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水保监测传统业 打好遥感ET创业牌
2010-03-18付贵增孟宪智
付贵增,孟宪智,凌 峰
(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天津 300170)
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基础工作。遥感监测ET(蒸发蒸腾)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创新技术。海委成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和遥感监测ET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海河流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也已成为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生态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新形势下加强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和遥感监测ET工作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1 发展历程
中国的水土流失定量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径流小区观测。1942年,农林部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正式成立,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2002年,依托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批准成立。经过多年努力,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专的发展,在监测网络建设、制度建设和技术标准制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为了加强流域耗水管理、缓解流域水资源紧缺状况、推进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2008年,海委成立遥感监测ET中心,挂靠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承担海河流域遥感监测ET数据的生产、应用及推广工作,丰富了遥感监测的内涵,提高了遥感监测的深度。
2 主要成效
2.1 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
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作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995年,水利部编制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规划》;1999年,水利部编制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根据系统内容,在海河流域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结合海河流域实际,流域监测中心站完成了流域级监测机构的建立和建设。同时,指导了流域内省级和地市级监测机构的建立和建设。截至2009年底,流域八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均已成立,重点地区27个水土保持监测分站也相继成立,初步形成了由流域监测中心站、省级监测总站和地市级监测分站三级组成的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2.2 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稳步推进
从2002年到2009年,依托“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和《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项目,分批分年度对全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进行了动态监测。先后开展了官厅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太行山区、永定河流域、滦河流域山区及鲁北平原风沙区等区域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初步摸清了各区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及土壤侵蚀程度和分布等,为科学评估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2.3 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初步建成
借助《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项目,中心站组织开发了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系统。该系统是实现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管理的平台,由5个业务系统构筑而成:水土保持监测子系统、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子系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子系统、水土保持信息发布子系统、专题应用综合子系统。依托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两库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生态环境、水土保持项目进展等情况进行科学监测和管理,以满足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2.4 遥感监测ET项目顺利开展
遥感监测ET(蒸发蒸腾)项目是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海河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耗水管理的创新技术,将为解决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技术支持。海委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08年7月正式批复成立海委遥感监测ET中心,挂靠海河流域水土保持中心站。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等形式,开发了遥感监测ET数据生产模型,完成了遥感监测ET系统建设,生产了全流域和项目重点县2002年以来的ET数据,开发了基于ET的不同尺度的应用工具,并初步开展了遥感监测ET数据成果的应用研究工作。
2.5 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和科研项目不断加强
在流域各地水土保持监测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中心站组织编制了《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水土保持部分内容,对2030年以前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做出了总体规划;完成了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调查研究、面源污染监测分析研究及泥沙调查研究工作;开展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调查与研究工作,基本掌握了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现状,提出了站网建设规划;成功申请并开展了水利部948项目“3D激光地貌分析仪”引进工作。
2.6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工作逐步展开
海河流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现又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生产建设项目日渐增多。根据这一情况,中心站把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先后开展了独流减河进洪闸除险加固工程、漳河上游水事纠纷工程、漳卫新河治理工程、华北电网输变电工程等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工作,促进、规范了流域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
3 存在问题
3.1 监测经费缺乏保障
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纯公益性事业,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应该是政府财政保障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的性质与监测工作的性质并不太相符,绝大部分监测机构属于自收自支或差额事业单位,监测业务经费没有正常渠道,制约了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动态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3.2 监测站网很不完善
监测场点少,覆盖程度低;跟有技术优势的水文观测站点结合不够;缺乏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3.3 监测标准有待规范
监测技术方法单一,监测内容不全面,标准不统一,监测资料难以形成系列,不能满足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管理和发布等需要。
3.4 监测手段相对落后
监测设施设备差,测试手段落后,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难以适应现有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3.5 监测预报系统尚未建立
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基础数据缺乏,技术水平不高,制约了监测预报系统的建立,不能及时准确预测预报水土流失事件和水土流失灾害。
3.6 遥感监测ET工作尚待全面推进
虽然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流域遥感监测ET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加强耗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现实需要相比,遥感监测ET工作无论是在数据生产、系统管理还是在应用研究、宣传推广等方面均尚待全面推进和提高。
4 面临形势
水土流失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集中体现,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严重后果,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实现对流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益的动态监测和评价,为预测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成效提供准确数据,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监测ET(蒸发蒸腾)是加强耗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创新技术。海河流域不但地处资源性缺水地区,而且流域80%左右的水资源被ET消耗掉了。因此,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是减少目前的ET值,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减少地下水超采,保障生态用水,增加入海水量。在海河流域,引入遥感监测ET技术和基于ET的水资源管理理念,势在必行。
海河流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也已成为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生态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加强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和遥感监测ET工作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海委党组结合流域实际,适时提出了以“城乡供水、水生态修复与保护、防洪减灾、综合管理以及和谐海委建设”为重点的“4+1”工作格局。“4+1”工作格局与水土保持监测和遥感ET工作息息相关。比如,城乡供水中确定灌溉水量,需首先确定各灌区的ET值(蒸发蒸腾量);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中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需要大量监测数据支持;防洪减灾中掌握旱情,离不开遥感ET监测;综合管理中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需要水土保持监测提供重要证据……可以说,水土保持监测和遥感监测ET是海委实现“4+1”工作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5 未来展望
5.1 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密围绕海委“4+1”工作格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服务为目的,干好水保监测传统业,打好遥感ET创业牌,展新貌、闯新路、出新品,使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尽快成为流域水土保持和遥感ET方面的基础数据提供者、核心技术服务者和创新成果推广者,成为海委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支潜力股,为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与和谐海委建设服好务,开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和遥感ET工作的全新局面。
5.2 主要任务
尽快建成完善的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实现对流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益的动态监测和评价,为预测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提供准确数据,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快建设并运行海委遥感监测ET中心,积极推广遥感监测ET技术和基于ET的水资源管理理念,加强遥感ET成果的应用研究,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科学依据。
5.3 重点工作
完善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较为完善的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实施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加大流域重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力度;参加第四次全国水土保持普查;参加新一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强化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行业管理;开展流域重要水源地上游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研究;加强水土保持基础研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组织研究遥感监测ET中心运行机制;尽快掌握遥感监测ET数据生产核心技术;逐步提高遥感监测ET数据精度;进一步优化升级遥感监测ET管理系统;加强遥感监测ET数据成果的应用研究;加强遥感监测ET技术和成果的宣传推广。
5.4 保障措施
(1)营造良好环境。注重外宣和攻关,加强与上下、左右、内外等有关各方的联系、沟通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
(2)提高队伍素质。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业务学习培训,积极引进急需人才,搞好传帮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事创业队伍。
(3)打造工作平台。注重研习政策法规和上级指示精神,加强内部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建设,学习好、遵守好、使用好法规、制度,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4)建设单位文化。强化“中心站是我家,要发展靠大家”的理念,以人为本、诚信务实、追求卓越,对工作有激情、对同志有真情、对组织有恩情。
(5)加强战略协作。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的战略协作,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和ET监测工作的科技含量。
(6)搞好项目储备。搞好项目储备,注重项目包装,拓展申报渠道,为抓住机遇、成功承揽项目奠定良好基础。
(7)注重资质建设。积极搞好水土保持监测、监理、设计、方案编制、技术评估等有关行业资质建设,为更好地履行职能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