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15年”系列综述三创新机制开拓人才兴社新途径

2010-02-17

中国合作经济 2010年1期
关键词:时报社中华人才

2010年,在中华合作时报社一年一度的年会上,本报员工张帆被评为报社的“希望之星”,不仅获得了报社奖励的笔记本电脑,同时也获得了一笔业务培训基金,新的一年中她将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这个五年前大学毕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是中国供销合作网副主编。从初出茅庐的编辑、记者,到名专栏的主持人、报社的首席编辑,再到报社中层管理者,张帆在中华合作时报社职业历程中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与报社人才机制的不断创新分不开。

中华合作时报社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单位,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充分认识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推动力,不断创新引才、育才、用才的体制机制,坚持创造爱才、惜才、重才的优良环境,始终拓宽就业、创业、成业的事业平台,近几年来,逐步形成了人才快速成长与报社事业快速拓展融合互动的良好局面。

适应传媒变革新形势 多层面引才

1995创刊的中华合作时报,真正向现代传媒变革进行二次创业,与2001年底那场以公开招聘总编辑为起点的人才机制改革密不可分。

2001年的中华合作时报社,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已经连续亏损。针对这种情况,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总编辑。有过多年办报经验的河南省三门峡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杨建平在众多应聘者脱颖而出,出任报社总编辑。他到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调整报纸定位,改善报纸结构,引进现代传媒管理理念,使中华合作时报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这次成功的人才选拔令报社发展重现生机,也拉开了报社推进人才机制改革的大幕。此后,引进各类人才成为报社人才机制改革的首要工作之一。2002年至今,报社已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研究生75名,高端经营管理人才10多名,为推动报社战略转型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9年来,报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适应市场形势,引进经营管理人才。2001年处于困顿期的中华合作时报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为了适应读者和广告客户的需求,报社从2002年起陆续创办了《茶周刊》、《合作金融》周刊、《安全时讯》周刊、《棉花导刊》、《绿色果蔬》周刊等专刊。为使各专刊能深入对接、开拓产业市场,成为报社经营新的经济增长点,报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专刊主编、执行主编,精心选拔了一批既懂新闻出版管理又熟悉专业市场情况的经营管理人才。如今,这批人才已经成为报社经营管理的骨干人才,每年为报社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第二,适应行业读者需求,引进专业采编人才。中华合作时报作为一份行业报,在采编人才选用上,区别于一般大众新闻媒体,不仅要考察应聘者的新闻业务能力,更注重其专业知识背景。近年来,一大批农学、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各类专业的人才加入到报社的采编队伍中,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编辑记者,在农资、棉花、茶业、物流、农村金融等领域迅速成长为具有较高产业分析水平和成熟新闻报道能力的专家型新闻采编人才。2002年,《农资专刊》记者张琴采写的《氮肥企业的忧思》荣获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好新闻奖;2004年,《合作金融》周刊记者刘小萃采写的《草根金融难享阳光雨露》荣获首都女记协第八届好新闻奖。这些成功的报道,不仅在新闻业界得到高度肯定,更在行业内引起广大反响,充分反映了报社采编队伍的专业水准。

第三,适应数字化趋势,引进新媒体人才。面对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对传统平面媒体的冲击,从2003年起报社就开始注重引进优秀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并以这些人才为探路先锋向新媒体领域全面发力。200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决定将总社信息中心(含中国供销合作网)交由报社管理,报社迅速整合人力资源,由分管领导牵头,带领多名具有一定新媒体知识的年轻员工,出色地完成了中国供销合作网改版、手机短信平台开发以及重大活动网上直播等任务。在这支年轻队伍的引领下,报社正逐步由原来单一的报刊出版向报刊、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媒介融合发展转型。

