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四例报告
2010-02-17157011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林鸿
157011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林鸿
1 病例报告
病例1:女,32岁,因左上臂出现红斑10 d于2008年5月25日入院。患者于4月30日被蜱叮咬于左上臂屈侧,10 d后自觉叮咬局部烧灼,痒,疼痛。发现叮咬局部有大红斑,中心有多个水疱并相互融合,外周有肿胀硬结,硬结外周有红色环形边。在当地医院静点药物无效。体检:左上臂屈侧有13 cm×16 cm的红斑,中心有水疱,外周有肿胀硬结,硬结外周有红色隆起。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于5月30日发现两个继发性红斑于背部,大小分别为7 cm×5 cm,5 cm×2 cm。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莱姆病IFA实验检测IgG抗体,5月26日1∶32,7月20日为1∶232。
病例2:女,68岁,因全身多处红斑伴瘙痒20 d,于2008年5月28日入院。患者于5月9日后枕部被蜱叮咬,8 h后叮咬处出现水疱,第2天叮咬处出现红斑,手抓后红斑凸起,第3天腋下出现红斑,之后在腹股沟、腹部、后背部相继有新的红斑出现,伴有疲倦、头痛、恶心、低热,用脱敏药物无效,查体时发现患者双侧前臂皮肤硬化萎缩,追问病史患者于5年前曾被蜱叮咬于腹部,当时叮咬局部出现12 cm左右的红斑,未系统治疗,3年前双侧前臂皮肤出现微红,后逐渐硬化萎缩,先后多次看皮肤科效果不佳。查体:后枕部有原发性红斑已渐消退,腋下、腹部、腹股沟、后背部有6个环形红斑,直径4~10 cm,红斑中央平整,外周有红色隆起边界,双侧前臂皮肤硬化萎缩,体温正常,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莱姆病IFA试验检测IgG抗体,5月29日1∶93,7月2日 1∶520。
病例3:女,56岁,因右侧面神经麻痹5 d,于2008年6月5日入院,5月8日患者右侧外耳道被蜱叮咬,次日耳及耳周围肿胀、搔痒,在当地抗菌治疗1周症状减轻,入院前5 d出现右面部麻木,嘴角左偏,体检右侧面瘫,实验室检查:莱姆病IFA试验检测IgG抗体,6月5日1∶32,6月29日1∶236。
病例4:男,32岁,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 d,于2008年6月15日入院,6月11日患者右颈部被蜱叮咬,次日即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疑为蜱传性脑炎入院。体检:体温39℃,脉搏102次/min,神志清楚,活动自如,右颈部、右侧腋下、胸部、腹部有直径2.5 cm的红斑,全身淋巴结不大,颈抵抗(++)。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6月15日脑脊液检查无色透明,压力2.548 kPa,细胞数25个/mm3,淋巴细胞为主,蛋白1.2 g/L,糖1.5 mmol/L,氯化物128 mmol/L,6月30日脑脊液为无色透明,压力1.666 kPa,细胞数2个/mm3,蛋白1.1 g/L,糖2.3 mmol/L,氯化物127 mmol/L,森林脑炎IFA检测IgG抗体,6月15日正常,6月30日1∶16,莱姆病IFA试验检测IgG抗体,6月15日为1∶16,6月30日为1∶64。
2 讨论
莱姆病(Lyme disease)的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30 d内到过疫区并有疫区暴露史或蜱叮咬史,临床表现早期皮肤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ECM)有诊断价值,对其他有神经、心脏或关节症状的患者亦应考虑本病之可能,实验室检查从感染组织或体液检测到特异性抗原或分离到博氏包柔螺旋体,或从血清、脑脊液中检出有诊断价值的特异性IgM或IgG抗体。由于该病是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所以临床表现多样化。ECM是莱姆病初期的典型表现,75%的病人可出现继发性红斑,2~4周约83%的病人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有脑膜炎、脑炎和面神经麻痹。病例4出现了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病人血清中出现莱姆病抗体IgG、森林脑炎抗体IgG阳性,可以认为该病人具有双重感染。
全国各地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莱姆病感染率较高,而林区尤甚,但此病尚未能引起普遍重视,很可能大量病人在初诊时被误认为其他病漏诊,这是临床医生特别是此病流行地区的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