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晋商常威
2010-03-09王贤辉
■/王贤辉
清朝大晋商常威
■/王贤辉
常威,山西太原车辋人,清朝大富商。
“能打会算,财源不断”,“买卖不算,等于白干”,“买卖争毫厘”,这是山西晋商流传的致富商谚。
山西晋商有个传统的“生意经”,就是以小见大。他们不求暴利,看中薄利多销,积少成多。清朝晋商常威就是这样致富的。
常威家最辉煌的时候,家财无数,没人能说的清,但你只要看看他家的房产和人口就明白了。光绪初年,常家在山西太原的一座宅院就有房屋1500多间,占地150亩;常家大院内的人口就有3000多人,其中常氏家族自己的人就有800多口;常氏家族的商号叫“瑞隆裕”,在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遍设分号,其中仅汉口一地,就有大商号12家;常家拥有的现货白银数量就有1000万两以上。可见其人丁兴旺、财大气粗。但是这样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富商,他的财产积累方式却是大出人们意料之外的。
常威从来不做暴利生意,生意不管大小,他都一丝不苟,精心打理,“薄利多销,质量第一”是他的经营宗旨和致富铭言。
常威是从事商业经营的,他认为,货物只有通过快速流通,才能产生利润,流通的次数越多,流通的数量就越大,利润才能越多。因此,他奉行薄利多销。货物的质量更是关键,只有质量好,才能有信誉,才能卖得快、销得多。他把这些通过多年经营实践悟出的商道贯彻到他的经营活动全过程中,他要求手下所有人都像他一样,生意应斤斤计较,买卖应质量第一。
首先,把住进货关
进货时,他要求质量好、进价低。例如进砂锅,他一定要进平定的货,因为平定的砂锅质量好,不仅耐用而且热得快。又如磨香油,他一定要到平遥去进芝麻,因为平遥的芝麻个儿大、皮薄、味香、出油率高,用这种芝麻磨出来的香油,油质好,卖得起价钱。又如进麻绳,他一定要用东山的麻结的麻绳,因为东山麻结实,用这种麻打出来的麻绳耐用,人家一条麻绳用三年,他家的麻绳要用十年。在价格方面,他更是斤斤计较,由于他是薄利多销,所以进货量大,又由于量大,所以即使他拼命的给对方压价,对方也仍然接受。因为进价越低,将来卖出的利润空间就越大,而且他的货物市场竞争力也越强。
其次,把住出货关
常威出货也是大有讲究的,他卖货时,不搞零打碎敲,而是大肆倾销。由于他是薄利多销,所以他的货质优价廉,而且名声好,一出货就能立即占领和垄断整个市场,使别人的价高量少甚至质量差的货根本卖不出去,就像山洪暴发一样,别人根本抵挡不住他,所以竞争不过他,往往都要等他把大量的货都卖完后,才能上柜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