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0-02-25王晓燕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子弟学校公立学校适应性

王晓燕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在农民工随迁子女规模日益增加,国家强调解决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1]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供求矛盾已悄然转变,研究的关注点从最初的入学机会公平问题,逐步扩展为教育过程公平问题。[2]“两为主”政策的落实初步打破了非户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入学障碍,但是就政策落实的有效性而言,更多应该考察的是儿童在入校后是否有良好的适应和融入。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当前能否获得良好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成功,更会影响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期望,最终是否能顺利地踏入社会。就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的入学情况而言,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从学校性质和类型上意味着不同的学校适应性,这两种教育安置方式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支持。[3]一方面,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建构中,城市与农村代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虽然“两为主”政策保障大量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开放的公立学校,但社会差距感、社会距离感及身份归属感依旧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的适应与融入。另一方面,对于部分仍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儿童,这类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的局限和不规范,办学地点的不稳定,教师力量薄弱等,同样影响他们的学校适应和身心发展。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增加和 “两为主”原则的贯彻落实,适应和融入将会逐渐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其研究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随迁子女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文献综述

学校适应是判断学生学校融入及身心发展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学校适应的构成指标尚未达成统一的观点。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学校适应依照所强调的内涵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从学生主体的适应技能和技巧而言,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运用技巧来满足自己需求的程度,其适应情况可以描述为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2)从学生与学校互动的内容和状态而言,学校适应不仅指学生的学校表现,而且包括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或态度、参与学校活动以及与学校其他成员进行互动的程度;[4](3)从学生与学校互动的结果而言,学校适应指学生在学校中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5]

国内对学校适应的研究大多沿袭国外的方法,主要从行为适应、情感适应和学业发展等方面来考察学生的适应状况。[6]另外一些研究也强调其他一些因素,如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同伴接纳,师生关系,自我认同及对学校的态度等。[7]

学校认同是考察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外来儿童想要真正适应城市学校生活,认同和接纳学校,必须在心理上认同和喜爱学校的环境。已有的研究表明,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环境等硬件水平及办学质量、教学水平、教育内容等软件条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认同和适应。

同伴关系是研究学校适应的重要指标,具有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高于交友情况不好的学生而且同伴交往良好的学生在学业期望、自我管理、行为规范、组织领导及主动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亲社会行为,[8]反之,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在心理上表现为自卑、退缩,倾向于攻击、破坏等反社会行为,学习和交友上都面临困难。[9]同样,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关系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积极的学校适应,紧张的师生关系导致消极的学校适应。[10]

本文基于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研究的可操作性,把学校适应界定为:随迁子女在进入城市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或者其身份的特殊性引发的身心调整及转变,形成对学校生活的适应状况。学校适应在本文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学习适应,是指随迁子女在学习方面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人际适应,指在学校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主要是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心理适应,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随迁子女能否从情感上接纳和适应外部的环境及周边的事物。因此本文的学校适应主要聚焦于三个层面: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心理适应。

二、数据及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 2007年世界银行—教育部“促进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在新颁布的 “两为主”原则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 “入学—就学—融入”的问题,调查对象主要涉及6~15岁在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学校,包括北京和武汉市4所政府开放公立学校和3所打工子弟学校,回收有效问卷总计包括2661名学生,724位家长,184名教师。

2.研究工具

本文研究工具为项目组自编问卷,学生问卷由两部分组成:学生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流动时间、转校次数等;第二部分为测试题目,共15题,分三个分量表: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适应性 (6道题);随迁子女学校人际适应性 (3道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适应性 (6道题)。本文设计了五个指标来测量教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能力的态度及评价的量表,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赋分,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区间 [1,5],得分越高,表示评价越高,反之亦然。

3.研究关注点

本文以就读学校的类型为变量进行比较分析,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在两类学校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适应性方面的异同及影响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将会针对研究对象身份的特殊性,揭示随迁子女在城市学校适应过程中的相对剥夺感,具体问题为 “是否觉得自己在学校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是否觉得自己被别人看不起?”“是否觉得与其他人相比,我失去了一些机会?”“是否觉得社会上的人对我态度不好?”“是否觉得别人总是根据我的外表来评价我?” “是否觉得自己在学校里的表现不如别人?”通过因素分析,将这些指标简化成新的因子,进而分析各因子影响随迁子女的适应呈现何种特征,在此基础上探寻对其他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学校环境中适应的启示。

