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反馈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0-02-16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10期
关键词:正确率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宛 波

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 北京 100037

互动反馈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宛 波

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 北京 100037

当前国际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增强学习成效已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如何利用技术来增强学习,保证课堂的有效教学。两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简称IRS),发觉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比以前活跃了。本文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IRS进行有效教学做具体阐述。

互动反馈技术 有效调控 应用策略 课堂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1.时代要求

当前国际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增强学习成效已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如何利用技术来增强学习,保证课堂的有效教学。

2.新课标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的方式,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积极主动的体验,积极主动的去获得结论,因此课上的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获得互动反馈信息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拿起遥控器,他就非常兴奋,总是想按,这个时候除了兴奋之外他有一种参与的积极性。利用IRS可以做到所有同学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为学生创造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立认识的机会,避免了因答错或害羞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的弊端。这正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体验,把自己的认识拿出来,在互相交流中形成他们的正确认识。互动反馈技术将行为参与、思维参与以及情感参与结合起来。他不仅仅是按,为什么选择A,不选择B,或者是两个都选,重要的是在经过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或通过小组合作对话进行思维参与。学生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表达自己的认识,找到自己的位置,思考自己的选择并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选择,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过程和乐趣。

3.英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的课堂教学倡导师生共同参与,师生建立起一种互动、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创建民主课堂。而我在平时教学中发现,不是每节课我都能做到这一点,有时仍是以自己的教为中心,找不到或不善于找互动点,产生不了互动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上课积极发言的现象越来越少。初一刚进校时,举手率能到90%以上,而到了初三,举手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到了高中就更别提了。因此,采用多种途径,倡导体验参与,IRS互动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简称IRS)是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

4.应用技术整合教学

(1)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

两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发觉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比以前活跃了。本文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IRS进行有效教学做具体阐述。学生对“按按按”的使用很感兴趣,可能的时候总想“按”一下,比如统计有多少人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同学就会说,老师,咱们“按”吧!从学习成绩来看,上学期我的两个班平均分都是90分以上,高于其他班10~15分。研究实践表明,互动反馈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是大有可为的。

(2)及时反馈,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在传统教学中的反馈通常是通过作业或考试得以实现,即便课堂上的反馈,老师所得到的信息多半是片面的,而通过IRS,老师可以直接观察了解到每个同学的答题情况,并能及时获得相关数据,当堂课做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这对教师而言,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问题能及时解决,不用等到第二天老师发下作业再改正。在互动中,老师可以从学生的互动发言中获得有关学生学到的信息——到底掌握没掌握?便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这就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必须在不断反馈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来做,信息技术是资料的来源,互动的平台。“按按按”就是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互动系统软件。学生一按,老师就知道了,马上就可以调整;如果错误很多,就可以作为资源进行讨论,你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为什么是那个答案?所以用信息技术展示内容,可以作为学习知识的资源;同样可以成为学生认识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是交流的问卷、交流的平台、认知的工具、管理的助手。

二、创设IRS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课例说明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程序。运用IRS可以创设新的英语教学策略,从而优化教学策略,就是教师为实现学生有效学习而采用最优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导入

在教授《展望未来》第一册第14单元Profile of Phyllis Pearsall这篇文章时,笔者先出示图的一小部分,让学生去猜这是什么?选项中有公路,地图,游乐场,昆虫,尺子。这是课堂引入环节的设问,是以给予学生互动参与机会为背景的,让学生在学习内容前处于兴奋状态。接下来我一点一点地出示图的不同部分,直到最后图全部露出:原来是一幅我校附近地区的地图。进而问:“你们知道这幅地图是谁设计出来的吗?大家都摇头,我也随声附和,老师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伦敦的地图是“她”设计出来的(出示主人公的图片)。她的名字叫Phyllis Pearsall。创设游戏情景的教学策略我一般用于教学的导入部分,设问从兴趣激发入手,以IRS反馈的互动参与过程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以利于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关注。

2.抛出矛盾问题,阅读转化理解

课题导入之后,让学生做快速阅读。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制造认知中的一个矛盾事件,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引领阅读理解。Profile of Phyllis Pearsall一课出示预设的IRS问题:

This article is ____________.

