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犬细小病毒病临床效果观察
2010-02-24朱立安河北省平泉县农牧局067500
朱立安 (河北省平泉县农牧局 067500)
干扰素治疗犬细小病毒病临床效果观察
朱立安 (河北省平泉县农牧局 067500)
本文收集近两年来临床286例利用干扰素治疗犬细小病毒病与256例日常抗病毒药物的治疗该病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发现使用干扰素的患犬在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持续天数和静脉补液所需天数,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纠正脱水所用时间比对照组较短,临床治疗良好。
干扰 病毒性病 临床效果
犬病毒性病的致病病毒种类比较多,最常见的病毒为犬瘟热病毒和犬细小病毒,一年四季均流行,以每年冬春季节为犬感染的高峰期。犬感染细小病毒后,首先精神不振,突然拒食,心率快速,继之频繁呕吐,呕吐物初为未消化的食糜,随后为带泡沫和粘液的胃液及黄绿色的胆汁;病犬表现腹痛不安,触诊腹部有疼痛反应;严重腹泻,初期腹泻物呈灰黄色,带有多量粘液和脱落的肠粘膜,每天数次不等,而后排出恶臭的酱油样或番茄汁样的血便、腥臭难闻为临床上诊断的主要特征;继之出现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中后期全身散发出异臭;体温一般不高,初期略有升高,后期反而降至常温以下,迅速出现休克体征;病犬精神沉郁,衰弱无力,反应迟钝,眼球凹陷,被毛枯燥,皮肤弹性降低,唇鼻干燥甚至龟裂;可视黏膜初期发绀,中后期淡白或苍白;口腔干燥,舌体皱缩,舌面有苔,齿龈或舌边缘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功能衰竭,在呕吐或精神紧张时,心率剧增,并出现节律不齐和喘息。病程一般为3~5d。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一些抗病毒中药(如双黄连等)和对症治疗,止吐、止泻,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随着近几年的各科研单位对干扰素的深入研究,干扰素在临床上治疗犬病毒性病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间临床上利用干扰素治疗的犬患犬细小病毒病例286例为试验组,与同期间利用双黄连等中药治疗的犬细小病毒病例256例为对照组,见表1。
入选标准为具有典型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测为阳性反应。
1.2 试验方法
1.2.1 处理 对照组口服庆大霉素8万IU/次,2次/d、思密达3g/次,3次/d,滴注双黄连注射液1ml/kg体重,2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肌注干扰素-α 500万IU/次,1次/d,连续5d。
表1 临床治疗患犬的基本情况
1.2.2 观察指标 观察犬退热时间、腹泻天数、呕吐症状消失时间、需静脉补液天数及脱水纠正时间。
1.2.3 疗效判断 显效:治疗48h内呕吐、腹泻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治疗72~96h内上述症状消失;无效:治疗超过96h以后上述症状消失。
2 结果
试验组腹泻天数、呕吐症状消失时间、需静脉补液天数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2。脱水纠正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静脉补液天数比较 (d)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α-干扰素是一种多基因控制合成的一组蛋白质,其中含有189个氨基酸基因的亚型,控制细胞内IFN-α合成,而细胞内IFN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其机理主要有:一是干扰素能诱导靶器官的细胞转录出TIP-mRNA蛋白,它能指导合成TIP翻译抑制蛋白,TIP与核蛋白体结合使病毒的mRNA与宿主细胞的核蛋白的结合受到抑制,因而妨碍病毒蛋白,病毒核酸以及复制病毒所需要的酶合成使病毒的繁殖受到抑制;二是干扰素是强有力的生理性抗病毒制剂,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细胞等作用,它可使T细胞、B细胞功能明显增强,促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有利于清除病毒;三是干扰素进入犬体后又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从而防止感染后的变态反应,同时,犬肠道受到病毒感染后,虽然感染初期有短暂肠道干扰素分泌增加,但随病程的延长,肠道黏膜分泌干扰素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内源性干扰素不足,延长了病期,加重了病情,甚至导致病犬死亡。因此,增加外源性干扰素后,犬体内通过对免疫活性细胞刺激,大量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的繁殖,促进病体的康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干扰素组的犬死亡率比未使用干扰素组明显下降,使用干扰素治疗的病犬,其呕吐消失时间、腹泻天数以及需补液的天数均较未使用干扰素组明显缩短。其两组疗效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肠炎的总有效率达89.51%。因此,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应。
S858.292
A
1007-1733(2010)06-0010-02
201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