行的过程中,护士应该随时给病人安慰及鼓励。在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时,护士应该多注意倾听,表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和关怀。
2 医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交际的导入
2.1 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如Hello、Hi、Sorry等形式上极为简单的表达,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与汉语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2.2 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现象,及时指导学生领会不同文化的异同
在医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语法的结构,更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现象,让护生明白中西方医学领域中的文化差异。在笔者所教授的《专业英语基础》(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ROLES OF THE PROFESSIONAL NURSE”,即职业护士的角色。这一课当中讲到护士不仅是care provider,而且是communicator、teacher、counselor、client advocate等。对于护士的这些角色,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翻译上,而是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国外的医疗体系、护理体系的背景知识,并且和国内的相关背景做比较,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文章的含义了。甚至有些词语在翻译时,我们并不能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中文来直接翻译它,那就只能意译。
2.3 创设交际语境,培养护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现代英语教学非常重视语境,建构主义理论也提倡语境化教学(Situated Instruction)。因此教师要尽力为护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际情境,力求创设护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前阶段我们正好讨论“Prevention of the FLU”这一课,因为当时正处于流感高发季节,结合当时的甲型H1N1流感,我们讨论了以下问题:(1)What is AH1N1?(2)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the FLU?(3)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FLU?(4)What are your nursing activities for a FLU client…护生兴趣浓厚,参与率高,课堂效果良好。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幻灯、音像或互联网等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使学生在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从而提高护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陈沁,徐冬英.专业英语基础(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王水.从CGFNS探索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28(35):167~168.
G420
A
1671-1246(2010)24-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