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突破数学教学瓶颈

2010-02-16段宝山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10期
关键词:习题数学知识创设

段宝山

河北省迁安市太平庄乡成人教育学校 河北迁安 064401

巧用多媒体突破数学教学瓶颈

段宝山

河北省迁安市太平庄乡成人教育学校 河北迁安 064401

数学枯燥乏味,所以难学,这成为制约数学教学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让数学这位“冷美人”发挥出她那与众不同的味道,让学生喜欢她,爱上她,这也是每一位教师一直以来苦苦探寻的主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以其图文声色并茂的特点,不断使数学这位“冷美人”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达到了极佳的效果。通过几年的摸索发现: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可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数学教学的瓶颈。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使课堂气氛变呆板为活跃

传统数学课堂一支粉笔定天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然索然无味,课堂也往往死气沉沉。《数学新课标准》强调“最好的学习动机就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兴趣则抑制了厌烦。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个人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把学习知识当作自己的内需,才会主动投入其中,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要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必须善于创设具有激励、唤醒、鼓舞的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图文声色并茂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必须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之美无处不在。例如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班得瑞的《清晨》视频片段:“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推开了希望的门窗,自由的心灵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边,东方红正在蠢蠢欲动,慢慢地,慢慢地……他来了!他真的来了!你看到了什么?那情景美吗?”(学生会立即陷入想象之中),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一般会回答:“日出的情景,太美了!”教师紧接着追问:在这段情境中太阳是如何变化的?“开始太阳露出半个脸,然后露出整张脸,最后挂在天空”。最后要求学生把日出的过程画在纸上,并让学生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直线和圆的几种位置关系?”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动手操作,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个主题很自然地引出,切入正题也是水到渠成了。在这优美、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氛围中,学生难道感觉不到数学美吗?

二、巧用多媒体为演示工具使数学知识变静止为运动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填鸭式、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数学学习本来就单一乏味,如果还让数学知识处于静止状态,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前后联系在一起,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数学课堂的发展。信息技术整合了声音、文本、图像等,具有了多媒体的演示功能,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让数学“动”起来。二次函数有y=ax2、y=ax2+k、y=a(x-h)2、y=a(x-h)2+k等4种形势,其实y=ax2是基础,后3种都可由y=ax2的图像移动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而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轻松地移动y=ax2的图像得到y=ax2+k、y=a(x-h)2和y=a(x-h)2+k图像,使学生掌握这几种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媒体的演示,把静态几何图形通过微机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揭示了函数图像平移变换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引发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兴趣,起到了语言、黑板都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巧用多媒体的跨越性使数学概念变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而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理解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初中生的形象思维往往强于抽象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例如:在研究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时,以往我们只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来得到展开图,叙述出来并且还要徒手画出以便学生理解或用实物操作确实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那样很费时、费力。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得到11种展开图,并能很直观地找出对面,学生在理解“从不同方面看几何体”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辅助说明,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解决了传统数学教学的难题。

四、巧用多媒体创设典题使习题方式变单一为多样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过程,每堂课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的,所以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形式,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数学练习方式学生解题教师给予答案、题海战术等对知识的质和量不能同时把握得恰到好处,再加上学生的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中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采用灵活多样、声情并茂的习题方式,不断给学生以全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利用多媒体不仅能解决习题量的问题,还能从纵、横两方面网罗各种各类典题、精题,确保了习题练习的质。在练习中笔者经常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编写牛刀小试、趣味PK、闯关练习、大显身手等多种形式且富有情景的填空题、选择题或解答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得正确与否,并配以声、像概括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使学生置身于“风景数学这边独好”的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氛围中,真正还原数学课堂的快乐本质。

巧用多媒体可以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真正揭开“冷美人”神秘的面纱,靠近她,走进她,共同徜徉在数学的殿堂中,采撷着最真、最美的果实。

2009-09-24

段宝山,大专,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习题数学知识创设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