三、结果及发现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描述

1.学习适应性

由于学校办学性质及办学条件的不同,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学校,首先要适应这种差异,才能有良好的学习适应。结果显示(见表1),就读于这两类学校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总体趋势上都有良好的学习适应性,对 “喜欢目前就读学校”持肯定态度的分别占55.5%(公立)和53.3%(打工),均值为 4.23和 3.99;67.9%(公立)和77.3%(打工)满意当前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并认同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很好”的说法(公立57.7%,打工68.6%);对于 “学校的教学设施很好”,“我喜欢校园的环境”,“学校周围的环境很好”,两类学校中的学生也反馈出一致的结果,大多数学生只是比较满意目前就读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校园环境,说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还存在有待改善和提高的地方。

表1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适应性调查结果(%)

学习适应性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打工子弟学校中40.6%的学生 “遇到学习困难时会找老师帮助”,60%表示不会或不一定求助老师,41.1%的学生 “上课时会主动回答问题”,46.6%会 “经常和同学讨论问题”,76.4%希望自己能读到大学或以上;而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中80.7%希望自己能读到大学或以上,仅有30%的学生 “遇到学习困难时会找老师帮助”,38%的学生 “上课时会主动回答问题”,12.6%会 “经常和同学讨论问题”。这说明由于学校类型不同,教师的不同,班级中同学身份背景不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方式和适应性有所不同。据本研究其他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公立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不会积极求助于教师,这与他们的语言密切相关,调查中发现70%的学生在学校使用家乡话,很多学生因为语言障碍不敢与老师交流,另外在公立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也较少与同学讨论问题。除了上面所说的语言问题外,他们在公立学校与城市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也是妨碍他们相互交流的原因。

图1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两类学校的学习方式

2.人际交往适应性

表2的结果显示,两类学校中的随迁子女在同伴交往上都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绝大多数随迁子女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公立81.6%,打工74.2%),感觉 “班级中同学之间家庭富裕情况差距不大” (公立53.3%,打工62.8%),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多数学生 (63.3%)“有烦恼时会找同学倾诉”,公立学校就读的占45.5%。

对于一些在城市 “土生土长”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而言,相比他们的父母,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和主动意识大大增进了他们亲近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可能。另外,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人际交往性可以得出,由于他们都处于小学,初中阶段,人格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很强,属于早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由于年龄的特征使他们在价值观、行为模式、交往方式等方面更容易适应,因此就形成了他们与城市同伴之间交往的可能性和主动性,表现出良好的人际适应性。

表2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适应性状况(%)

3.心理适应性

我国公共教育资源及经费分配存在城乡二元割裂,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必然无法享受到同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加之长期以来城市人对农村人固有的偏见,随迁子女内心的不公平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适应程度。表3的结果显示,“我觉得与其他人相比,失去了一些机会”,“社会上的人对我态度不好”,“我觉得别人总是根据我的外表来评价我”,“我觉得自己在学校里不如别人优秀”四个指标,两类学校的随迁子女表现出极大不同。46.1%在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倾向于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优秀,而公立学校的只占23.3%;59.2%在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认为他人对自己态度不好,而公立学校的只占8%;49%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觉得自己受歧视,觉得别人依照外表评价他,而公立学校的随迁子女只有19.5%持有相同看法。从这些指标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得出,两类学校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心理适应性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同,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表3 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适应性调查结果(%)

表4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因子表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的指标分析得出两类学校中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三方面的异同。但因为指标较多,相互之间存在相关,部分信息重叠,为综合分析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准确情况,特别是准确考察出影响随迁子女在两类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法对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KMO的值为0.786,大于0.6,Bartlett球度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文用方差极大化原则对因子负载进行正交变换,最终提炼出新的因子,Guttman分半信度0.745,说明该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本文在原有指标基础上提取3个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心理适应。为了考察影响随迁子女在不同学校适应的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各个因子综合得分为因变量,以随迁子女的其他个体,家庭、学校因素为自变量,考察在两类学校中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因素。

表5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两类学校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Beta值)

表5的结果得出:

(1)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适应的因素在两类学校中呈现出不同,对于在公立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而言,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所读年级是影响其学习适应主要因素,年龄越大,所读年级越高,学习适应越差,即年龄因素是影响其学校适应性重要原因。而对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而言,影响其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原因除了年龄因素,还有语言因素。

