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条极其复杂难治的河流”到“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新中国治淮60年

2010-02-27李建章,孟宪玉

中国水利 2010年21期
关键词:淮河枢纽工程

从“一条极其复杂难治的河流”到“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新中国治淮60年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毛泽东

淮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我国数千年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800年前开始经历的数次黄河改道夺淮,造成淮河流域水患不断、水旱灾害频发,淮河由此成为中国“一条极其难治的河流”。

治理淮河,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特殊时期,曾是摆在执政者面前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1950年10月14日,成立刚刚满一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毅然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翌年春,毛泽东主席更是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自此开始的60年,淮河两岸亿万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新中国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治淮工程队伍和技术力量的指导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治淮高潮,开展了规模空前、艰苦卓绝的治淮建设,创造了新中国治水史、治淮史上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传奇。昔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淮河水情,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淮河上下、大河两岸呈现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富庶安康的美好景象。

淮河上游山区经过水土流失治理的小流域农田

淮河下游支流河道经过生态治理后给农民们提供了安逸的生活空间

淮河治理改善了当地农民饮水安全条件 张进平摄

其乐融融——沿淮城镇里的老人和孩子

庆丰收,跑旱船,淮河儿女尽享淮河安澜与美好

今天是滞洪区移民小学的小主人,明天是新淮河的主人

山花烂漫、欣欣向荣的沂沭泗水系沂蒙山春色

广阔的淮河平原,丰收的淮河两岸

60年治淮——防灾体系初成,减灾成效显著

60年来,勤劳智慧的淮河流域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伟大号召指引下,遵循“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治淮建设,彻底扭转了淮河流域因灾落后的面貌,实现了千年夙愿。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时将60年治淮成效总结概括为6个方面:

位于淮河上游大别山下淠史杭灌区渠首段。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最早兴建的千万公顷特大灌区之一,是淮河流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朱江摄

有淮河中枢之称的中游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鸟瞰

淮河下游入海水道四大枢纽担负着护送淮河洪水平安入海的重任,其中淮安枢纽使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形成水上立交 缪宜江摄

在历次抗击淮河洪水中都立下汗马功劳的江苏洪泽湖三河闸水利枢纽依然雄姿勃发

——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

——防汛抗旱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

——水土资源保护工作不断加强

——依法治水管水全面推进

——流域机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安徽境内淮河上游佛子岭水库是新中国治淮初期兴建的重点工程

淮河支流沙颍河经过生态治理后面貌焕然一新,河道稳定,水质改善,农业丰收

新中国治淮初期兴建的大型水库安徽梅山水库

淮河南达长江的咽喉——江苏江都四站枢纽,也是南水北调东线的取水枢纽 缪宜江摄

位于淮河中游的蚌埠闸枢纽,是控制淮河洪水的重要工程 熊志刚摄

淮河中游蓄滞洪区建设的重要工程——王家坝保庄圩,是治淮新理念的重要体现 王玉泉摄

山东治淮刘家道口枢纽工程 陈强摄

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 ——河南燕山水库 张进平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治淮再上新征程

新中国60年治淮,已基本实现从“一条极其难治的河流”到“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的历史巨变;肩负历史重托,新中国治淮在走过了60年光辉征途后正踏上新的征程。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治淮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治淮成效的日益凸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治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亲临淮河视察,对治淮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防治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在新中国治淮迎来60周年之际,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对新时期治淮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2010年6月,国务院再次专门召开治淮工作会议。面对党中央、国务院新的期待和要求,陈雷部长在纪念讲话中道出了新时期治淮人和沿淮四省人民的心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治淮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始终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继续发扬团结治水、合力兴水的优良传统,统筹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和河湖关系,统筹解决好防洪、排涝和水资源保护问题,完善流域防洪排涝抗旱减灾体系,搞好拦分蓄泄排,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水资源,实现蓄泄合理、保障有力、生态良好、人水和谐,进一步把淮河修好管好,确保淮河安澜、沿淮人民安居乐业。

治淮重点项目涡河太寺闸 王玉泉摄

沂沭泗东调南下大官庄枢纽工程

分淮入沂——淮沭新河闸 缪宜江摄

安徽怀洪新河生态林

“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800年前——淮河遭遇黄河夺淮之前,文人们笔下的赞美之词;也是经过新中国60年不懈治理,在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之后,淮河重新呈现给人们的现实美景!站在新中国治淮新的起点上,我们衷心祝愿:治淮得安澜,淮河更美好!

文/本刊记者 李建章 图片除署名者外均为孟宪玉摄

淮河风光——骆马湖渔歌唱晚

猜你喜欢

淮河枢纽工程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五月的鲜花 绽放淮河梦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