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过程导向的服装专业课堂优化探究

2010-02-17汪宇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2期
关键词:服装职业情境

汪宇

(江苏省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 太仓 215400)

工作过程导向的服装专业课堂优化探究

汪宇

(江苏省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 太仓 215400)

课堂是培养中职生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主要阵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突破口。我们应以创设职业情境平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以及嫁接与运用企业素材等途径使课堂“鲜活”起来。本文以我校服装专业为例展开探讨。

工作过程;服装专业;课程改革;课堂

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提高中职生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也是造就学生鲜明个性的主渠道,其特征是“情境模拟”和“动态演练”。应使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变学习为一种幸事,变求知为一种乐事,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通过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笔者认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堂优化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情境创设,搭建“鲜活”课堂的平台

应现代职业的需求,职业教育必须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实现行动体系的重构。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智能结构特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教学主要建立在“建构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通过整体、过程和实践意义的“境”来促成学生的新知识结构。应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学情境清晰存在,对实际职业情境进行加工,构建更具普遍意义的“工作情境”。

教学情境工作化,课堂情境企业化 实践操作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校服装专业一体化学习场所的构建,使课程再现了企业生产总体架构,将教师办公区、专业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操作区这三大功能区连成一体,教学设备按企业生产流程进行编排放置,教学形式和内容按企业生产的组织架构、部门的职能范围和生产运行链调整。如实践教学模拟企业,组建产品研发工作室,为学生学习创建“形象”的产品开发组织结构;组织模式采用厂长(管理能力较强学生)——生产组长(专业技能较好的学生)——工人(各层面学生)。学生学习模式采用工作实景,由教师设计“生产目标”,把“生产任务”下达给“厂长”,“厂长”率领工作团队在客户要求——市场调查——构思——设计图样——做样衣——样衣展示——专家评(客户、企业骨干、学校专业骨干、学生代表)——产品确认——正式出样——产品确认——正式出样——产品信息传达给生产运行链板块中,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计划,“生产组长”协同“厂长”根据“工人”的专业技能安排岗位。学生积极主动,行动贯串始终,课堂是交流、碰撞、快乐的平台。同时引入日本企业“5S管理”制度,创设学习型的职业环境,使教学情境工作化,课堂情境企业化。处于这样一个真实、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积累经验成为可能,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对服装专业领域的生成性理解,促使学生走近企业,完成学习角色的转换(学生—工人)。

企业合作经常化,品质管理现代化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方向标。为此,我们一方面积极联系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在太仓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帮助下,成立了服装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会在多方支持下,和周边几个服装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每个学期都能到这些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产品开发部、业务部、技术部、采购部、仓库管理、生产部、品质管理部,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企业优质的品质管理模式——顾客至上、持续改进、全员参与,感受企业生产工人精细的工作态度、独到的工作方法和团队合作精神。每一个部门都成为了“课堂”,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企业紧张的工作氛围、高效的生产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企业现场经历增强了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团队意识。这些都是学校传统课堂与实习场所无法比拟的。企业也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对其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进行全面考察,选择和储备企业需要的人才,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教学形式多样化,启动“鲜活”课堂的枢纽

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因此,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课堂“鲜活”起来。

