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修外练——浙江省质监局围绕“质量强省”推进三大建设

2010-03-06■文/子

中国质量监管 2010年2期
关键词:质监浙江省监管

■文/子 墨

浙江省质监系统在不平凡的2009年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9年浙江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省级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90.2%,同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

2009年,浙江质监系统紧紧围绕省政府确定的11个重点产业、21个块状经济、146家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工作目标,在深入调研并找准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点的基础上,确定了46个质量赶超项目和77个标准创新质量提升项目,培育发展了15个浙江区域名牌,在64个块状产业推广实施了70多个区域联盟标准,全省拥有59个国家级标技委(分技委、工作组),组建了45个省级专业标技委。全省已启动建设的4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中,质监技术机构整体介入的已有26个。

在“企业服务年”活动中,浙江质监系统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有效解决了一批区域产业的技术标准“门槛”问题;帮助27000余家企业实施了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在21个检验检测等收费项目上实行减免政策,为企业减免相关费用8000多万元;为企业免费培训8万多人次;质检技术机构对12124家企业进行结对帮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1850个。

近日,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该局局长瞿素芬所作的2009年度工作报告中对这些可喜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对系统新一年的工作做了部署,大质量、大监管、大平台三大建设成为新一年浙江质监特色工作。

2009年浙江省政府明确了“质量强省”的要求,今年浙江省质监局将以三大建设为平台,重视系统内外的协调与协作,注重相关机制建设,着力形成“质量强省”的工作合力,为推动浙江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报告还指出,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共同推进的质量工作机制;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质量在促进转型升级、提升生活品质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切实加强以质量诚信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质量、重视质量、推进质量提高的良好氛围。

同时,以监管机制创新和全面落实质量责任为基础,推进形成“大监管”工作合力。以食品、特种设备和健康安全类产品为重点,兼顾其他领域的质量安全,建立完善区域监管新模式,推动落实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责任,促进形成政府负总责、属地管理、部门指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的“大监管”格局,力保不出系统性、区域性的质量安全问题。

瞿素芬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以提升质监工作层次和水平为动力,积极推进质监服务“大平台”建设。质监服务平台是连结质监系统与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质量强省”、品牌建设、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构建质监服务“大平台”,是现阶段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现实需要。只有构建好质监服务“大平台”,才能不断提升质监职能工作的有效性,才能不断拓展质监事业发展新空间。

瞿素芬表示,质量在发展中作用非常重要,质监部门要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开展工作,要积极争取把质量战略提升为党委政府的重要战略,纳入到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中通盘考虑,把质量发展目标融入到各级政府的发展目标当中去。

猜你喜欢

质监浙江省监管
《初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走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质监之路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增加“质监史话”内容
多一些执法方面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