(2)来城市上学的时间、班级中本市学生所占比例及家庭住房是否是自己所买,此三者是影响在公立学校就读随迁子女人际交往适应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在城市生活的时间越长 (包括出生在城市),与本地学生接触机会越多,家庭经济情况越好的随迁子女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度越高,即社会支持越大,学校适应性越好。对于打工子弟学校就读随迁子女,来自家庭因素的社会支持同样呈现出重要作用,由于家庭的流动而导致的换校经历是影响他们人际交往主要因素,转校次数越多,人际交往度越低。

(3)公立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的心理适应与其年龄、来城市生活的时间,其家庭住房是否自己所买显示出相关:年龄越大,心理适应程度越低,来自家庭因素的社会支持越大,适应性越好;而对于打工子弟学校就读随迁子女而言,表现出同样的规律:随迁子女年龄越大,换校越频繁,所在年级越高,心理适应度越低。

四 研究结论及建议

总体而言,两类学校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适应方面面临的困境,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主要表现在:

1.社会差异感与学校适应

我国教育公共政策的城乡性及教育经费的属地分配,决定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差异性。无论是流入地的公立学校,还是打工子弟学校,其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及其代表的价值观念、教育方式都与流出地的农村地区学校有所不同,这必然使随迁子女在学校教育中遭遇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调整和适应。本研究发现两类学校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上大致呈现一致趋势,即对于那些年龄越小,来城市生活时间越长(包括出生在城市)的随迁子女,因其可塑性比较强,在学校的环境中更多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更容易接受城市的行为模式与交往方式。因此,年龄和来城市生活的时间是农民工随迁子女获得良好学校适应性的关键因素。

2.社会距离感与学校适应

社会距离感是指存在于随迁子女在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在本文中尤其指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与同伴交往及与教师交往的心理距离。随迁子女的社会距离感在两类学校表现不同,公立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在社会距离感方面要明显高于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一方面他们与学校教师的距离感:语言的障碍及心理上的疏远使他们在与老师的交往上存在困难;另一方面,表现为他们与学校本地学生的距离感,家庭背景的不同及言语等文化因素的差异,使他们与同伴的交往不如打工子弟学校学生间的交往顺畅。

3.身份归属感与学校适应

许多农民工随迁子女,尤其是出生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从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上,他们是地道的城市人,但是在公共教育系统中他们依旧处于城市的边缘,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打工子弟学校都不能为他们提供最终的升学通道和进入城市正规职业的渠道。这样一种非城非农的身份归属感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通过外部的一些因素影响到其子女的学校适应。研究发现两类学校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心理适应性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同,其中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本研究的相关建议如下:

1.用体制改革降低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社会差异感。

改变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尝试以居住地义务教育代替户籍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善现有的为农民工开放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教育资源上充分享有,在心理和情感上真正融入。

2.以活动为纽带拉近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社会距离感。

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和兴趣活动,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学校教师及同伴之间的交流,特别是针对公立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设计和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 (如增进教师对随迁子女各自方言的认识,或随迁子女普通话演讲的活动)促进教师和本地学生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他们对随迁子女一视同仁的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创造机会让农民工随迁子女展现自己的特长,拉近他们与学校的心理距离,达到良好的身心适应和融合。

3.借心理健康教育及社会支持淡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身份困境。

针对部分有交往障碍和心理适应困难的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活动当中。高度重视随迁子女人格和心理发展未定性的年龄特征对于学校适应的作用,加强生命周期 “上游干预”[11]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形成以家庭、社区为核心的社会支持体系及支持网络,特别加强家庭作为社会支持重要因素在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的作用,促进以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为核心的学校支持体系,借助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及社会支持网络淡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因为身份困境而产生的不良的学校适应及心理健康问题。

[1]《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简称 “两个为主”政策,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9月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的文件,主要提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2]雷万鹏.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结构转型—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7,(1).

[3]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心理科学,2007,(6).

[4]Birch S H.and Ladd G W.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Earlyschool Adjustment,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7,vol.35.

[5]Gary ladd.Classroom Peer Acceptance,Friendship and Victimization:Distinct Relational System that Contribute Uniquiqulyto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and Child Development,1997,68(6).

[6]黄宁,辛淘,栗晓霞.儿童学校适应的分类及判定[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7]邹泓,屈智勇.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

[8]许传新.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青年研究,2009,(3).

[9]曹述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刘万伦.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11]郑新蓉.流动、生计与身份—公共教育制度内外的农民工及子女[Z].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2007年11月.

猜你喜欢

子弟学校公立学校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2016年美国公立学校排名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与其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为例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