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博客技术辅助校本泥塑课程教学
2010-02-16何岳冰
何岳冰
江苏省南京市建康路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1
例谈博客技术辅助校本泥塑课程教学
何岳冰
江苏省南京市建康路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1
本文旨在通过一则运用案例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把平时对教育技术的实践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同时总结一下自己的体会,以激发同仁们对教育技术应用应有的关注。
博客 校本课程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根据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定义是指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下面提到的博客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之中,便是一种很容易掌握的教育技术。
众所周知,博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网络技术,她开启了所谓的Web2.0时代的大门。博客是一种平民媒体,它让每个人的话语权都能得到保证。学生和老师只要初步掌握一点网络基本应用就能够轻松驾驭。博客可以作为倾诉的地方,一些平时无法用语言或其他手段进行交流的东西在这里尽可以畅所欲言,既方便又简洁;博客还可以锻炼人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解决与人沟通的问题;另外博客也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交流,联系感情;博客的舆论监督作用,常使得评价越来越方便、公正。
说起笔者真正想到用博客这个具体形式来辅助泥塑教学的原因,就要从泥塑课程特点谈起。泥塑课程是以发现美、表现美和展现美为切入点的综合性活动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置的课程,有着非同一般的校本课程的特点。在泥塑课上,孩子们可以感受紫砂泥的特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体会创造过程的乐趣,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学习活动中。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泥塑课的优点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在快乐中让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她也有先天不足的缺憾,而这些缺憾正好都可以用博客技术加以弥补:
第一,从泥塑课程的内容看,泥塑课涉及的内容材料学生往往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或者缺乏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孩子们鲜有机会去仔细观察体会外面的世界。而观察外面的世界用网络来得最快最高效。
第二,从泥塑课程使用的方法和技法教学的角度来看,单纯的讲解和示范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博客平台可以用文字、图片和视频3种形式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将技法描述得更形象。
第三,从作业保存角度看由于受到材料和设备限制,我们的泥塑课作品很难保存下来,即使学校可以提供保存下来的场地,保存泥塑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极不经济的事情。而博客网站上可以把学生的作品用数码照片的形式进行长期保存,为学生提供了存放作品的空间也为下一轮教学积累了素材。
第四,从评价的角度看,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评价所有学生的作品,而且就一件作品的评价有时也会陷入教师的观点使得评价的公正性得不到体现。而用博客的评价功能则可以对所有(理论上是)作品进行评价——畅所欲言。
综上所述,博客网站提供了学生的学习平台、作品保存的平台、交流的平台、评价的平台,是泥塑课程不可多得的辅助手段。
下面笔者就以五年级教材中的《陆地上的精灵》一课为例,说说具体做法。
一、准备阶段,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学习需要先前知识的支持。如果个体没有先前形成的知识结构的基础,是不可能吸收新知识的。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能够学习的就越多。因此,施教者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基于先前知识的路径。而笔者提供的这个路径正是基于博客网站的教育技术。
第一,教师要熟悉教材,明确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及其培养目标。通过阅读教材我把本课目标分为下以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了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相关知识。通过小动物的制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立体动物造型的一般规律。(2)情感态度: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3)能力发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将在网络上找到的素材发到博客网站上。素材包括技法讲解及相关图片和视频材料、动物图片、与描述动物外形相关的文章等。
第三,布置课前任务:(1)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相关素材发到自己的博客之中。(2)布置学生写一段文字,说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特征。(3)浏览同学和老师的博客,进行学习和评价。
在这个阶段,学生就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赢得了时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化解了难点,增加了目标达成的可能性。
二、课堂教学阶段,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博客的成功引入带来了课堂教学策略的转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讲授者,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学的客体,教学策略主要围绕如何教而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利用“博客”,师生关系发生了转变,学生自己上网搜索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在准备阶段就得以体现。
运用博客同时也有利于转变教学过程。“博客”信息丰富,学生自己能够获取知识,教学活动就从教师的讲授活动转变为人机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求解和问题探究中,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将迸发出学生思维中崭新的思想火花。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寻找线索解决问题。
在真正进入课堂教学后,博客具体是如何帮助我们做到以上几点的呢?我在上《陆地上的精灵》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要创设一个情境。我创设的情境就是“精灵掌门人大赛”。打开校园网博客站点,发布“精灵掌门人评选活动”通知。上课时打开通知,说明网评精灵掌门人的条件——今天所有完成的同学都可以参评,前三名得到精灵掌门人称号(在博客用户等级设置上添加这个特殊等级)。
第二,回顾课前准备。让学生用教室里的电脑上网登入博客,展示自己的课前准备(素材、技法、介绍动物的小文章等)。进行简单交流评价(课前应该在博客上已经有了一些评论,可以结合起来)。
第三,教师技巧展示。做一个简单的小动物——绵羊。用实物展示台演示具体做法。
(1)先用泥条盘成鸡蛋形状的一块泥来做小绵羊的身体(可以表现绵羊的毛)。
(2)捏制小绵羊的头与四肢。
(3)最后进行细部刻画,捏出小绵羊眼、鼻、嘴、耳、角就完成了。
没有看清的同学可以在博客上看老师预先录制的简单视频(在下一步制作时,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到博客网站上找老师做好的视频)。
第四,学生尝试制作。要求学生制作绵羊,也可以和老师做得不一样。老师巡视指导身体的做法:捏、搓、剪、盘。
第五,制作参赛作品。学习和尝试了小动物的制作方法后,让学生做出课前准备过的小动物(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来参加“精灵掌门人大赛”。教师巡视指导,给完成的作品拍照。
第六,评价与总结。将学生组内初评的制作好的优秀作品拿到实物展台上,由制作者(或制作小组)做说明或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全班同学举手做赞赏程度统计,评出一二三名,教师用管理员身份上博客更改优胜者的ID等级为“精灵掌门人”。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通过使用博客平台,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基于这些经验基础上的一系列认知结构,对一些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的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从而形成自己关于知识的意义。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平时的教学如果能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加以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并且在课堂上协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则必然能够使学习者获得更加灵活的知识。
三、课后延伸阶段,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和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目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一堂课的评价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从来都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体系被呈现出来过。学习者面对本身有缺憾的评价,又怎能真正体现教育评价的那些所谓的导向、鉴定、监督、调节和诊断以及激励的功能呢?
尤其是对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我们研究得并不很多。一张考卷定终身的教育背景下,很难唤起人们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应有的关注。学校教育呼唤教育评价的科学、公正。
上面提到的这节泥塑课的课后延伸,在教学评价方面也对课堂上的教学评价做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
课堂教学虽然结束了,但教学活动却远没有随着下课铃声的结束而结束。课后教师将本节课完成作品的同学及作品的照片及时上传到博客上,供同学们课后再评价——这个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总结性评价。
另外还要求学生把与自己相关的图片,全部转发到自己的主页上,配上制作过程说明、心得体会等。然后再访问其他同学的博客互相评价互相学习鼓励——这可以算作学生本人对自己和其他同学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在学期结束之前,我还允许学生将自己在家里的创作过程记录在博客网站上,以取代在课堂上不算太成功的创作。同样的,通过博客平台,教师和同学们可以对他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
课后的这种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加兴趣。同时,这样做也方便期末的考核。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对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以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作用正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功能为学习的终身化、全民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有效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工具”功能正在促进和改变着学习者的认知方式;课堂上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改善课堂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开拓了培养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2]胡来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8
2010-05-13
何岳冰,本科,小教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