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舞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江苏省大学生话剧展演暨第二届江苏省校园戏剧节综述
2010-02-27省剧协
■省剧协
2009年12月27日晚,数百名观众在南京林业大学小剧场欣赏了由南林大“水杉剧社”排演的话剧《一起旅行吧》,学生们精湛的演出获得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至此,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省大学生话剧展演暨第二届江苏省校园戏剧节”圆满落下帷幕。历时6个月的校园戏剧节,为江苏的戏剧舞台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届校园戏剧节共收到34所高校、78个剧节目报名参赛,经评委会初评审定,有28所高校、43个剧节目(其中大戏16台,短剧27个)进入复赛。省剧协邀请了10余位著名戏剧家(包括编剧、导演、表演、评论、舞美、音乐、戏剧教育各门类专家)担任评委,历时6个月,行程5千多公里,走进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4个城市、20所高校,观看了20场演出,开展座谈交流、现场点评20余次,观众人数达5万余人。
本届戏剧节共评出剧目一等奖6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及节目奖、单项奖若干。《生死场》、《灵魂拒葬》、《安妮日记》等经典的重新演绎;《日出·命运》、《捞钱》、《我在乎你》等关注现实的原创作品,风格题材多样,时代气息浓厚,突出了“热情、鲜明、纯粹”的追求方向,令人对校园戏剧充满信心与期待。
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经典
搬演经典,是许多大学生话剧社团初始时的必备之选。与首届校园戏剧节不同的是,一些走向成熟的校园话剧社团在搬演经典作品时,注入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经典,创新了讲述和呈现方式,为剧作带来了别样的新意。
南艺影视学院毕业班学生排演的《生死场》,是著名导演田沁鑫的代表作品,表现的是与当代大学生活相去甚远的30年代中国东北农村的故事。这样一部作品,即便对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来说,表现难度也不可谓不大。南艺的同学们不断研读原著、体验生活,并在舞台呈现手法、舞美设计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较为成功地再现了当年一群普通农民从愚昧到抗日的觉醒过程,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南京农业大学艺人剧社排演的《安妮日记》,对原剧进行了大幅的精简,通过小阁楼的若干生活片断,将一个16岁少女在纳粹阴影笼罩下的生活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学生们在剧作结构、导演手法、舞台表演上都进行了全新的解构,将原本平实的日记体语言赋予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东南大学极坐标话剧团的同学们,继上届校园戏剧节的经典剧目《不彩排:意外死亡?》之后,这次又携《灵魂拒葬》前来参赛。他们的剧目选择与学院的人文气息紧密相联,此戏根据著名小说《埋葬死者》创作改编而成,战场上,六名阵亡的士兵躺在一起,人们在为他们挖掘坟墓。尸体们站了起来,究竟是什么让死去的士兵拒绝被埋葬?编导以他深遂的思考、荒诞主义的表达方式,对人类生活、人性和灵魂进行深度解剖,在死亡与生存、战争与和平的追问之下,张扬澎湃的力量与青春的激情。剧中关于理想、爱情、信仰、亲情的阐释,令现场观众无不动容,也引发了同学们对残酷战争的反思,更赢得了著名作家王大进“非常了不起”的连声赞叹和南艺影视学院钱态教授对于校园戏剧“智慧比奢华的舞台效果更重要”的感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演的《暗恋桃花源》非常别致,通过两个剧组争用同一排练场,演绎了一段段阴差阳错、令人啼笑皆非的人间悲喜剧。同学们以原剧本为基础,在表演上进行了适当的发挥,将巧妙诙谐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州大学东吴剧社改编的《赵氏孤儿》,用现代人的观念和表达方式来讲述古老的戏曲故事,着重表现在国家大义和个人小我之间的艰难抉择。南京大学第二剧社改编自瑞士剧作家马克斯·弗里施的《毕德曼和纵火犯》,有政治寓言的意味,在涉及瑞士或德国人本身对待纳粹的态度上,此剧有一定的警醒作用。另外,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演的《歌舞青春》,是一台根据好莱坞电影改编的音乐剧,大学生们对音乐剧形式的精准把握和在舞台上的艺术表现力,都令人眼前一亮。
