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

2010-02-17陈小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7期
关键词: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陈小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州 350007 宁德市民族中学 福建福安 355000

促进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

陈小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州 350007 宁德市民族中学 福建福安 355000

中学生如何运用网络手段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利用信息,支持合作学 习和终身学习,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已成为网络信息素养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培养可以通过构建网络课程、关注日常教学、发展创新能力等3种模式开展。

信息技术;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

Author’s addressCollege of Educatio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China 350007; Ningde National Middle School, Fuan, Fujian, China 355000

信息素 养(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信息素养正逐渐成为评价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网络信息素养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也就是有效地使用网络信息并进行信息创造的能力。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应能够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能够熟练地、有效地获取信息,批判地评价信息,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和生成信息[2]。

1 目前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缺失

中学生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目的在于形成高效地获取网络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力度明显不足。笔者通过对在校中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制约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习得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要求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的呼声日益强烈。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置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中体现网络知识方面的内容较少。如:初中开设少量关于E-mail、Internet使用的课程,高中受学校硬件、师资、课时的制约没能开设或开足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这不利于学生对网络信息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

1.2 学科课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影响学生网络知识的整体衔接

学科课程间的沟通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中学各学科之间知识内容的联系脱节。信息技术课程缺少与其他学科课程知识点的整合与互动设计,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强。其次,信息技术本学科课程内容衔接出现断层。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开设较晚,教材在设计上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Photoshop、Flash、Internet、E-mail、网络知识、VB、多媒体等。教材多以说明书式呈现,案例分析少,内容多而杂,潜而虚,知识与技能脱节。

1.3 重技能轻知识的意识形态,忽视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技能。在调查中发现,社会、学校、学生均看重技能掌握,忽视网络信息素养的重要性。然而真正让学生面对网络学习时却不知自己“需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做得怎么样”“有什么用”,取而代之的是QQ聊天、“偷菜”、网络游戏,虚度生活。

1.4 评价量规设计的不合理性,无法有效衡量学生网络信息素养

评价量规的设计多注重技能技巧的评价,忽视网络信息素养的评价与反馈在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中的重要性。目前的网络教学评价呈现出“师评多、生评少,他评多、自评少,技能评价多、知识评价少,教学评价多、道德评价少”的特点,忽略了教师评价量表、学生评价量表、自我评价量表的互评作用,使得评价缺乏客观性与全面性。

2 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

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从3个方面进行,即:构建网络课程,聚焦课堂学习;注重日常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发展创新能力,关注生活实际。

2.1 构建网络课程,聚焦课堂学习

构建与网络信息素养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完备的网络知识体系。课程内容包含掌握网络设备与设施操作的基础层次,培养利用网络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的基本层次,通过网络技术来解决问题的发展层次[3]。在课堂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基本网络知识,又要注重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

从网络课程的构建上看,网络信息素养培养的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基本知识方面。操作系统知识、文字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知识、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程序设计以及网络环境中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交流共享、信息的发布、信息的评价与反馈等。譬如,文字加工用WPS、Word;图片处理用Photoshop;动画制作用Flash;网页制作用FrontPage等。

2)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课程。凡是能够用于呈现网络学习目标的各种因素均可称为网络资源。例如:Internet学习、网络资源的上传下载、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以及基于专题网站、Blog、Wiki等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的学习等。

3)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网络,为学习者创设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它既包括改善教师的教,又包括促进学生的学两方面。避免片面地把网络信息技术当成工具,而应该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制定与实施中。

2.2 注重日常教学,更新思想观念

1)知识传授方面。应体现“施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教给学生有关网络知识方面的学习方法、技巧,包括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学生专题网站的建设、网络环境的探究、网页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让学生掌握如Dreamweaver、Flash、Firework(网页三剑客)以及Office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采用学生小组协作或师生合作设计、开发网络资源。

2)教学手段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通过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信息素养。基于WebQuest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收集、分析、判断、加工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师生交流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突破了时空限制,改变了传统的师生交流方式。采用网上授课、网上发布和提交作业、网上答疑辅导、网上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和分工协作意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克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心理障碍,体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不同学习模式。

2.3 发展创新能力,关注生活实际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强调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学会关注实际生活,亲身经历生活才能获得体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搭建有关网络信息素养专题网站。采用“双主模式”,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网络信息素养专题网站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网络信息素养的环境,在集团中研究、合作、交流、成长。如建立“信息技术学习网”,开设Blog、基于Wiki等网络教学平台。

2)组织学生参加网页设计大赛。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网页设计大赛,是让学生参与到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中,不断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筛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提高。

3 结束语

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培养,不仅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问题,更是网络社会化发展的问题。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学习氛围,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手段,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9-12

[2]李智晔.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机制与方法[J].情报科学,2005(5):678-681

[3]王吉庆,黄钢.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8-179

[4]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9

Research of Improv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etwork Information Literacy

Chen Xiaohui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means access to inform at ion, screening informatio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in suppor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of network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Author believe that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literacy concerned about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ourse, the daily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modes of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 hnolog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etworked information literacy

G633.67

B

1671-489X(2010)27-0049-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7.049

猜你喜欢

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