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困惑与审视*

2010-02-17许颂安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2期
关键词:动画课件多媒体

许颂安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 江苏 南通 226007)

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困惑与审视*

许颂安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 江苏 南通 22600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深入开展,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课件制作方面存在明显的误区,在课件使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课件制作的四个误区,并提出了课件制作的一些基本要求以及课件的使用策略。

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制作误区;使用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具有文本、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优势,又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交互性、实用性等特点,能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节省教学时间,因而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在教师的课件制作和使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提出一些来分析。

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教学工具。从内容设计方面看,目前课件制作主要存在以下四个典型误区。

课件即教材 这类课件主要是将教材的文字复制到PPT中,堪称教材的电子文本,页数多,缺乏动画、图像等感官性材料,重难点不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过分依赖课件,照本宣科。使用这种课件,学生长时间缺乏新颖材料的刺激,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和脑疲劳,不利于持久性学习。同时,由于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学生能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制作、使用这种课件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课件即备课笔记 这类课件一般是教师按照备课笔记制作而成,即把准备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知识点都一字不漏地“搬”进课件。这样的课件制作者备课十分充分,希望教学进程按照预设好的轨道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往往将教学进程放置在一个框架中,而未考虑教学进程的不可预知性,未顾及学生的参与状况和认知能力,缺乏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充分考虑和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应变举措。

课件即板书 这类课件简明扼要地列出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关系,类似于教学中的“保留板书”,但因演示文稿的空间有限,只能一页一页地去呈现。人为地将一堂课的完整内容割裂成断断续续的几个PPT页面,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在教学中,由于课件的页面不断变动,学生会因遗忘等因素思维不能连续。

课件即影像 这类课件只考虑如何将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声、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过分强调视听和动画效果,追求界面上的艳丽和花哨。在教学时,将这样的课件如一部精彩的“大片”展示给学生,虽然暂时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表面现象的无意注意,但也会降低学生对重难点的有意注意,这种舍本求末和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多媒体课件的视频、动画和图片等素材都应是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服务的。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其制作和应用的宗旨必须是辅助教学。课件要优秀,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内容源自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课件,首先应该充分尊重教材,是制作者通过制作软件、计算机技术,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等诸多因素整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是制作者用电子演示文稿的方式将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渗透到使用者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知识拓展的界线以及素材的遴选,做到内容源自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恰当扩充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编排形式灵活多样 内容的编排应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文字叙述外,应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树立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内容难易,灵活机动地安排课件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一些简单易学的内容,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一般的问题,可安排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基础开展探究。如果难度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可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相互间展开思维的碰撞,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内容简洁,页数适当 课件内容要避免是教材或讲稿的电子版,否则页面文字会比较多,页数也会很多,使教学的重难点很难突出。过多的教学内容会把教师束缚在电脑附近,从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操控电脑上。学生也会被一张接一张的画面走马灯一样地牵着走,缺少思维的空间,最终也会被这连续不断的页面“轰炸”拖入生理和心理疲劳期,造成感知的不充分,理解的不深刻,影响知识技能的习得,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课件内容应力求简洁明了,尽可能用较少的文字或简单的图表来表达所需的信息。

版面布局美观大方 版面布局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在保证课件内容科学性的基础上,课件页面布局要美观大方,层次清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背景基调颜色一般要柔和,文字的色彩与背景要有一定的对比度,避免含混不清。每页显示文字数量不宜过多,不应过分拥挤。大小标题要用不同字体、字号、字色,重难点部分可用下划线、闪烁、颜色或色块等方式加以强调。这样的视觉界面有利于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有用的信息上。

动画视频使用得当 动画和视频是课件制作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但不能一味地追求视觉效果,毕竟动画视频不能代替亲身体验。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把在现实课堂中受时间、空间、安全、演示效率等诸因素影响不宜现场演示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成图像动画视频。如化学中的微观结构、反应机理等抽象内容可制作成图像和动画形式,浓硫酸和蔗糖的脱水性等实验可制作成视频形式,一些生产、生活的场景也可制作成图像和视频形式。

对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审视

多媒体课件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但其作用是 “双刃剑”,在实际使用中一定要把握好课件的使用策略。

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完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把多媒体课件变成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把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变“人灌”为“机灌”,甚至“人机共灌”。课件制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利用各种形式的问题设计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因,激发学生主动建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弱化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交往互动才是其本质,不应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地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教师在活化课件工具的同时,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思维得到交流,做到课件内容和自己的讲解相得益彰。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内容创设成一定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互动的机会,使知识意义的生成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学生互动基础之上。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指导、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学生也应敢于向教师发问和质疑。在学生互动中,学生之间应能相互启发、借鉴和交流,展开良性竞争,共求进步和发展。

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有机结合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供大量教学资料,从而方便教学过程的实施,但同时也容易产生节奏过快、容量过大等副作用。课件代替不了板书和师生合作的演绎推理过程,也不利于教学进程的即兴发挥。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巧妙结合起来,合理渗透,使两者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长处。

总之,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要克服课件制作误区,了解课件的基本制作要求和使用策略,让课件发挥最高效的辅助功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1]汤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66-69.

[2]林峰.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在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8,(29):39.

[3]许颂安.浅谈化学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6):61-62.

G712

A

1672-5727(2010)12-0150-02

许颂安(1963—),男,南通体臣卫生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

*本文系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2008~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项目化多元整合之构建》(课题批准号:09YB2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动画课件多媒体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