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形式逻辑训练

2010-02-17陈宏明

中学语文 2010年10期
关键词:逻辑高中语文概念

陈宏明

[作者通联:福建泉州五中]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形式逻辑训练

陈宏明

本文主要论述为什么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形式逻辑训练、高中语文教学形式逻辑训练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形式逻辑训练等方面的问题,以期引起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对形式逻辑训练的重视程度。

一、形式逻辑的内涵

形式逻辑是一门揭示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概念是指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指概念包含事物的范围大小,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性质。判断是指对思维对象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从质上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从量上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

形式逻辑要求思维满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形式逻辑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爱因斯坦相当重视逻辑学的作用,他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判断出因果关系”,他提出要把逻辑训练作为学校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因为形式逻辑阐明、概括了古今人类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正确思考方法,并从这些正确的方法中进一步严密概括出正确的规律、原理、公式和规则,有的逻辑学专著把它看作是思想的金钥匙。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逻辑学比较重视,已经把它普及到青少年教育当中;英国把逻辑学列为五门基础学科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把它列为七门基础教育科目之一。

对学生而言,各科学习过程的本质是一个正确思维、正确认识和正确表达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运用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了解字、词、句的概念,进一步把字、词、句有机地组合成段落和完整的作文,这种字词句的合理组合,实质是表达成熟、完整、正确、严密、有条理的思想,整个过程是运用逻辑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思维过程。

可是,在我国,逻辑教育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到目前为止,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没有逻辑知识的传授,也很少有针对学生的逻辑训练活动。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说,对逻辑思维训练的淡化相当严重,不少教师完全没有对学生进行语文逻辑思维训练的意识,更谈不上如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目前,许多高中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不尽人意,经常出现言语和写作概念混乱、答非所问、前后不一致、似是而非和中心不明确等问题,而且往往伴随条理不清和反应迟钝的问题。

三、高中语文教学形式逻辑训练的内容

首先是概念、判断、推理的正确使用,然后是遵循思维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要求。

明确概念是人们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也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要正确使用概念,就必须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学生经常弄不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用了概念,导致表达出现逻辑问题。这有时表现为病句表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有时表现为错误理解或狭隘理解,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中的“坚韧”在当年考生答卷和非考生的作文中就出现片面的理解,即“坚强”和“有韧性”只写其中的一个方面。2007年高考福建卷的作文题 “季节”(可以理解为一年里的“某个有特点的时期”,如农忙季节、休渔期、严寒季节;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某个有特点的时期”,如多梦的少年期、拼搏的青年期、务实的中年期、宁静安详的老年期;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集体、民族或国家历史发展中“某个有特点的时期”,如繁荣期、衰退期),有的学生就因为狭隘理解写不出出彩的文章。

判断必须真实、准确,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因此,认识判断的种类以及正确使用各种判断的要求,对于判断的正确规范表达至关重要。比如,我们应清楚性质判断必须准确地表达被断定对象的数量范围,从而善于作出正确的量项限定的要求,当班上54名学生中43名交了作业,另外9名没交,我们就会以“六分之五的同学交了作业,六分之一没交作业”来进行现象表述,而不会简单地表述为“大部分同学交了作业,小部分同学没交作业”,更不会表述为“一些同学交了作业,另外一些同学没交作业”。再如,我们应清楚性质判断必须如实地反映对象与性质之间的程度,从而在判断中做出恰如其分的联项限定的要求,当一名同学经常鼻炎发作,你就会以 “这位同学身体基本健康”,而不会以“这位同学身体不健康”或“这位同学身体健康”来形容他的健康状况。又如,只要我们清楚模态判断必须善于根据客观事物的模态运用判断的道理,就不会形成类似于 “今年灾情严重,秋熟势必减产”、“老王体温38℃,可能生病了”这样的判断,而会换成类似于“今年灾情严重,秋熟可能减产”、“老王体温38℃,一定是生病了”这样的判断。

因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常常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获得新知识,并且用以指导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应该了解推理的种类并遵守各种推理在推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比如,当我们清楚“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是三段论的省略式,它略去了大前提“去一趟南方的人思想不会变化”,就可以得知这个推断的错误根源在于大前提本身就存在错误。再如,当我们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碰到同学彼此之间辨是非,争曲直,意见不一时,就可以小试牛刀,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像刘绍棠当年面对“共产党不是伟大、光荣、正确和战无不胜吗?为什么连‘现代派’和‘存在主义’都要抵制,怕得不得了呢?”的指责,用“我身体好不好?我为什么不能吞进苍蝇”的类比让与会者体会出文艺界抵制歪风邪气的重大意义。

人们在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进行思维活动及论证思想的时候,都要正确地运用逻辑形式,所以不管是在听说读写的哪一个环节,都要注意是否正确运用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问题。比如,当我们清楚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判断也必须保持同一,为了表达的清晰和明确,我们就会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的毛病。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形式逻辑训练的方法途径

首先,在学生中普及基本的逻辑知识并进行一些相关的习题训练。人教版语文必修4在梳理探究部分安排了“逻辑与语文学习”的内容,我们可以联系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是相当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比较系统地提高学生对逻辑的认识水平。

其次,应该在听读环节培养学生指正别人言语中存在的逻辑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管是听话还是读文章,我们往往会碰到出现逻辑问题的言语或文字,有时只是概念的错用,有时是判断的失误,有时是推理的弊病,有时是思维规律的悖反。因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仔细阅读别人的文字,养成批判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发现其中的逻辑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比如,有个学生向同学炫耀自己的小聪明,说当父亲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谚语劝他早起读书,他却用“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话让他父亲无言以对,我们就可以指导其他人运用逻辑的知识指出这位同学犯了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的错误,并帮助他提高思想认识。

再如,我们可以利用《拿来主义》、《道士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思维规律训练。

在拿来的对象的论述上,《拿来主义》一文违背了思维同一律的要求。首先,从整体上看,论述“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的因果论证部分,主要是针对“送去”和“送来”谈“拿来”的,而文章所论述的“拿来主义”落在了文艺上(可见结尾),“送去”的东西远远超出文艺范畴(“单是学艺上的东西”的前一句“别的且不说罢”就足以证明),“送来”的东西也远远超出文艺的范畴(从文中列举的“鸦片”、“废枪炮”等就可以看出来)。其次,论述“如何”拿来的比喻论证部分中,用以比喻拿来对象的“大宅子”因为有“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的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的“烟枪和烟灯”,显然不可能比喻外国的东西,可是针对“送去”和“送来”而谈的“拿来”的东西一定是外国的东西。这两者显然是前后不统一,违背了思维同一律的要求。

在行文思路上,《道士塔》违反思维的矛盾律:对于敦煌文物的流失,余秋雨在第五段写道“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语病,应改为‘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倾泻给他’)。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紧接着作者又在第六段开头写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可是文章第二节几乎都是在写王道士的愚昧无知,第三节第一至三段、第七至十一段的文字还是在写王道士的愚昧无知,这些文字占据了文章内容的大部分。

再次,应该在说写环节指导学生自觉遵守形式逻辑的要求并及时反省自身所说的话、所写的文字是否存在逻辑问题。这一环节,从一定的角度看,它不但是形式逻辑训练的独立环节,而且是前两个训练环节的落点,因为形式逻辑训练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和水平。

总之,形式逻辑训练不但能够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进行语文思维,增强语文认知能力,还有利于他们学习、理解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不但有助于人们准确地、严密地表述和论证思想,还能够提高中学生反驳谬误、揭露诡辩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形式逻辑训练。

[作者通联:福建泉州五中]

猜你喜欢

逻辑高中语文概念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