评委会委员、著名导演汪人达对这些经典的重新演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的戏剧可能稚嫩,但想象力丰富,手法多样,而且有着专业人士早就丢失的戏剧精神,那就是质朴却充满活力。”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副院长、著名演员蔡伟说:“每次看大学生戏剧节,就如同回到了本原,大学生们的热情非常可贵,也深深感染了我。”
原创作品更显校园戏剧魅力
鼓励原创是校园戏剧节的基本理念,今年戏剧节原创作品仍是亮点之一。从身边小事到社会大事,从校园生活到人生百态,大学生戏剧已逐渐走出象牙之塔,大学生们通过戏剧创作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以及对戏剧本体的独特思考。
南艺影视学院带来的《捞钱》,通过表现一对进城务工夫妇对假币的态度和挣钱的方式,折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哲理,引发每一位观众的反思。同样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的《我在乎你》,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剧社创作演出,编剧以独特的视角阐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真实亲切。南京理工大学艺术团带来的《有雷无雨》,它的精巧之处在于把舞台叙事嵌入一部经典戏剧的排演过程,用年轻人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年轻人自己的故事。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南京审计学院红帆船剧社排演了《中国永远的记忆——1919》,为大学生弘扬传承“五四”精神提供了独具匠心的生动教材,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该剧完整的舞台呈现和恢宏的布景设置也得到了著名导演野人的由衷嘉许和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强烈的实验色彩是校园戏剧的最大魅力。由一些热爱戏剧的年轻人组成的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剧社,就一直进行着这方面的探索。从学校专门建立的“黑匣子”小剧场,到这次带来的《一起旅行吧?》,无不体现着剧社成员们对校园实验戏剧执着的探寻和实践。《我们都这样长大》由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作,作品强调以音乐、肢体的动作等丰富的感官元素来模拟梦境,表达生活中的零碎感受,用网络流行语言,弱化了结构、节奏与叙事等戏剧元素,使人感受到浮躁的社会普遍心态。《日出·命运》是苏州大学东吴剧社创作演出的,将极为荒诞的构思与极为严肃的主题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寓庄于谐,虚实相生,堪称一幅经过变形处理的人与命运抗争的绝妙缩影。
一直参与校园戏剧节组织工作的江苏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丽娟认为,校园戏剧节没有功利性目的,也拒绝低俗,大学生们是在踏踏实实地创作和演戏,他们的探索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
戏剧的源头和希望都在校园
有着百年历史的苏州大学东吴剧社,此次有《赵氏孤儿》和《日出·命运》两台剧目进入校园戏剧节的复赛并取得不俗成绩,成为本届戏剧节的赢家,这是东吴剧社100年历史积淀与学校教育理念的完美契合。
一百年前,中国的话剧在大学里诞生,一百年后,大学校园仍然是保持戏剧生命力最旺盛的地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正是戏剧创作最强有力的力量。苏州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江涌十分感慨地说,在就业压力陡增、校园文化急剧变异的今天,校园戏剧节为大学生创造了一块挥洒艺术灵感的阵地,也为一味紧盯奖项或者迎合市场的主流戏剧界保留了一块勃勃生机的净土。
校园戏剧的影响力在日渐扩大,其突出表现是一些离开校园的学生们,仍是话剧的热心参与者。南京林业大学的水杉剧社便是其中一例,剧社自2000年成立,至今已是第9个年头,剧社成员交替更叠了9期,不断有成员毕业、回归,参与到校园戏剧的创作、演出中来。9年中,他们坚持常态化的排练、演出,戏剧观众达数十万人。苏州科技大学的新程剧社,至今已成立10周年,10年来一直坚持自己掏钱排戏。南京理工大学艺术团的成员大多在高中时代就是校园戏剧的忠实观众,他们有的刚进校园,有的即将毕业,但都无一例外地热爱着戏剧舞台。此次,他们带来的《有雷无雨》,以这部剧作为出发点,寻找年轻人坚持做戏的目标,追问自己做戏的初衷。
