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雅》音训特色及其对清人的影响*
2010-02-17吴泽顺
吴泽顺, 胡 婷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通雅》音训特色及其对清人的影响*
吴泽顺, 胡 婷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明末清初的方以智,在其《通雅》中大量使用音训,并力求使音义关系的研究科学化。他明确提出“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的主张,对清代训诂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雅》;音训;因声求义
学术界一般认为比较科学的音训始于清代段、王等人。事实上,早在明末清初的方以智,除了在其《通雅》中大量使用音训方法之外,还提出了许多音训理论主张。如他在《音义杂论·六书形声转假说》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如见日月之形,即指日月之事,即有日月之声。而指为日月之意即会焉。特以因形立事,附声见意。……惟形与声两端,而意在其中。”强调语音跟语义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必须通过语音来了解语义,也就是所谓的“因声求义”。可以说,他是将音义关系研究理论化和科学化的第一人。
《通雅》一书音训术语众多,如“甲与乙同”、“同音”、“同声义”,“相近”、“甲与乙近”、“声近”、“声义相近”,“甲与乙通”、“通作”、“通义”、“通音”、“声义通”,“转为”、“转作”、“转呼”、“转入”、“声调之转”、“一声之转”,等等。看起来纷繁复杂,但通过归纳,我们可以从中抽绎出“同”、“近”、“通”、“转”四个核心术语。方以智正是用这几个核心术语贯穿全书,将 707条具有音义关系的语言材料系联起来,构成了《通雅》一书的音训特色,并对清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同”、“近”、“通”、“转”的形式分析
(一)同
以“同”为核心词的音训共有 111例。
“同”的语音关系主要有:1.声韵皆同,即双声叠韵。如:“撢,与探同。”撢、探均为透母侵部。2.声同韵近。指上古音的声母相同,但韵部发生了流转。如:“蓬勃之声,又转为旁勃。”蓬,并母东部;旁,并母阳部。并纽双声,东阳旁转。又如:“古书母马同音。”母,明母之部;马,明母鱼部。明母双声,之鱼旁转。3.韵同声近。指上古音韵部或韵母声调相同,但声母发生了流转。如:“功与讻同。”功,见母东部;匈,晓母东部。见晓旁纽,东部叠韵。4.声韵相近。如:“乞与给同。”乞,溪母物部;给,见母缉部。见溪旁纽,物缉通转。5.韵母流转,但声母相差较远;或声母流转,韵母相差较远。如:“迦与邂同。”迦,见母歌部;邂,匣母锡部。声母相近,见匣旁纽,韵母旁对转,相差较远。
用“同”解释说明的主要是同源词、假借字或异体字。声近义通为同源词。如:
氓与民同。
按:氓,明母阳部;民,明母真部。明母双声。《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毛传:“氓,民也。”《晏子春秋·杂上十四》:“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氓。’”《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朱熹集传:“民,人也。”《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孔颖达疏:“民者,人也。”氓与民声近义通,为同源词。
假借指两个意义无关的词因音近而假借。如:
壶与瓠同。
按:壶与瓠均为匣母鱼部,双声叠韵。壶,容器名,又枣之大者。瓠,《说文》:“匏也。”壶、瓠意义本无关。瓠又通“壶”。《尔雅·释器》:“康瓠谓之甈。”郭璞注:“瓠,壶也。”宋王观国《学林·壶瓠》:“《尚书·禹贡》曰,壶口治梁及岐;《史记·河渠书》曰,秦凿泾水自中山西抵瓠口为渠。则古之人以‘壶’‘瓠’通用为一字也。”
异体字指同一个词的几种不同写法。如:
逴与踔同。
按:逴与踔音韵皆同。《说文》:“逴,远也。”《史记·卫将军骠骑传》:“逴行殊远。”索隐:“逴,远也。”《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师古曰:“踔,高远也。”逴、踔音义皆同,实为一词。
(二)近
以“近”为核心词的音训共有 52例。
“近”的语音关系主要有:1.声韵皆同。如:“笛与逐近。”笛、逐同属定母觉部。2.声同韵近。如:“古介与间近。”介,见母月部;间,见母元部。见纽双声,元月对转。3.韵同声近。如:“伯赵即伯劳之声,古语相近而讹。”赵,定母宵部;劳,来母宵部。来定旁纽,宵部叠韵。4.声韵相转。如:“忽与朅同韵,不惟其义通,其音亦近。”忽,晓母物部;朅,溪母月部。晓溪旁纽,物月旁转。5.韵母流转,但声母相差较远;或声母流转,韵母相差较远。如:“古卑与疋近。”卑,帮母支部;疋同匹,滂母质部。支质旁对转。
用“近”解释说明的主要是假借字和同源词。“声近”说明的是假借字,“声义近”说明的是同源词。如:
牼、钘声相近。
按:牼,溪母耕部;钘,匣母耕部。溪匣旁纽,耕部叠韵。牼,牛胫骨。《说文·牛部》:“牼,牛膝下骨也。”段玉裁注:“牛胫也。胫者骹也。”钘,古代的一种盛酒器,似钟而长颈。《庄子·徐无鬼》:“其求钘钟也,以束缚。”陆德明释文:“《字林》云:‘钘,似小钟而长颈。’又云:‘似壶而大。’”牼、钘意义无关,音近假借。《通雅》:“钘之为硁、为牼,则借耳。”