学习小组最优化,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用 学习合作小组是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中运用频率较高的教学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的主阵地。在动态、开放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都“动”起来,使课堂“鲜活”起来,教师应注重合作小组的组织优化。(1)根据课题设计的难易程度(例如,女衬衫变款与基型),可以按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将特征相近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成立“同质型”学习小组。这样,优秀学生能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更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对后进生降低学习要求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师的关注和引领下,他们同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功。(2)将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分步实施,成立“异质性”学习小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学习层次的学生,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工作任务中不同的工序流程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施展才能,得到锻炼。同时,“组间同质”利于小组学生形成合理、公平竞争的意识,促进组内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通过实践,教师与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企业技术全程化,使学生在每一目标上都学有所获 我们的专业辅导员通常是校外服装企业的技术骨干,具有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这些正是教师所欠缺的。我们多渠道联系和发展专业辅导员,经常请他们参与不同模块、不同课题的设计、技术指导及评价——根据人才培养方向及定位,组织参与课程模块的设定;根据不同课题的教学目标组织参与生产(教学)流程设计;根据工作课题的相关要求组织参与考核评价设计。以企业生产工作过程视角为例,样板制作的侧重点设定为企业订单的制板规范与流程;生产准备的侧重点设定为企业产品材料的检测与文件的制定;样衣试制的侧重点设定为产品试制程序与技巧;成品检测的侧重点设定为产品质量鉴定与客户至上原则。企业技术全程化,企业元素融入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企业技术与学校教学实现“零距离”接轨,使我们的课堂更加贴近企业,教学更加精彩纷呈。

生产实习多样化,使学生的每一创意都充分展现 服装专业工作室是学生的校内生产实习基地,是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本专业定位,我们的服装设计工作室、服装工艺工作室和服装CAD工作室模拟企业运作,以承接加工和设计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工作室根据学生的专长以学生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组合,挑选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主管”,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为“顾问”。设计工作室接受任务后,在部门主管的组织下,负责进行多种形式的市场调查,了解客户(消费群体)的要求,对新产品进行创意开发,以服装效果图和款式图结合面、辅料的形式来阐述产品设想、构思,同时必须经过“顾问团”的评审方可移交下一个部门。服装工艺工作室与服装CAD工作室主要负责:(1)首件样衣的制作,提供给客户挑选或确认。(2)客户下单后,组织生产准备工作——编制生产文件、CAD推板、大货样板、排料图。(3)组织批量生产,生产指导及标准化生产作业。(4)严格品质管理,出货。由于生产实习模拟企业运作模式,工作室的每一个新产品都激发了学生创新热情,每一个项目都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平台。

素材引领,提升“鲜活”课堂的绩效

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是一种“平行结构”,知识排序的方式与学生习得知识的方式相冲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则是一种“串行结构”,是对职业的工作过程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工作顺序,即行动顺序。我们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将企业工作元素转化为教学素材,不断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

素材——“企业订单” 在服装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以服装成品生产流程为依据,针对流程中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使服装专业课程以一种适合学生形象思维的排序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但目前的教科书与企业运作(外贸加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服装制板,教科书上的方法与服装企业实际操作至少有三点不同:(1)成衣规格要求不同;(2)配属部位规格要求不同;(3)制图步骤不同。这样的差异对学生适岗就业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也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改变?实践证明:以教科书为基础和参照,运用企业订单或根据服装样衣编制订单推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坚实地迈出校企“无缝”对接的第一步。

素材——“技术流程”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都有着与之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过程。服装专业亦是如此。我们尝试将服装企业中专业的定岗工作流程编制成《××员的一天》(例如服装工艺员的一天、业务担当员的一天……)来辅助教学。教师在接受任务后,首先确定服装企业、确定相关技术岗位人员和确定相关学习内容。如《服装裁剪员的一天》,我们在了解编制裁床方案——排料划样工艺——铺料工艺——裁剪工艺生产流程后,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跟进实践活动,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明确了专业岗位的工作流程,采用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中的生产文件以及现场拍摄的视频、照片等,以PPT的形式真实再现了一名企业专职人员工作时的整个操作程序和生产操作注意事项。由此,学生的专业定位不再“遥远而模糊”,学习目标也愈加“清晰而坚定”,课堂教学也因此“生动而鲜活”起来。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为此,聆听、探索、创造应成为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7-25.

[2]孙晓军.服装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互助途径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6):63-64.

[3]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职教通讯,2007,6(37).

G712

A

1672-5727(2010)12-0143-02

汪宇(1970—),女,江苏太仓人,江苏省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服装工艺。

猜你喜欢

服装职业情境
让人心碎的服装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