对此,杨丽娟欣慰地说:“大学生既是话剧的观众也是后继人,校园戏剧节让学生们体验到参与和创造的快乐,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话剧的火种,使他们成为话剧永远的参与者和忠实的观众。”
本届校园戏剧节评委会主任、江苏省剧协主席、著名戏剧理论家汪人元指出,大学生戏剧节的成功在于它的非功利性,这些充满朝气和激情的大学生是戏剧创作的生力军,也是戏剧未来发展的希望。大学生是完全出于对戏剧的热爱而投身其中的,他们的思考显得那么生动而有震撼力,单纯的动机使他们摆脱了各种束缚,更有可能接近艺术的真谛,更能体悟和把握艺术的精髓,更有可能带来有深度、有质地、有实力的戏剧。他说,“文化化人、艺术养心”,艺术,不应该只是一种职业,不只是一种技能,它应该是所有健全人格的一种高雅的素质。他希望通过校园戏剧节这个平台,不仅让更多优秀的年轻戏剧人才脱颖而出,也更为青年学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校园戏剧节的感动与思考
历时半年的校园戏剧节圆满结束了,在20多场的比赛巡演中,“感动”这个词一直被专家评委及同学们用不同的声音重复着。
感动来自主办方和艺术家们。在当前戏剧环境不景气的现状下,校园戏剧节的深远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它的真正意义也常常被误解,主办者本着对戏剧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卓远前瞻,将公益性的校园戏剧节连续坚持举办两届,实属难能可贵。整个比赛历时长、分布广、行程远,参赛学校大都在全省各市及南京的远郊大学城,评委们常常为了看1场演出提前五六个小时赶往学校,评审过程却绝不马虎敷衍,评委组众多专家、艺术家不辞辛劳、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更是深深感染了戏剧节的每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果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无私付出,第二届校园戏剧节无法如此成功而圆满地完成它的使命。感动来自教育者和剧社成员。本次校园戏剧节带给我们最大的感触是,凡是校园戏剧活动开展得颇有声色的院校,都无一例外得益于院校领导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不囿于单一学科的教育教学,而是追求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和培养。诚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陈涤平所说,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治病机器,而是具备健全人格、充满爱心的高素质人才,校园戏剧的最终功能,就是为了给学生人格完美的塑造提供帮助。院方的支持给大学生们以莫大的鼓舞,如果不是深入校园,无法想象在校园里,居然有着这么多热爱戏剧、极富创作与创造力、同时又兼具表演才能和表演激情的年青人。每天演出结束后的点评和互动环节,有时候是比戏本身更为有趣的延续。在点评的过程中,评委和同学们激情互动、畅所欲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令在场观众兴奋不已。
感动来自观众。任何一场戏剧演出都离不开观众,校园戏剧亦然。大学校园里的戏剧观众是校园戏剧得以开展的基础,他们在剧场里与舞台上的演员共同完成戏剧的创作活动,热情而忠实,像一股股暖流,温暖和鼓舞着现场的每一位演员和评委。演出结束,我们通常会做一次现场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大学生中竟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是第一次走进剧场观看话剧。这引发了我们对开展校园戏剧活动的一系列思索,一方面,我们抱怨戏剧没有观众,另一方面,大学校园里又有一大批渴望观赏戏剧演出的青年学子,如何把“高雅艺术进校园”落到实处,如何把真正的精品力作带入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刻不容缓,又义不容辞。
在被感动与感染的同时,本届校园戏剧节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它们关乎艺术规律,关乎戏剧导向。大学生们应该欣赏经典,但不迷信经典,在对经典的改编中,不应放弃自身的表达;关照生活,反映现实,但要有取舍、有思考,更应用心灵去感受;热爱戏剧、热爱舞台,但应更多地了解戏剧、了解舞台,从而使演出更趋完美;有表达的欲望和呈现的自由,但要弄清什么才是自己想表达的,什么才是真正应该思考的。对于这些问题,评委们都一一提出,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戏剧活动中对同学们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