賸、羡声义相近。
按:賸,船母真部;羡,邪母元部。賸、羡舌齿邻纽,元真旁转。賸,增益;增多。《说文·贝部》:“賸,物相增加也。”段玉裁注:“賸、增叠韵。以物相益曰賸,字之本义也。”《诗·小雅·十月之交》:“四方有羨。”毛传:“羨,余也。”语音上,賸、羡舌齿邻纽;词义上,賸、羡均有多义。故为同源词。
(三)通
以“通”为核心词的音训共 353例。
“通”的语音关系主要有:1.声韵皆同。如《广韵》:“佼又与姣通。”按:佼、姣同隶宵部见纽,双声叠韵。2.声同韵近。如:“耳尔古通。”按:耳,日母之部;尔,日母脂部。日纽双声,之脂对转。3.韵同声近。如:“矻,与搰通。”按:矻,溪母物部;搰,匣母物部。溪匣旁纽,物部叠韵。
“通”作为常用训诂术语,将音义相通的词系联在一起。全面考察《通雅》中“通”所系字词,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这些字词具有音通、义通、音义皆通、形通四种关系。因此,“通”在《通雅》中也就相应地具有了通声韵、通词义、通音义、通字形四种功能。
通声韵指声音相通而意义之间没有联系。几个词语意义无关,因音近假借而义通。这是《通雅》中“通”的最基本功能。如:
接与捷通。
按:接,精母叶部;捷,从母叶部。精从旁纽,叶部叠韵。捷,《说文》:“猎也,军获得也。从手疌声。”接,《说文》:“交也,从手妾声。”捷,接的被通假字,迅速、敏捷义。《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杨倞注:“接,读为‘捷’,速也。”
通词义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声音相差较远的情况。如:
寸与又通义。
按:又,《说文》:“又,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何休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寸,长度名。一指宽为寸,与手有关。故又、寸意义相近。寸为清母文部,又为匣母之部,声韵的读音都相差较远。
通音义指的是联通字词之间的音义关系,即所系的字词之间音义相通,不仅声音相同或相近,而且意义也相同或相通。如:
酣,古通用甘。
按:酣,匣母谈部;甘,见母谈部。匣见旁纽,谈部叠韵。《说文》:“甘,美也。”段注:“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说文》:“酒乐也。从酉,从甘,甘亦声。”《广雅释诂》:“酣,乐也。”二者音义皆近,王力《同源字典》收录为同源字。
通字形指的是联通字词之间的形体关系,即所系联的字词意义完全相同,仅仅形体不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通用的字词,即异体字。如:
“媠,古惰字”,谓之古通可也。
按:媠、惰,定母歌部。双声叠韵。媠,懈怠;不庄重。《汉书·韦玄成传》:“惟我小子,不肃会同,媠彼车服,黜此附庸。”颜师古注:“媠,古惰字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媠见帝。”颜师古注:“媠与惰同。谓不严饰。”
(四)转
以“转”为核心词的音训共 185例。
“转”的语音关系主要有:1.声韵皆同。如:“须知莲兰,古声通转。”莲、兰古音同纽双声,元部叠韵。2.韵同声近。如:“周本琱字,转为周。”琱,端母幽部;周,章母幽部。幽部叠韵。3.声同韵转。如:“谁转为孰。”谁,禅母微部;孰,禅母觉部。禅纽双声,微、觉旁对转。4.声韵皆近。如:“豕盖与矢同音,式视切,与豨之虚豈声相近也。”豕,书母支部;豨,晓母微部。支微旁对转。
归纳起来,“转”的功能主要有:解释同源词、假借字、异体字。如卷一:
吾、我一声之转。
按:吾、我为同源字,疑纽双声。《说文》:“吾,我自称也。”《尔雅》:“吾,我自称也。”《仪礼·士冠礼》:“愿吾子之教之也。”郑玄注:“吾,我也。”
古孰从,专主孰烂,后因谁转为孰,故火以别之。
按:孰、谁同纽。孰即熟的古字,谁表疑问。《说文》:“谁,谁何也。”《尔雅·释诂》:“孰,谁也。”郝疏:“孰者,熟之本字。孰、谁声转字通。”《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孰。”《礼记·曲礼上》:“献孰食者操酱齐。”
蚓转为螾。
按:“蚓”与“螾”音义完全相同,是异体字。蚓,蚯蚓。《孟子·滕文公下》:“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鼈无耳而善闻,蚓无口而扬声。”螾,蚯蚓,后多引作“蚓”。《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杨倞注:“螾与蚓同,蚯蚓也。”
二、对清人的影响
一说到“因声求义”,很多人首先便想到清代的王念孙、王引之。然而,方以智早在王氏父子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的主张,科学地论述了音义关系,是中国音训研究史上的转折性人物。
方以智提高了小学的地位,改变了小学长期处于经学附庸地位的状态,提出小学是研究其它一切学问的基础。他在《自序》里说:“训诂小学可弁髦乎?理其理,事其事,时其时,开而辨名当物,未有离乎声音文字,而可举以正告者也。”[1]3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是与方以智一脉相承的。戴震《古经解钩沈序》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2]张之洞在其《书目答问》中亦说:“由小学入经学,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3]
