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方向
2010-02-17李殿平
文/李殿平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全国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以涉农行业协会为主,覆盖主要农产品行业和供销合作社传统优势业务领域。近几年来,协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行业代表性日益增强,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成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骨干力量和带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行业协会改革的背景
供销总社主管的行业协会主要是中国字头的农产品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大多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些是随政府机构改革,整建制地由行政业务司局转变为协会的。在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办会方式上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普遍存在着发展观念陈旧、服务能力较弱、工作人员老化、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2004年初,供销总社党组、理事会作出深化主管行业协会改革的决定,成立了行业协会改革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社团管理办公室(2006年独立建制为社团管理部),负责行业协会管理、改革发展的具体工作。
行业协会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开放办会、人才兴会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改变用人制度,完善协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拓展协会职能,提高协会服务水平,加快建立体制健全、机制灵活、功能完备、运作规范的行业协会工作体系,不断开创行业协会工作新局面。
(一)创新用人机制,为行业协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改革用人制度,是进行行业协会改革的突破口。一方面,加大主管行业协会领导班子建设力度,从行业中吸收精英担任行业协会领导职务,提高企业家在理事会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广纳贤才进入主管行业协会秘书处工作,推动行业协会面向社会招聘人才,重点吸收行业中的专家、技术骨干和优秀年轻人才,并大幅降低退休返聘人员的数量,为行业协会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二)加大扶持力度,为行业协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不断加强扶持和帮助,是行业协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剂。行业协会改革以来,供销总社设立了专项资金,对主管行业协会进行项目和办公用房补贴。将主管行业协会公文运转纳入机关运行体系,使行业协会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供销总社的工作部署。按照办公信息化的要求,为主管行业协会专门配备办公自动化设备,提高行业协会运行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努力为行业协会营造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行业协会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是行业协会科学发展的强力保障。行业协会改革以来,供销总社不断探索行业协会管理新办法,积极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机制。相继出台了《主管社会团体管理办法》、《主管社会团体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主管行业协会负责人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等多个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行业协会负责人绩效考核、社团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行业协会管理长效机制。
(四)统筹协调,分类指导行业协会业务工作。统分结合、立足实际,是指导行业协会工作的基本方法。2009年4月,供销总社组织召开了全国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深入部署,并下发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意见》。 另外,定期组织召开主管社团负责人联席会议,一方面,为各社团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相互交流工作情况、借鉴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对各社团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形成分类指导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阶段社团工作。
(五)加强培训,为行业协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定期对高管人员进行培训,是推动行业协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行业协会改革以来,先后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对主管行业协会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脱产封闭式培训,并举办“行业协会改革发展高级培训研讨班”,对新时期行业协会高管人员的业务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培训。同时,还利用研讨、论坛、工作会等形式,进行理论政策和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
(六)强化党建,开创党建带动行业协会发展的新局面。加强党的建设,是开展行业协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指导各主管行业协会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的新措施、新方法和新途径,开创党建先导、整体联动、共同发展的工作新局面。
(七)联合发展,开辟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工作新途径。推动联合发展,是开展行业协会工作的创新之路。2010年9月,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组织了七家主管农产品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2010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与以往单家行业协会举办的展会活动相比,这次博览会有效聚集了行业协会的平台、网络和资源优势,增强了行业协会影响力,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提高了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的知名度和公信度。
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果
改革以来,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行业协会面貌焕然一新,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行业影响力、自身实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行业影响力大幅提升。近年来,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共向国务院和有关部委上报产业政策建议50多项,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30多人次,承担政府委托项目60多个,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60多项,开展展会、节会等各类服务活动500余次。在民政部开展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中,供销总社已有6家主管行业协会获评3A以上等级,其中5A级1家,4A级1家,3A级4家。有2家主管行业协会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二)会员规模不断扩大,行业代表性持续增强。近年来,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会员数量大幅增长,总体数量是改革前的5倍。行业覆盖面得到拓宽,会员的分布从流通向生产、加工、储运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延伸,实现了以系统内为主向系统内外均衡发展的良性转变。同时,各个行业协会的分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也迅速发展,分支机构总数达66个,是改革前的11倍。进一步拓宽了组织资源,有效延伸了行业协会服务平台。
(三)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改革以来,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普遍建立起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了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与秘书处各司其责的民主治理模式。与改革初期相比,主管行业协会人员队伍得到优化,法人代表的平均年龄由63岁下降为52岁,秘书长平均年龄由55岁降为49岁,大学以上人员比例达98.6%。主管行业协会财务状况明显改观,为进一步提升行业协会服务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行业协会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措施
今后一段时期,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主管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主管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夯实组织基础,扩大行业覆盖面;完善行业服务功能,提高协会服务水平;积极反映行业诉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行业诚信建设,不断强化行业自律;实施国际化战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健全协会工作体系,促进联合发展;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
为推动主管行业协会完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发挥全国性平台作用,将实施“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重点在行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农产品品牌推广、行业公益性培训、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等项目方面给予资金扶持。通过这些项目建设,着力把供销总社主管行业协会打造成业务领域更广泛、服务功能更完备、行业影响力更强大的全国性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