探索学习型组织新路径高标准育才

中华合作时报社的团队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人才队伍,整体氛围蓬勃向上,学习之风颇盛。结合报社人才的特点及各岗位职责要求,报社设立各种培训模式,每年拨专款对员工进行培育,以期将报社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第一,以交流学习为主线,抓日常培训。报社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形式、多途径的日常培训模式:一是顾问制。从2006年开始,报社特聘新华社《瞭望》周刊原总编辑、高级记者陈大斌为高级顾问,指导报社采编工作。每周陈大斌顾问都会对所有报刊的优缺点予以讲评,并参加各刊选题会、策划会等,对重大选题予以指导。在陈大斌顾问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年轻编辑记者写出更优秀的报道、策划出了更多成功的新闻报道。二是业务交流制。报社每周例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周内推出过优秀稿件、版面或活动的个人或部门在例会上交流自己的经验,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员工和部门带来了很多启示,成为大家互相学习的一个好机会。三是业务评比制。报社制定了详细的稿件、版面质量等级标准,每月底,报社评委会都会评选出当月的好稿件、好版面、好创意、好图片等,并张贴在评报栏中,供全体员工学习交流。年终时,报社还会推选出当年的好作品,并对相关个人和部门予以表彰,这些制度都大大地激发了员工们比、学、赶、超的热情。

第二,以全局视野为指导,抓高端培训。近几年,报社事业格局拓展迅速,涉及多媒体、多产业,为给报社的战略转型提供人才储备,报社非常关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高端业务知识的普及教育。一是选送青年骨干出国培训、考察。2007年,报社选派《中国合作经济》杂志副主编于璐娜参加国际合作社联盟在菲律宾和日本组织的培训,深入了解国外合作社发展、经营情况;每年报社还会为先进工作者提供出国考察机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报业运营人才。二是组织同业交流学习。报社每年根据业务发展重点,都会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前往其他媒体参观学习,借鉴同行的发展经验。三是定期举办高端讲座。近年来,报社共邀请了几十位各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做讲座,内容涉及“三农”改革、报业变革、新媒体发展等各个方面。

搭建事业发展新平台全方位用才

“如果一个体制不能容纳更多的人才,这个体制肯定是有缺陷的;如果一个体制不能让一个人持续成长,也是有问题的。”这是报社领导在一次总结会上谈到如何创新人才体制时提出的整体理念。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中华合作时报社一直在不断探索着如何为更多的人才提供更多的“舞台”。

一是新闻业务与活动策划相结合的全方位锻炼。在中华合作时报社这样一个行业媒体,每一个新闻采编人员都不仅仅只是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近几年,随着各周刊不断拓展活动平台,在业界开展各种论坛、会议、培训、颁奖典礼,报社相当一部分采编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又登上了另一个舞台,例如,《农资专刊》的记者师容、于江灵、汪洋,通过参与组织、主持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BB肥行业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等,已经成为业界小有名气的论坛主持人,经常受到企业邀请主持相关论坛、会议;《合作金融》周刊的主编刘小萃、编辑蔡靓,在组织多次研讨班后,也经常受邀去各地讲课。在中华合作时报社这个大平台上,每位编辑记者不仅有机会成长为一名专家型记者,更有可能成长为一名记者型专家。

二是管理和专业相结合的双通道晋升。报社实行人才体制改革以来,打破常规用人机制,敢于用新人、用不同身份的人,为员工搭建了管理和专业两条互补互通的职业发展通道。近年来,报社加大干部选拔力度,一大批70后、80后员工走上了领导岗位;同时,报社也鼓励员工走专业发展通路,争做名编辑、名记者。2006年开始,报社设置首席编辑、记者岗位,薪酬待遇等同于中层管理岗位。2005年刚大学毕业到《茶周刊》工作的张帆,正是由于表现突出,被推举为报社的首席编辑,后来在中国供销合作网副主编的选拔中,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

三是薪酬和事业相结合的个性化激励。在报社,只要员工有能力、想干事,就给机会、给平台、给高薪。目前,报社建立了综合考核体系,绩效部分上不封顶。各周刊对新闻报道和经营做出贡献的员工,年薪超过报社领导已经不是新鲜事。在这样的薪酬激励下,报社各刊都创造了不俗的经营业绩。

新闻立报,经营强报,改革活报,人才兴报。一支以青年为骨干、能打硬仗、热爱新闻事业、善于经营开拓的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团队正在中华合作时报社形成,报社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上将再次记录每个员工的激扬青春。

猜你喜欢

时报社中华人才
人才云
海峡摄影时报“走进武夷山”影友擂台赛获奖作品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媒企联合,共奏变革发展新乐章司尔特肥业与中华合作时报社签署战略宣传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