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凉膈散的加减应用看中医的“上病下取”
2010-03-20王琳,李怡
王 琳,李 怡
(1.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从凉膈散的加减应用看中医的“上病下取”
王 琳1,李 怡2
(1.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凉膈散;“上病下取”;整体观念
“上病下取”就是病变部位在上,而从下施治。《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这是有关“上病下取”的最早记载。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和发展,现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上病下取”与通常按疾病所在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不同,其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的络属关系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理而治疗的。现以凉膈散的加减应用为例,来谈谈笔者对“上病下取”的肤浅体会。
1 凉膈散的组成及演变
凉膈散出自《和剂局方》,其组成为:大黄6 g,芒硝3 g,甘草 3 g,连翘 18 g,山栀 9 g,黄芩 9 g,薄荷 6 g,竹叶 6 g,蜂蜜15 g,属清上泄下之剂,主治上、中二焦之热邪炽盛。经后世医家临证加减,使原方的应用得到发展。如:张洁古以原方去硝、黄,加桔梗,治上焦诸热而大便不实;岳美中以原方去硝、黄,加桔梗、石膏,清热、利咽、透疹。笔者受此启发,对热郁胸膈、阳明腑实之证,按“上病下取”、以下为清之法,将原方药量做了变动,以大剂硝、黄急下荡热,使火热之邪假阳明为出路,辅以连翘、栀子、黄芩清热泻火,兼以甘草调和诸药,去甘缓之蜂蜜,凉散之竹叶、薄荷更增强其全方通下泻火之功。在初步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 病案举例
例1:王XX,男,12岁,学生。发热4天,以夜间为甚,伴头晕,厌食。近3天咳嗽,吐黄黏痰,夹铁锈色血块,入院前2天,右侧胸痛,每于咳嗽加重,大便两日一行,尿短赤、色如浓茶。查体:体温:39.5℃,急性热病容,神清,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右肺呼吸动度减弱,右肩胛下叩浊,语颤增强,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及细小湿啰音,余无异常。白细胞计数:19×109/L,中性粒细胞:93%,淋巴细胞:7%,胸部X线片:右肺中叶致密阴影。诊断:右肺中叶大叶性肺炎。中医证见:身热多汗、咳嗽气急、咳引胸痛、痰黄带血、大便干稀交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痰热阻肺、腑有热结。当泻火祛痰、以下为清,方予凉膈散加减:大黄9 g,芒硝 12 g,栀子 9 g,连翘 30 g,芦根 30 g,黄芩 12 g,瓜蒌 12 g,川贝9 g,甘草6 g。服后,连泻十余次秽臭稀水样便。次日,胸痛大减,呼吸平顺,痰色变白。查体:右肺管状呼吸音消失,尚闻少许小水泡音,舌脉如前,上方去芒硝,减大黄为6 g,连服2剂,体温复常,胸痛消失,舌苔薄黄,脉滑无力,肺部体查无异常,胸片:仅残存少许条索状阴影,白细胞计数:7.4×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25%,遂带药出院。
例2:王XX,男,45岁,农民。咳嗽半月,咳血4天,始起恶寒、发热、头痛、骨楚,曾先后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大量清肺止血中药治疗,未见效。现午后潮热,烦躁不眠,咳血不断,或满口鲜血,或痰中带血,胸痞腹满,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既往:有慢性气管炎病史(否认结核)。查体示,体温:38.6℃,热病容,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偶闻干湿啰,余无异常。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粒细胞:78%,淋巴细胞:22%;胸透:两肺纹理增重。诊断:支气管扩张咳血。入院后,因青霉素、先锋类过敏,故请中医诊治。证见:舌红、苔黄燥、脉沉、滑、数。参合上证,乃风寒袭表,入里化热,肺热肠燥。当“上病下取”、通下泻火,方用凉膈散加减:玄明粉15 g,生、制大黄各6 g,栀子10 g,黄芩10 g,全瓜蒌30 g,生地15 g,生草6 g。服药2剂,大便连泻3次,咳血即止,潮热渐去,唯咳嗽不减,舌尖红,苔薄黄,中光剥,脉稍滑、数。此为邪热方退,阴液亏损。当滋阴润肺,拟沙参麦冬汤加味:南、北沙参各12 g,花粉12 g,生扁豆20 g,玉竹15 g,冬桑叶9 g,麦冬30 g,地骨皮30 g,生草6 g。4剂后,诸症尽除,临床痊愈。