方以智改变过去只重文字、不重声音的研究方法,突出了“声音”的地位和作用。他对文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科学的认识:“如见日月之形,即指日月之事,即有日月之声。而指为日月之意即会焉。特以因形立事,附声见意。……惟形与声两端,而意在其中。”[1]14方以智走出前人片面重视字形的误区,大胆提出文字只是声音的记录符号而已:“通古今人物之情,文字其寄迁者也”,强调必须通过语音来了解语义:“欲通古义,先通古音”,强调语音跟语义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因声求义”的音训理论。
方氏的这一论述对清代学者产生了重大的启示作用。戴震在《转语二十章·序》提出“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王念孙在《广雅疏证自序》中称“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由此可见清人对方以智音训理论的继承性。
将《通雅》中含有“同”、“近”、“通”、“转”的音训材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声音关系上看,用“同”、“近”、“通”、“转”系联的词语,声母或韵母都有一定的关系:声母或双声、或旁纽、或准双声等;韵母或叠韵、或旁转、或对转等。但是,有些声音相差较远的字词,方以智也作了音近或音同处理。从功能上来看,用“同”系联的词,以同源词和通假字为主;用“近”系联的词,大部分表示通假字,还有一些表示同源词;用“通”系联的词,绝大部分表示通假字,也有少数表示异体字和同源词;“转”是指由于古今、方言、假借等因素造成的读音差异。但是也应看到,《通雅》中对术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同”、“近”、“通”、“转”等训诂术语含义非常笼统,意义不固定,反映的概念也不单一,四者的关系交错复杂,界限模糊。同样几个字,《通雅》在此处用“同”系联,在彼处用“通”系联,如“荷与苛同”,“苛、荷、呵通”。这样一来,“同”和“通”限界模糊,不能有效区分出来。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的音训还缺乏成熟统一的术语体系,是训诂学还未臻至善的表现;一方面说明当时古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古音未通,所以古义的探求自然受其局限。清人虽然由于精通古音而后出转精,但在音训术语使用的随意性和模糊性上,仍然受到了方以智《通雅》的不良影响。
[1]方以智.方以智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戴震.戴震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46.
[3]张之洞.书目答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58.
(责任编辑 吴 波)
Phonological Commentaries inTong Yaand Their Influences on Qing-dynasty Studies of Scholium
WU Ze-shun, HU 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Zhejiang Nor mal University,Jinhua321004,China)
Fang Yizhi(1611-1671),a scholarwho lived during the lateMing(1368-1644)and early Qing(1644-1911)periods in China,is the author ofTong Ya(1666),a renowned encyclopedia in Chinese history,in which he uses a great number of phonological commentaries,trying to make the phonology-semantics relations in Chinese more precise and systematic.His advocacy of the idea that“the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meaningsmust be preceded by that of ancient pronunciations”exerts significant influences upon the studies of scholium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ong Ya;phonological commentary;seekingmeanings through pronunciations
H114.9
A
1001-5035(2010)05-0065-04
2010-03-10
吴泽顺(1955-),男,湖南岳阳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胡 婷(1986-),女,江西抚州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