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之比较
2010-02-24张齐胜陈海涛
张齐胜 陈海涛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而先秦诸子百家与古希腊先哲无疑被认为是两大哲学流派的鼻祖,他们的思想打开了通往求知世界的大门,在东西方交相辉映,本文对两者一些知识点作简要比较。
考点整合
一、 诸子百家与西方智者学派的比较(见表1)
二、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关注人,人与社会,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2) 不同点: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三、 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见表2)
四、 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1) 相同点: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2) 不同点:①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③ 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五、 古希腊人文精神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相同点
(1) 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但人文思想并不是西方独有的,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等,无不关心人与人的社会。
(2) 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孔子把“礼崩乐坏”的根源视为人们道德上的沦丧,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的学说,“克己服礼”也就是“为仁”。古希腊先哲,如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
六、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比较
(1) 哲学思想:①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② 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2) 政治主张:①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以法治国。② 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七、 苏格拉底和智者的比较
(1) 相同点:① 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时代。②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都肯定了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
(2) 不同点:① 智者学派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② 苏格拉底则强调道德哲学,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
【专题训练】
1.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苏格拉底“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这说明他们( )
A. 没有意识到研究自然界的意义
B. 认为自然界过于神秘无法涉足
C. 探究道德和知识间的关系最有价值
D. 认为现实更需要解决社会关系问题
2.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3. 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伟大哲学家,两者对“人”认识上有很多相似点,如( )
① 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 ② 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人是认识的主体 ③ 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甚至否定 ④ 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知德合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探究孔子、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先哲。
比较一:孔子与柏拉图
材料一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二 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各做各的事情。
(1) 依据材料指出孔子与柏拉图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共同要求。两位哲人的主张在当时都未被统治者采用,分析其原因。
比较二:孔子与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过犹不及。”
材料四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庸”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衡量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
(2) 依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两位先哲提出的“中庸”有何共同之处?概述两位先哲为构建理想社会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比较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材料五 柏拉图认为,人类可以通过感觉认识到的各种具体事物,总处于不断衰败变化中。在这些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柏拉图称这种东西为“理念”。
材料六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
——《世界上古史》
材料七
(3) 材料五、六反映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在认识论上有何不同?材料七是两者争论的场景,正因为亚里士多德常提反对意见,柏拉图故称他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这反映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持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
5. 有人认为,希腊出现许多大思想家和大艺术家是希腊民主的结果。而古代一些君主制国家则极少出现这样的人才。但是作为中央集权制的中国,在春秋时期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请回答:
(1) 概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和中国春秋战国时儒家思想的内容;简析两者的异同。
(2) 请分析人文主义和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思想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D 2. A 3. A
4. (1) 都主张建立一种合理、有秩序和稳定的社会(或表述为建立有等级的和谐社会)。原因:两者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实际政治需要。
(2) 相同:① 都认为“中庸”是至高的美德标准 ② 都主张适度,反对极端。主张:孔子提出“仁”、“礼”与“为政以德”。亚里士多德赞成民主制,主张法治;中产阶级掌握政权是最理想的政治。
(3) 不同: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亚里士多德指出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态度:尊敬但不盲从。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5. (1) 内容:希腊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尊严和价值至高无上;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该探究的重要问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关注人类社会。中国孔子提倡“仁”“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思想;孟子提倡“仁政”和“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荀子提倡“仁义、以德服人”等思想。
同:以人为本、向善的本质、后天教育的重要。
异:古希腊人文主义——人与人的平等;儒家思想——民贵君轻、舟水之喻
(2) 原因:古代希腊工商业经济发达,利于自由、平等思想的产生,利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希腊的辩论则促进人对知识的崇尚和人的才智的发挥。
中国是一个农业经济国家,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管理,强调统治者实施“仁政”;春秋战国处于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建立的社会巨变中,促使不同阶级、阶层从不同角度发表各自的观点,形成儒家等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