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节奏浅议
2010-02-17刘会芹
刘会芹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课堂教学节奏浅议
刘会芹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课堂教学节奏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教学节奏主要体现在教材处理、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课堂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
课堂教学节奏;教材处理;教学方法;课堂结构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怎样提高教学艺术性,使学生既轻松愉快、乐趣无穷地学习,同时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广大教师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其中,关于课堂组织与设计的探讨一直是重点。
课堂作为现代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具体设计时,涉及的内容很多——怎样引入话题、怎样展开讲述、怎样提问、课的结构怎样安排、教学手段怎样配合、节奏怎样调节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怎样确保学生在一堂课四五十分钟内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且不出现注意力疲劳,这就取决于课堂教学节奏是否符合认知心理的一般规律。
课堂教学节奏,主要体现在教材处理、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课堂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因而,在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实施等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重点突出,虚实相映
在生活中,我们常有着这样的体验:广阔的平原很少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弯曲的河流、起伏的山峦却常常会激起我们强烈的美感,因而多被文人墨客纳入尺幅之间。山川之所以如画如诗,就是因为它们具有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层次节奏,给人们心理上一种美的感受。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设计得像山川一样,高低起伏,虚实相映,就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拿语文课来讲,在丰富思想、强化语感、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的总目标下,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内容本身各有差异,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方法的采用自然不同。如诗歌教学,首先从诵读入手,继而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使诗歌的意境在学生的大脑中得到完美再现,随之进行点拨诱导,使学生把握住诗歌所抒之情,感悟其表现手法上的高妙之处。在这一过程中,诵读的指导与示范可相对紧凑一些,启发想象与联想的环节可相对松弛一些。这样的节奏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而且可以将其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经验证明,要使课堂教学节奏真正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首先必须在教材处理上做到重点突出、虚实相映。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产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效果。大家知道,任何教学内容都有难有易、有重有轻。一本书中有重点单元,一个单元中有重点课文,一篇课文中有重点部分,这就是教学内容本身的节奏。我们在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时,要注意依据教材本身的节奏,以整体内容为背景,注意使重点与难点这两个“亮点”不断引起学生的特别注意。重点突出,要求教师在详细讲解的同时还要反复地强调;难点突破,要使用类比等手法,舒缓教学进程,降低理解难度;处理一般内容时要注意简明性。这样,才能使教学高低起伏、节奏分明,使学生的思维也具有节奏感,不断地产生兴奋。用打比方的话来说,教材重点的突出就像影视片的主题歌那样,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不断回响;难点突破就像那特写镜头一样,让人们能清晰地看到对象的细微之处。
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好办法,但如果提问不注意节奏,不讲究方式,信口发问,甚至提问后不给学生一点考虑时间就急切地问 “是什么”、“怎么样”等等,就会使提问变得平淡、单调、枯燥,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要加强提问的节奏感,必须注意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注意问题的典型性,要抓住重点和关键处提问,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举一反三、触及旁通的效果;第二,要根据问题的难度步步推进,注意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使问题得以逐步解决。这样的提问本身就具有明显的节奏性,正合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因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疏密相间,张弛结合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第一,讲与练相对集中;第二,内容密度过大或过小;第三,教师课堂语言随意性较大。这些都不符合人们的思维特点,容易造成学生疲惫。因为密而不疏,学生精神上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过于松弛,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只有疏密相间、张弛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心理感受有张有弛,形成有规律的节奏,这样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如我们现在上一堂数学课,讲授内容是“鸡兔同笼”。如果教师按先讲例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最后由教师布置作业这种传统模式,课堂难免会单调乏味。如果变一种方式——先由教师提出问题(一个农妇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共有50个头和140只脚,问鸡和兔子各是多少?),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讲,让学生思考(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或其他方法来求解),最后教师再提示和点拨,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这样做的好处是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精力比较旺盛,注意力相对集中,他们在经过了积极的思维过程之后,不论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得到思维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巧妙地进行点拨:假设农妇现在看鸡和兔子的精彩表演,每只鸡都表演“金鸡独立”,每只兔子都表演“玉兔拜佛”,此时着地的脚只有70只,这70只脚中,每只鸡对应一只脚,每只兔子对应两只脚,已知总数为50只,所以兔的数量为:70-50=20只,鸡的数量为50-20=30只)。这时,学生不仅恍然大悟,思路大开,而且能够获得一种特别的美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一般的数学方法给与补充讲解,其效果就十分理想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疏密相间、张弛结合,而且是先张后驰,同时又有波澜,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有很多教师不善于处理讲和练的关系,把一堂课的全部教学内容一股脑地放在一起讲完,然后让学生做练习。这样,讲的密度大,知识多,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练的密度大,习题多,学生一次难以完成。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把讲解、练习、思考等结合起来,疏密相间,张弛结合,效果就会好一些。
学生自身精力的张弛是有规律、有节奏的。从一天来讲,第一节课精力比较充沛,注意力容易集中,到最后一节课,精神已疲惫,注意力容易分散;从一节课来看,开始阶段精力比较集中,到最后阶段精力就容易分散。这些就是学生自身的心理节奏。我们安排教学时一定要遵循这一规律,使课堂教学节奏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合拍,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上午第一节课是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教学密度无疑可以大些,走进教室便可以直接讲课,而最后一节课学生往往很疲惫,所以教学内容应适当减少一些。上课时,教师先来一段精彩有趣的课前谈话,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振奋学生的精神。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
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表现节奏,如讲授法紧凑、提问法舒缓、谈话法松弛等。所以,我们要调节课堂教学节奏,还必须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上入手。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主要是各种教法的最佳组合与合理变通问题。例如,讲授《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要用到的方法有讲析法、朗读法、自读法、提问法等多种,那么,如何将这些教法科学地组合在一节课中并形成最佳的课堂节奏呢?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让学生自读,那么,由于学生本身的积极性尚未调动起来,在阅读中,他们的思维活动还处于消极状态,这样,课堂教学的节奏就会过于松弛,课堂利用率会大大降低;如果一开始我们先用讲析和表情朗读相互结合的方法造成情境,然后将学生引入其中,这样,学生的思维状态就会随着课堂节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调节着学生思维状态的变化,所以,我们应当注意各种教法的实际运用与科学组合。
在环节优化方面,主要应考虑各个环节教学内容的优化问题,因为不管是“三环式”课堂结构,还是“五环式”课堂结构,其本身已具备了明显的节奏感,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这种固有节奏下学生的心理效应问题。学生对已经学过并且掌握了的东西一般不感兴趣,而对疑惑之处或者尚未接触的东西兴趣较浓,所以,在复习一环中,应提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通过作业批改可以了解),注意提问内容与新授内容的相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讲解新课时,应注意重点的反复强调和难点的阶梯性突破;在练习阶段,应注意由易到难的层次,如果颠倒了就会使学生意兴索然。当然,“三环式”结构也好,“五环式”结构也罢,课堂结构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中,应根据内容的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取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教学的节奏感。否则,一味地讲求环环具备,就会使整体教学显得单调,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节奏,探索和利用这一节奏,对于课堂教学无疑是有益的。
[1]黄高才.关于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J].普教实践与研究,1998,(5):31-32.
[2]刘会芹.谈课堂教学节奏的处理[J].职教语文,1996,(2):11-13.
[3]茅卫东.黄高才谈语文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7-05-23:(3).
G712
A
1672-5727(2010)12-0131-02
刘会芹(1963—),女,陕西泾阳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