例3:李XX,男,66岁,干部。患者2小时前,突觉头痛、头晕、眼花,旋即昏蒙跌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右侧半身不遂,急送入院诊治。既往:素体肥胖,患高血压8年,近1个月来,常觉头晕、四肢发麻。查体:体温38℃,脉搏94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90/110 mmHg,急重病容,被动卧位,神志昏迷,面红气粗,喉间痰鸣,左侧瞳孔稍小,对光反应迟钝,口角向左歪斜,颈稍强直,两肺满布鼾鸣,心律齐,心界向左扩大,二尖瓣区可闻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膨隆、肠鸣音低下,霍夫曼氏征、巴彬氏征阳性,右侧上、下肢弛缓性瘫痪。诊断:高血压脑溢血。入院后,经西医脱水、降压、吸氧、防感染治疗,患者出现高热(39.6℃),急请中医会诊,证见昏聩不语,身热腹满,痰声辘辘,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洪、劲。此乃火郁上焦,痰蒙清窍。当通下泻火,涤痰开窍,遂用凉膈散加减:芒硝9 g,大黄 10 g,栀子 9 g,连翘 15 g,黄芩 9 g,胆星 6 g,菖蒲 6 g,甘草6 g,上药以胃管导入,一剂后泻下黑褐色大便小半盆,体温降至38℃,血压170/110 mmHg,神志渐清。服2剂后,体温降至37.5℃,血压160/100 mmHg,患者已知冷暖,索要饮食,但语音不清,仍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此乃肝阳未平,痰热未清,又拟平肝潜阳,清热化痰之剂:生石决明20 g,生牡蛎15 g,钩藤15 g,黄芩 9 g,胆星 6 g,川贝 9 g,桑寄生 15 g,甘草 6 g,连服 2剂,体温如常(37 ℃),血压稳定(160/90 mmHg),遂出院疗养。
3 讨论
上举3例,所患之病各不相同,但都具热郁胸膈、阳明腑实之征。笔者在“上病下取”法则的指导下,异病同治,用凉膈散加减通腑泻火,均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体会如下。
3.1 整体观念是“上病下取”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上、下、内、外,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诊治疾病都要从整体出发,不仅要考虑一脏一腑的病理变化,还必须注意脏腑间的传变和影响。这样才能把握住病变的全局,恰如其分地应用“上病下取”。
如例1、例2起病同为肺热证,肺与大肠相表里,痰热阻肺,肺气不降则腑气不行,大肠热结不通,即成“痰热阻肺、腑有热结”之证。此时,邪热不得外泄,反上蒸使肺热更甚。当清热泻火以治其本,方用凉膈散加减,重用硝、黄急下荡热,佐以清热化痰之品,使结去腑通,肺热外泄,故有通下清上之功。在这里脏病及腑,其本在肺(居上),而通腑治肺,以下为清,正说明“上病下取”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的。
3.2 辨证施治是“上病下取”的关键
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上病下取”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在任何疾病发展过程中,正与邪、阴与阳以及脏腑间的关系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所以治疗措施应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药中病的、效如桴鼓”。
如例3属中风,入脏入腑证。据《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大厥是由肝风进一步发展而成。叶天士认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火上扰,形成上实下虚的危急症候。治疗上理应平肝潜阳、息风化痰。但该患者昏聩不语,喉间痰鸣,舌红、苔燥、脉弦、滑、洪、劲,细审其证,乃火郁上焦,痰蒙清窍。当泻火涤痰,急则治标。若墨守成规,一味平肝息风则杯水车薪,药不胜病。在此关键时刻,如何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采用通腑泻火之法,才可制止风火相扇,血热妄行之势。据此,“上病下取”,以凉膈散加减通下泻火,涤痰开窍,仅用药一剂,遂使神志转清。此后,据证情拟平肝、清热之剂,缓病治本,患者很快体温正常,血压稳定。可见施行“上病下取”原则时,只有明辨虚实,通常达变,方能洞见症结,出奇制胜。
R195
B
1671-1246(2010)24-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