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
2010-03-19蔺维红
蔺维红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现代企业开始对实施及完善税务筹划工作进行了探索,文章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管理中进行税务筹划的意义,然后结合实例介绍了企业税务筹划的几种主要方法,最后提出了税务筹划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从而能够为企业实行有效地税务筹划进行指导。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的意义
税务筹划是企业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规及政策的前提下,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中的涉税事项进行统筹规划,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行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积极开展税务筹划,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条合法途径和最佳选择。
1.税收筹划能够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企业要在财务管理中实行税收筹划,就必须熟悉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及时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在学习税法的同时,也就能够自觉地做到了依法纳税,从而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2.税务筹划有助于企业降低纳税成本、减少纳税风险。税收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成本,企业成本的高低与税负的高低和缴纳税款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税务筹划能够通过合法、合理、有效的途径直接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款或缓缴税款,有效地较低企业的成本,避免企业经济风险。
3.税务筹划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企业财务和会计的管理水平。要制定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税务筹划方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经济活动有一个整体的、全面而又合理的规划,在进行有效地税务筹划的同时,能够从客观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4.税务筹划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从整体和长远上来看,税收筹划不仅不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而且还会不断增加国家的税收。税收筹划的反作用不仅能够为国家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提供依据,也促使税务部门及时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进而及时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经营、消费等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律去运作,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税收的法律法规。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的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财务管理中进行税务筹划的方法越来越多,而且实践中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下文将结合实例,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几种主要的税务筹划方法进行介绍:
1.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筹划法,是指纳税人凭借国家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的方法。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的一项经济政策,国家支持并鼓励企业对其有效利用进行税务筹划。因此,纳税人应认真研究企业所得税的各种优惠政策,以达到最大的节税收益。
第一,税法规定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企业应充分把握对创业投资企业的认定条件,及时进行相关调整,享受税收优惠照顾。第二,税法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进行税额抵免,企业应该把握专用设备的认定并留存证明,以便享受税额抵免的优惠。第三,税法规定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的低税率,并且扩大到全国范围内。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实现企业最大的节税效益。
2.合理筹划税基。对税基进行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不但可以减小税基,而且可以通过对税基进行时间安排,以实现在适用税率、纳税、减免税等方面获取效益。因此,企业可以在不违反税法和财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各项费用合理的列支,缩小税基,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税务筹划。企业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税务筹划时通常使用价格转移技术,也就是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使关联企业整体适用较低税率,以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该方法具体可通过货物、资金、劳务、资产及管理费用的转让定价来实现利润在各个关联方之间的转移,使关联企业整体适用低税率,从而达到整体节税的目的。
例如:位于国内某地的B公司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而它的产品生产是由其设在我国其他地区的C公司完来成,C公司适用25%的税率。B公司每年从C公司购进产品100万件对外销售,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是5.2元/件,B公司以6.8元每件的价格购入以8.3元每件的价格出售。那么,B公司年利润额为:(8.3-6.8)×100=150(万元),B公司应纳所得税为:150×15%=22.5(万元),C公司年利润额为:(6.8-5.2)×100=160(万元),C公司应纳所得税为:160×25%=40(万元),则B、C两公司共应缴纳所得税:22.5+40=62.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B公司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可以将税率较高的C公司的部分利润转移到B公司。如果B公司从C公司以6元每件的价格购进,仍以8.3元每件的价格售出,则B公司年利润额为:(8.3-6.0)×100=230(万元),B公司应纳所得税为:230×15%=34.5(万元),C公司年利润额:(6.0-5.2)×100=80(万元),C公司应纳所得税:80×25%=20(万元),则B、C两公司此时共应交纳所得税:34.5+20=54.5(万元)。可见B、C公司在利润转移前后,两公司年利润总和并没有发生改变,均为310万元(转移前:150+160=310万元,转移后:230+80=310万元),但在采用转移定价后,两家公司共应缴纳的所得税减少了62.5-54.5=8(万元)。可见,只要企业能够合理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税务筹划,就能有效地达到节税的目的,实现企业最大的节税效益。
三、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税务筹划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目前企业税务筹划的实践情况看,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筹划过程中都普遍缺乏考虑税务筹划的风险。因为税务筹划作为一种计划决策方法,本身也是有风险的。一项违反国家税收法律的税务筹划方案即使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再多的收益,其本身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在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把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避免由此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2.关注企业环境变化。国家税收的政策法规会经常性的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宏观调控的需要进行调整,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在执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不但要收集各种相关信息以及时掌握政策环境变化的内容与趋势,还要根据这些变化对税务筹划方案做出及时的调整,以保持方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如果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企业就会面临违法的风险,可能收到法律的制裁。
3.加快税收筹划人才队伍的培养。税收筹划人员应当具备税收、会计、财务等专业知识,并全面了解、熟悉企业整个筹资、经营、投资活动的情况。企业应建立相关人员必要的培训制度,使企业筹划人员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仅要精通税法,随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而且要熟悉企业业务情况及其流程,从而制定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做出最有效的决策,避免由于个人的原因给企业税务筹划行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