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零件数控车削的工艺分析及编程
2010-02-20廖芳
廖 芳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南宁530031)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加工中的重要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中。在数控车削加工前,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正确的加工方案,将车床的运动过程、零件的工艺过程、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和走刀路线等,按规定的代码格式编制成数控加工程序,数控车床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加工出各种形状不同的零件。轴类零件是各种机械设备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典型零件,本文以轴类零件为例,对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工艺分析及编程做些探讨。
1 数控加工中的工艺分析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工艺分析是数控加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涉及面很广,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分析零件图,确定加工内容、确定装夹方案、确定走刀路线、刀具选择、切削用量选择等。图1所示某螺纹特形轴,毛坯为Φ30 mm×100 mm棒料,材料为45号钢,工艺分析如下。
1.1 零件图分析
由图可知:该零件表面由圆柱面、圆弧面、圆锥面、槽、外螺纹及倒角等表面组成,其中多个直径尺寸与轴向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材料为45钢,切削加工性能较好,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零件图样上带公差的尺寸,因公差值较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其平均值,而取基本尺寸即可。
图1 某螺纹特形轴零件图
1.2 装夹方案的选择
数控车削加工中,尽可能做到一次装夹后能加工出全部或大部分代加工表面,尽量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效率,合理选择定位基准以减少误差,保证加工精度。由于该工件为实心轴类零件,并且轴的长度不太长,外圆柱面作定位基准,轴心线为工艺基准,使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夹住Ф30 mm外圆一头,使棒料伸出86 mm,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加工。
1.3 加工路线的确定
加工路线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加工精度、刀具数量和经济性等问题,应尽量做到工序相对集中,工艺路线最短,机床的停顿时间和辅助时间最少。该零件采用棒料毛坯进行加工,由于毛坯余量较大,因此,采用阶梯切削路线去除毛坯余量,刀具切削路径短,效率高,工艺路线为:
(1)自右向左倒角,粗车螺纹Ф16 mm圆柱段,粗车28 mm圆柱段;
(2)自右向左精车各圆柱段;
(3)自右向左粗车R13 mm圆弧面、Ф20 mm圆柱段、R8 mm圆弧面、锥长4 mm的圆锥段、Ф28 mm圆柱段;
(4)自右向左精车R13 mm圆弧面、Ф20mm圆柱段、R8 mm圆弧面、锥长4 mm的圆锥段、Ф28 mm圆柱段;
(5)车6 mm×Ф12 mm螺纹退刀槽;
(6)车螺纹;
(7)切断。
1.4 刀具选择
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的选择,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的重要环节。粗车时选用强度高、耐磨度好的刀具,以满足大背吃刀量、大进给量的要求;精车时选用精度高、耐磨度好的刀具,以保证精度的要求。根据零件的外形和加工要求,选用选用4把刀:
T01选用90°硬质合金右偏刀;
T02选用刀尖角为 35°、刀尖圆弧半径r=0.2 mm的涂层刀;
T03选用60°外螺纹硬质合金螺纹车刀;
T04选用刀刃宽为4 mm的硬质合金切断刀。
1.5 切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及背吃刀量等,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根据本例中零件的加工要求及材料,该零件切削用量的选择如下:
车外圆粗车时,主轴转速为560 r/min,进给速度为100 mm/min,背吃刀量为2 mm;
精车时,主轴转速为800 r/min,进给速度为50 mm/min,背吃刀量为0.3 mm;
切槽和车螺纹时,主轴转速为320 r/min,进给速度为30 mm/min。
2 编写程序
该程序用于GSK980TD数控车。
O0001;
N10 G00 X100 Z100;
N20 M03 S02 T0101;(S02=560 r/min)
N30 GO0 X32 Z2;
N40 G94 X0 Z0 F100;
N50 G71 U1 RO.5;
N60 G71 P70 Q130 U0.3 W0.1 F100;
N70 G00 X0;
N80 GO1 Z0;
N90 X11.8;
N100 X15.8 Z-2;
N110 Z-21.4;
N120 G01 X28;
N130 Z-74;
N140 G00 X100 Z100 M05;
N150 M00;
N160 M03 S01;(S01=800 r/min)
N170 GO0 X32 Z2;
N180 G70 P70 Q130 F50;
N190 G00 X100 Z100 M05;
N200 M00;
N210 M03 S02 T0202;(S02=560 r/min)
N220 GO0 X32 Z-21.4;
N230 G73 U6 R6;
N240 G73 P250 Q300 U0.3 W0.1 F100;
N250 G01 X16;
N260 G03 X20 Z-40 R13;
N270 G01 W-8;
N280 G02 X20 W-8 R8;
N290 G01 X28 W-4;
N300 Z-75;
N310 G00 X100 Z100 M05;
N320 M00;
N330 M03 S01;(S01=800 r/min)
N340 G00 X32 Z-21.4;
N350 G70 P250 Q300 F50;
N360 G00 X100 Z100 M05;
N370 M00;
N380 M03 S02 T0404;(S02=320 r/min)
N390 G00 X20 Z-19.4;
N400 G75 R1;
N410 G75 X12 Z-21.4 P500 Q800 F30;
N420 G00 X100 Z100;
N430 T0303;
N440 G00 X18 Z2;
N450 G76 P020060 Q100 R0.05;
N460 G76 X13.4 Z-20 P1300 Q400 F2;
N470 G00 X100 Z100 M05;
N480 M00;
N490 M03 S02 T0404;(S02=320 r/min)
N500 G00 X32 Z-74;
N510 G75 R1;
N520 G75 X0 Z-74 P500 Q0 F30
N530 G00 X100 Z100 M05;
N540 T0100;
N550 M30;
3 结束语
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零件复杂多样,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在对具体零件制定加工方案时,应进行充分全面的工艺分析,灵活合理地设计工艺。只有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设计方案,编制正确合理的程序,才能保证加工出符合零件图样要求的合格零件,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与充分的发挥,保证数控机床能安全、可靠、高效的工作。
[1]谢小红.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黄丽芬.数控车床编程操作—广数“GSK980TD”车床数控系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