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标准及策略
2010-02-17汤元军
汤元军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 扬州 225009)
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标准及策略
汤元军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 扬州 225009)
相对于专业课,影响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更为复杂。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德育课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可检测的标准、能观察的标准和促发展的标准。职业学校德育课要实现有效教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与专业相结合、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是基础,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标准
当前,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受到了广泛重视,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依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否定性反馈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品行、习惯与社会要求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虽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作为职业学校德育主阵地的德育课教学低效甚至无效难辞其咎。在努力提高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背景下,人们对德育课的课堂有效教学赋予了更高的期待。
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有效教学理念很快就成为了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并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进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有效教学,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探究影响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德育课有效教学评价标准,进而形成实现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影响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对于刚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品行现状与学校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学有很大关系。如果经过职业学校教育依然没有进步或发展,那么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对他们而言依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这将直接关系到职业学校德育课存在的价值。因此,德育课教学改革必须围绕有效教学展开。
只有清楚了解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因素到底有哪些,才有可能从行为层面上分析有效教学的特征,也才有可能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有效教学的方法,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策略。当前,影响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相对于专业课,德育课容易被学生所轻视。职业学校学生学风普遍不浓,专业课的重要性不至于被学生所忽视,但德育课却往往被学生认为是空洞的和无用的。同时,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考核侧重于过程,只要不出现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学生一般都能通过。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学生对德育课应付了事的多,主动学习的少。
第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德育课内容价值很容易被解构。职业学校德育课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等,主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常识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知识层面上看,在当今社会,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很多,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学生可以或迟或早地从其他途径获得。从价值观层面上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发展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德育课宣扬的价值观并不都会必然地在社会中体现出来。这些因素很容易消解学生对德育课内容价值的尊重,导致学生感到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因此,不学不信成为学生对待德育课的常有态度。
第三,德育课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影响了课堂有效教学。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因一些学生学习习惯和品行的不良表现很难在短期内改善,教师的成就感很差,转而归责学生、敷衍学生。其二,因教师的教学能力低而产生的不良教学行为制约教学的有效性。有学者通过课堂观察比较了有效教学和低效教学的教师行为差异,结论是:这两类教师在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学生学习监控能力等方面差异较大。
可见,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特殊形态,影响其有效教学的因素比其他课程更多更复杂。这种状况给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有效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难题,但也为德育课教师的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评价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标准
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评价标准与一般教学评价标准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只有切实把握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特点,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德育课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才可能促进有效教学。
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德育课教学不同。基础教育面对的是中小学生,德育课教学有着中考和高考的要求;普通高等教育面对的是已成年大学生,德育课教学倾向于思想性和理论性。职业教育面对的主要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德育课既无高考的要求,也无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的要求。第二,它与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其他方面不同。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可以用“三全”来概括,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德育课教学只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方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其他方面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而德育课主要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承担着系统德育的重要任务。第三,它与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不同。专业课教学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容易建立。而德育课教学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由于学生的思想比较复杂,有时还会出现无效的结果。
在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特殊性,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课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已成为推进德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我们不缺少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课有效教学评价标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应该经常围绕 “我的课堂教学有效吗”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这两个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反思的成效又取决于教学评价的标准。职业学校德育课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评价标准应立足于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特殊性来构建。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可检测的标准 看课时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很难说出前一阶段的哪种教学行为造成了学生今天的发展状态。因此,不能把学生的成长作为判断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而应把课时目标作为判断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基本依据。这个标准要求德育课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课时目标,使课时目标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要点上具体明确,而且可检测。不能把德育育人的总目标作为评价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还要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检测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局限于知识性的问答。如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都能达成,那么德育课程将会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能观察的标准 看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德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观察出来。如果学生表现积极,思维活跃,能够主动融于教学过程之中,就表明学生学得好,教学有效;如果学生在德育课堂上昏昏欲睡或无所事事,那么教学必然是无效的。简而言之,就是要使学生在德育课堂上“动起来”和“活起来”。
促发展的标准 看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和教师的成就感。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学生思想接受来实现的,学生越是自觉地接受,教学效果就越好,而是否实现这种自觉又是可以通过学生对德育课教学的兴趣来衡量。当学生对德育课教学产生兴趣后,德育课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就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当德育课教师能够带着成就感走出教室的时候,表明教学是有效的。如果学生对德育课教学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对教学产生不了成就感,那么课堂教学就是无效的。
上述三个标准体现了德育课教学的目的性、主体性和发展性要求,而且切合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特殊性,排除了理论上的繁琐,便于操作和对比。
实现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从思想教育的规律看,德育课教学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使教学内容被学生接纳。那么,职业学校学生怎样才能相信教师的教育,这是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实现有效教学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育人工作取得成效的必由之路。在“情”与“理”的比较中,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还是以情为先。学生为什么要接受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这主要不是理的问题,而是情的问题。这个“情”具体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及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教师因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而获得尊重。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德育课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出现理通情不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排斥德育课教师,教学效果必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基础
作为一门学科,德育课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是在传授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让学生感到有用和实用的内容。从广义上说,德育课程知识对学生都是有用的,但也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区别,存在必需与急需的区别。学生对德育课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是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脱离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道理,无论多么重要和有用,也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所以,德育课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深度上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准,在广度上要以直接实用为准。
学生选择职业学校的初衷是学习技能,而不是听做人的道理。虽然做人的道理和综合素质很重要,但是如果德育课教学不能为学生的初衷服务,就会被学生认为是无用的。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努力做到与专业相结合。只有与专业相结合,学生才能切实感到德育课教学对他的发展确实有用,他才能产生兴趣,从而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职业学校的学生轻视德育课是普遍现象。转变这种现象,德育课教师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突破口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树立为学而教的思想,破除为教而教的观念。为教而教的观念是教师心中没有学生只有教材的表现。教学无视学生,学生必然无视这门课程和教师。树立为学而教思想,就要下功夫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是选择适合教学方法的前提。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而言,只要学生认真学习,思想品德就会自然有所提高,但职业学校学生在德育课方面缺失的正是这种学习品质,而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这种学习品质的重要方式。学习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改造思想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要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有效性,就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这个作铺垫,引导学生发展在职业学校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总之,在今天的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改革德育课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势在必行。在有效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行动研究,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课有效教学规律,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
[2]王鉴.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78.
[3]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50-53.
[4]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6.
[5]王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0-114.
G711
A
1672-5727(2010)05-0039-03
汤元军(1969—),男,江苏盱眙人,硕士,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