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使语文课堂上熠熠生辉
2010-02-17夏朝霞
夏朝霞
河北省沧州市行别营中学 河北沧州 062450
多媒体教学使语文课堂上熠熠生辉
夏朝霞
河北省沧州市行别营中学 河北沧州 062450
运用多媒体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强化有效重要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高尚情感的培养,升华感情,深化思想,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的教学功效。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 整合
多媒体教学具有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功效,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学形态的多样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扩大直接经验的范围;它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作为一种从传者到受者之间含带信息的物质工具,它的种类较多,有听觉媒体,如广播,录音;有视觉媒体,如幻灯,投影;有视听媒体,如电影,电视,视盘;有交互媒体,如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不同的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性质,这就要求将多种教学媒体有机地组合起来,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去传递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从而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一、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声、像、文结合,创设一定的情境,将抽象的文字演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音乐,朗诵,图象结合,使学生客观地感受所要接触的文字信息,打破了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相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从而享受到文学艺术的美,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
如教学《月光奏鸣曲》配合《海滨仲夏夜》重点段落,以明快的民族音乐用于《春》,用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乐曲配合《聊斋志异》的有关课文,用凝重古朴的古筝独奏曲引出《论语》;用浪漫抒情的钢琴曲《望星空》用于教学《天上的街市》,引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学生走入教室就自然进入学习情境,优美的各具风格的音乐使他们惊喜、陶醉、激动、亢奋。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通过视觉、听觉等的感官刺激,还能够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补充课本的不足,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比如《黄河颂》、《奔落的雪原》、《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课文,如果仅凭教师的分析,学生可能只会记一些死知识,得不到人文教育。但如果利用多媒体或其他电教手段,就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而使学生对自己的想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和评价,对课文的内容也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又如教学《三峡》这篇课文时,三峡对我们来说是充满诱惑的美丽风景,如果老师自己搜集资料作成课件,很大程度上弱减了课堂的实效性。为此,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配上插图,并附上对应的课文。在课上让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和欣赏自己的成果,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去翻译课文,介绍三峡。这样,一篇枯燥的古文,在生动的画面中变成了有声有色的活教材,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图象的显示使许多抽象的内容得以形象化的展现。古筝声中大幅孔子像在屏幕上出现,仰视这影响了整个东方文明的中国古代圣人,学生们肃然起敬,借助媒体,走进语言世界。执教《春》,播放VCD光盘,通过屏幕展示春的美丽图景,伴着轻松优美的音乐,看着美丽入画的春景,让学生体味作者是怎样把春之美景用文字展示出来的,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的美不胜收,用祖国语言编织的诗文如彩锦如云霞,使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走在林荫道上,美景应接不暇。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由此引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语文课的兴趣。
二、强化有效重要的教学信息
加大教学密度、增加有效信息。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向学生头脑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现,由此传递的情思信息、语言信息清晰明了,形象具体,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学生学习兴趣相当浓厚。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利于加大课堂容量,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这里要说明的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并非不需要板书,简洁的能清晰体现教学目标的板书对教学是有极大好处的,也是极力推崇的。然而课堂上有些难点、重点,尤其是长句的理解,教师若用板书会耗费大量时间,而若只用讲解,恐怕对于初中学生来所记识的效果未必理想。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仅能起到强调的作用,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能让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讨论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上。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的信息显示,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文“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社会意义”等目标足可以在一节课中轻松愉快的完成,并使人久久回味。
控制教学进程,强化对重要信息的摄取。文言文教学过分注意语言因素,往往支离破碎,片面强调思想,又流于架空分析。教学《公输》时,我依据课文的段落设计了几个对话情境,随着情境的深入,两千多年前的王侯在现代教室逼真的再现,“诵读——感知——诵读——理解——诵读——品味——诵读——评价”,课文中的重要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同学生的认识响应,显示于屏幕。教师在适时点评后,对关键语句的诠释、概括和意蕴的揭示,醒目的出现在屏幕上。语言点、场景、文化意蕴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脱离具体语境的孤立割裂式的教学很难使学生获得正确、完整的语言知识,更难使他们形成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大量语言材料通过视像媒体传播,重要语言信息予以反复显示,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变化直接控制教学进程,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走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三、优化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科学研究,运用的感官越多,效果就越好,单纯用耳,3天后只能保留10%,单纯用眼,3天后只能保留20%,而耳眼并用,3天后能保留65%。应用多媒体就是实现了眼耳并用,大大提高了效率。例如在介绍写作背景和作家作品时,即使教师的口才再好,只是教师一味的“口授”,也能一激发起学生的的情趣,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运用多媒体播放VCD,通过包括文学、声音、动态或静态图象、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益。在教《狼》一文时,翰林汇VCD光盘不仅介绍了有关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一些情况,而且通过背景画面的展示,把课文中屠户挑担、途遇两狼的情景送到学生眼前,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那清晰、活泼的画面使学生终生都难以忘记。多媒体不仅在导入课文时成效显著,而且在效果反馈阶段也有好的效果。例如讲完《春》之后,检查一下学生们的掌握情况,我就把翰林汇VCD光盘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示那些美景,让同学们用课本上的语言加以描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检测了学习效果。
四、多媒体有助于高尚情感的培养,升华感情,深化思想
语文课本身由情文并茂的文章组成,“缀文者情动而群发”。文章是感情的产物,而音乐这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跟文学一样有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广远的意境,音乐与文字之间相同的特点,决定了一旦把音乐这种直感方式与文学结合起来,将会使学生获得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更易于激发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讲《枣核》一文时,讲到华侨老人在国外过着富足的生活却还在想念家乡,学生沉浸在“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的思想哲理所引发的遐想之中时,我播放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那深沉而又高亢的歌声,引起了学生心灵的共鸣,许多学生不知不觉的随着音乐唱起来,一种深沉而挚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弥漫于整个教室,从而达到奇特而微妙的教学效果。
总之,运用多媒体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徐亚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初探[J].甘肃高师学报,2009,1∶100~102.
[2]殷利分.刘华荣.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优化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11∶82.
[3]汪书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低效率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宣武教育,2008,5∶21~23.
[4]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高峰.语文多媒体的制作艺术[J].语文教学之友,2008,10∶12~13.
2009-11-02
夏朝霞,本科,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