A.about the life of an artist.

B.about the life of a woman who designed the street maps of London.

C.an introduction of a woman who designed the street maps of London.

D.an introduction of an artist

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文,从文中找线索或答案,即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学生先做一个快速阅读以了解文章内容,随后用IRS即时反馈并揭示差异,通过阅读后的差异显性化进一步引发认知冲突。学生阅读后拿起遥控器,按下自己所要选的选项。甲班结果如下:选B的占6%,选C的占91%,选D的占3%。乙班的结果是选B的占13%,选C的占57%,选D的占30%。显然,甲班正确率较高,于是本人进行了翻牌,并找一个正确的学生解说。而乙班是正确率一般,这为讨论创造了条件。我同样做了翻牌,然后分别找选不同答案的人分别说。选1的同学说:“文章确实写了 Phyllis Pearsall的生活。”话音刚落,马上遭到其他同学反驳。首先是选B的同学的反驳,他说:“这个生活概括的太笼统,给人的感觉是人的一生,但文章指提了主人公如何设计了地图,所以应选B。”这时,我找选对的同学来解释。他说:“我们先来看文章的题目 A profile of Phyllis Pearsall,‘profile’的意思就是简介,所以A,B选项都不对,而第4选项说的也太笼统,没有突出文章到底介绍的是什么。”最后,大家意见终于一致了。对于正确率一般的,笔者在备课时准备更多同类难度的题,在教学中如果发现这个班的正确率一般就可以随时抽取一道,让学生作二次反馈。第二道题是:

The article tells us___________.

A.a woman artist walked along every street and made a street map of London

B.a story of a normal woman

C.the secret of success is the constancy of purpose

D.a story of a woman artist who designed a street map of London. It expresses the spirit of hard-working and constancy(持之以恒)

答题情况是,选A的占0%,选B的占0%,选C占的6%,选D的占94%。

正确率较高,于是笔者找答对的同学解释一下并帮助同学们领会如何做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阅读理解题。

3.讨论拓展材料,推动深化阅读

在阅读理解课文之后,提供相关的拓展材料,运用IRS设问引导,根据差异展开讨论,将阅读引向深入,(以化解认知冲突的差异为推力,深化阅读)。

Profile of Phyllis Pearsall一课上,我告诉学生:我们刚才知道了在英国有一位设计地图者,在中国同样有,而且就在北京,他的名字叫张峥。随后,播放有关投影片和听力材料,让学生边听边观察边思考,了解人物并回答问题。由资料最后引申出行行出状元,回顾名人名言,把落脚点放在如何成功上,用“按按按”回答反馈:你认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A.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B.From small beginnings comes great things.

C.The secret of success is constancy of purpose(持之以恒).

D.Every profession produces its own best .

E.Where there is a will , there is a way.

4.引导创造应用,小结学习成效

课的结尾阶段教师小结,完成这一轮的学习。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展开创造性活动,活动中注意观察差异变化,验证教学成效。

Profile of Phyllis Pearsall一课上,开展了组句练习。下面是模板:

Create your own motto(格言)

(Possible patterns )

• The secret of success is______________.

• If_____________, you__________________.

• Great success comes from _____________.

练习的落脚点在于写出自己的人生格言,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终将取得成功。学生回答后,利用“按按按”评选最喜欢的格言,既实施了反馈,又进行了情感教育。

三、结束语

两年来的研究实践表明在英语课堂上通过互动反馈技术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强化互动、促进协同,即时开展多种反馈测查,根据动态学情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创设有效的教学策略,说明采用互动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项技术也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和尝试。本文也仅是作者近两年的实践与思考,我所任课班级马上进入初三了,我想互动反馈技术还会帮助我为提高毕业班的成绩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希望今后能就这一主题看到更多的研究成果。

2010-05-13

宛波,本科,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正确率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