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建战线的农民工骄子

2010-02-26杨海云谭兴元

当代矿工 2010年11期
关键词:矿建支模班组

□杨海云 谭兴元

矿建施工企业属高危行业,常年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艰苦环境下施工,走南闯北,四海为家,人们都不愿意选择这个行业。而他却格外珍惜这份工作,用汗水和艰辛,带领掘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展示了农民工的奉献精神。他就是被重庆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农民工”,被重庆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的重庆能源集团巨能川九建设公司第六项目部603掘进队队长王佑。

目光炯炯有神的王佑出生在大娄山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山的伟岸造就了他如山般的坚韧品质。1995年10月,他力排亲朋好友的劝阻,来到巨能川九建设公司当上了一名掘进工,人称“煤二哥”。

勤琢磨,总结出“四勤”工作法

王佑工作踏实,刻苦钻研技术,不懂就问,很快就熟悉了井下施工流程。两年后,王佑当选掘进班长。为了带好班组,他常念安全、质量“紧箍咒”。一次,在陕西象山煤矿老虎沟井的石门发碹中,班组职工认为顶板岩石坚硬,便连支模尺寸也不检查,就在无腿棚作临时支护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作业。王佑来到碛头,发现问题后狠狠地批评道:“用无腿棚接顶,实际上就是空顶作业,支模不检查尺寸会造成质量事故,如果冒顶,悲剧就会降临到我们头上!”他组织职工接实棚顶,检查支模尺寸,在消除了安全隐患后,才让大家继续发碹。

1998年初,在新疆浅水河煤矿掘进过程中,突遇流沙层,在一段高6米的流沙冒顶地带,王佑高喊:“赶快撤离危险区!”而自己却直接爬上了碹背,让安全员站在安全地点指挥他,一根一根的木材被他用来封顶,终于顶住了冒落,确保了施工安全。他还在施工的过程中总结出“四勤”工作法,即:勤查顶板和岩帮,勤查风管接头,勤查打眼有无异常,勤查隐患是否排除,有效保证了施工安全。

善管理,用循环制约理论抓生产

王佑是一员勤奋的虎将,当上队长后,经常一天工作10小时,不仅工作冲锋在前,而且管理更加科学。他在培训中学到循环制约理论后,便将其应用到安全和工程质量管理中。

他根据各个工序的特点,采用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循环制约的办法,以每道工序的优良品和施工安全来保证每班工程质量的优良,再以每班工程质量优良品和施工安全来保证全队工程质量的优良,从而形成了一环扣一环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体系。2008年5月,在山西寺河煤矿施工中,他带领603队成功完成了断面为28.55平方米、掘进成巷为150米的施工任务,刷新了在寺河矿的掘进纪录。

前年底,在公司举办的掘进技术比武大赛中,他组织的队伍更是抢眼。伴随着凿岩机“突、突、突”的节奏,他展开布眼、掌控打眼夹角、吹洗眼孔、安全警戒、“一炮三检”、放炮,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三茬炮后,早班班组掘进5.8米,中班、夜班接着竞赛,最终以一个圆班掘进15.9米的成绩,创造了在山西全岩平巷炮掘的最高纪录。

肯吃苦,为队员树立好榜样

为了工程,他常常是跟了白班又跟夜班。职工问他:“这样干下去身体能吃得消吗?”他微微一笑:“挺过这段时间就好了。不这样做,会影响全队职工的工作情绪和攻坚任务的完成。”

职工们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只要有他跟班,工作效率总是很高。有一次,由于地压过大,导致回风立井井壁破裂,形成导水裂隙,涌水量高达每小时12立方米。当时正是寒冬腊月,王佑带领职工不顾寒冷,硬是把1.2吨的槽钢拉上去安装好,然后再打注浆孔灌浆,连续在井下工作了18个小时。从井下出来的他,眼睛肿了,浑身都湿透了,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涌水。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连妻子都认不出他了,但他没有叫一声苦,只是咧着嘴微微一笑。

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使王佑成为矿建战线的骄子,并先后被集团公司评为掘进操作能手、优秀党员。在他身上,时时处处彰显着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坚韧品质和奉献精神。

猜你喜欢

矿建支模班组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如何创新思路应对挑战以加速推进矿建进程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如何加强煤矿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矿建工程成本控制策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