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2010-03-15童仲驰李志峰
童仲驰 李志峰 谭 彬
湖南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岳阳 414000
巨大脑瘤手术往往伴有颅内压高,生命体征变化快,瘤体出血多,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静脉窦损伤术中不能迅速有效止血,加上头皮下血管丰富,以及锯颅骨时不能有效止血,故颅脑手术失血较多,既往需要输入大量异体红细胞来补充血容量。笔者2006-01~2009-11采用自体血用于开颅手术25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急诊或择期颅脑手术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5~55岁。其中颅脑外伤7例,颅内动脉瘤15例,脑血管畸形10例,脑膜瘤18例。既往均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史。随机抽样25例为观察组(行自体血回输),25例为对照组。术前经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上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1.2 输血方法 观察组25例术前用药及麻醉方法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入室后常规监测桡动脉压(MAP)、心率(HR)、血脉氧饱和度(SaO2)、中心静脉压(CVP)及术中尿量。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和机械通气,视病情调整输液量、速度及晶胶比例。观察组使用国产ZT-2000型血液回收机,血液收集采用一次性血液回收罐,负压吸血时,通过连接在吸血管上的抗凝药注入管,将抗凝药滴入吸血管道内与回收血液混合,产生抗凝作用,选用的抗凝剂为生理盐水500 m l中加入肝素200mg,抗凝药滴入量与吸入血之比为1∶5。血液在储血器内经多层过滤后进入血液回收罐内进行分离、清洗、净化处理,血细胞碎片、游离血红蛋白、抗凝剂及血小板等被分流到废液袋内,而浓缩红细胞则保留在血液浓缩袋内,在手术中直接回输给患者。
1.3 监测项目 监测麻醉前、血液稀释后、开颅后及术毕患者的MAP、HR、H ct及H b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输血量比较 观察组回输自体浓缩红细胞(1350± 450)m l,输注异体浓缩红细胞(2.5±1.5)U;对照组输入自体血(370±85)m l,输注异体浓缩红细胞量(8±2.5)U。观察组输注异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1 2组输注自体与异体红细胞数量比较
2.2 2组MAP、HR、Hct、H b比较 2组各时点的MAP、
HR、H ct、H b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集医学、计算机、机电、高分子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其主要内容是将手术过程中患者流失的血液进行回收,经过抗凝、过滤、分离、洗涤、净化后再回输给患者。因为清除了组织碎片、脂肪细胞、破坏的细胞基质、游离血红蛋白和脂肪酸及抗凝药等,使大量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1-2]。血液自体回输可即刻提供与患者安全相容的常温的同型血液,缓解血源紧张,杜绝异体输血后的诸多并发症,由于及时补充红细胞,术中血压、心率较为平稳,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而等容血液稀释是经深静脉快速输入等量胶体液,然后根据体质量计算采血量,一般采血300~500 m l待术中需要时回输。该方法虽能起到节约用血效果,但较观察组相比输注异体血量显著增高,MAP、HR、H ct、H b 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自体血液回输虽优点较多,但仍应注意以下问题:(1)神经外科手术中切开皮肤和缝合切口时的血(可用二套吸引装置,避免回输血液污染)不宜回输、恶性脑膜瘤以及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例不予选择。(2)回输量尽可能<3000 m l,因为自体血液回收机在去除血液中的抗凝药和游离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补体等物质的同时,也会去除血小板、凝血因子等物质,若回输量较大,可适当补充凝血因子、新鲜血浆和血小板。(3)吸引器的吸力大小与红细胞破坏程度成正比,吸力最好控制在200 mmHg以下,减少红细胞破坏。(4)肿瘤细胞是否会随着回输血进入体内进行种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自体血回输技术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丧失,无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反应,术后并发症少,避免血液浪费,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有适应证的神经外科手术可选择性使用。
[1] 刘英,吴明,薛玉祥,等.患者自体输血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26(11):856.
[2] 张明学,张永刚,赵巨光,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回输血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