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课堂作秀,追求有效阅读

2010-02-16蒋海华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笔者课文文本

蒋海华(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远离课堂作秀,追求有效阅读

蒋海华(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语文课改从起步至今快十年了,实现有效阅读一直是一线教师们孜孜以求的境界。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阅读教学的课堂还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做法。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与同行们探讨。

一、远离目标秀,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很多教师喜欢一开始上课,就用多媒体向学生亮出教学目标,上公开课时更是如此。这么做,最有可能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想让学生心中有目标,一是想告诉听课者“我是目标明确的”。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自然会走向既定的目标;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有目标,听课者也自然会发现你的课堂是有明确目标的。更何况,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强调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语文课堂是活性生成的,师生对文本内容的鉴赏是有个性化特色的。在课堂对话中,师生的灵感应该是相互触动的。目标的预设与非预设,虽然是对立的概念,但在教学的实际进程中,两者应该又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修正目标。

比如在笔者教《花未眠》的过程中,一学生忽然自言自语道:“川端康成真是个怪人,为什么这样一个大作家竟整天在思考 ‘花有没有睡觉’这么个十分幼稚的问题?”教师让他求助同学,大家也觉得不可思议。学生的问题就是大问题,于是笔者问:“你们像川端康成一样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吗?”

学生纷纷回答:“小时候常常想的”,“现在哪还有空想这类幼稚的问题”?

“有时候会想的,但学习太忙啦”……

由此,笔者根据学生和川端康成的这一差异,抓住文章首句设疑:微不足道的问题,还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川端康成获得的人生体验和我们怎样不同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同学说:“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花开,好久没有听到鸟叫啦!有一天看到8岁小侄女的那篇《圣诞节,我在苹果的香味中睡觉》百字小作文,还真惊为天才之作呢?”有同学说:“和我们不同,川端康成有他独特的收获——‘发现花未眠’,有‘我仿佛才明白过来’的惊喜,有‘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的深刻领悟。”有同学说:“这给了他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创作《雪国》那样的作品,难怪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就是‘以敏锐的感受及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

接下去让学生从文本拓展开去,大家议论纷纷。同学们说到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苏东坡;说到了凝视着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的诗仙李白;也说到了在地坛里因看到了“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而获得了生的开悟的史铁生。数理化高手们甚至还提到了牛顿、爱因斯坦、阿基米德等。

讲到这里,教师作了个小结并将疑问深入:“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在文学界,在科学界甚至其它领域,大师们大多是这样的。但是,同学们,我们的好奇心哪里去了呢?我们该怎样去找回这份失落了的感觉呢?”于是,大家又是争先恐后地发言。

这堂课,教师以学生自己的问题展开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通过有效地课堂拓展和讨论,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了课文所阐述的美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全新的人生启迪。正如挑起这场讨论的同学在最后的发言中所说的:“我们如果也想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就应该给自己一点安静的时间和宽敞的空间,细数阳光,聆听天籁。这样,我们也能闻得到阳光的香味,听得到花开的声音。”

应该承认,这堂课中的这番讨论与本文的教学目标关联不大,但能让学生获得全新的人生启迪,就是阅读教学最大的收获。很难想象,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把学生的问题弃之不管,而按照自己预设的目标组织教学,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将如何点燃?

二、远离探究秀,重视探究的实际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课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于是,“探究”纷纷进入课堂,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好像唯有探究,才能见课堂深度。

但是,我们看到了不少课堂中的探究,说到底大多只是作秀而已。

如有教师讲授《鸿门宴》,在匆匆检查了几个文言实词和虚词,学生对文本还没有真正理解到位时,就急急地抛出诸如“项羽放走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英雄所为”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这样的探究,就算讨论有多热烈,课堂也难免虚浮。

还有一种探究,则完全是走过场式的。如有教师上《雷雨》,对全剧的剧情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作了介绍后,还没来得及对文本深入学习,教师就抛出“你如何看待三十年后鲁侍萍见到周朴园时的感情”这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结果是“学生讨论五分钟,全班交流三分钟,教师小结两分钟”,十分钟就算探究完成了(因为下课时间已到)。应该说,该教师给出的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可惜的是,这次探究活动,教师并没有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没有时间,就不可能作深入思考。结果,小组讨论,充其量是让课堂多了个学生讨论的环节而已。

既然是探究,就应该把探究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认知的过程留给学生,也把交流和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如果课堂时间实在不允许,教师完全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课后探究,并形成文字材料,在下堂课交流。浅尝辄止的探究,不要也罢。

另外,笔者以为,真正的探究,所提的问题也尽可能是一个有思考空间,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是能够逐渐养成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问题,而不是为了验证教师预设的答案的问题。

三、远离拓展秀,考虑课堂的实际需要

最近看到很多语文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动不动就是拓展延伸。其结果是,教师讲读游离于课文,天马行空;学生因为对课文知之甚浅,根本无法与教师对话:一堂课大半成了教师的课外知识展示课或多媒体拓展秀。

笔者认为,课堂是否要拓展,是必须从课堂实际需要出发的。比如,我们学习有些文言文,就要通过适当地拓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背景,跳出文本进行再思考。如我们今天学《秋水》,庄子那个变幻无常的时代已不存在,那个可以为隐士提供生存空间的时代也已不复存在。在探讨“如何看待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现实局限”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就有必要用丰厚的思想资源,为学生“跳出来阅读”提供平台,为他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提供再思考的契机。

但是,文言文课堂上的拓展,更应遵循“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保证拓展的有效性、最优化。如上高中选修教材中的自主赏析课文《项羽之死》,笔者更多注重的就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涵泳。这篇文学经典,故事性很强,文字浅显,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只要借助于注释就可以弄懂文章的内容。所以笔者就在教学中打破传统文言文教学过多重“言”(文字知识)的教学套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即人文素养。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一上课就用电影《霸王别姬》的主题曲,为课堂营造悲剧气氛,然后用一诗人的评说“集莎士比亚所有悲剧的总和,也赶不上中国的一部《霸王别姬》”,向学生设疑:课文中何处能够读出“悲”?由此,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中的“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情节,对项羽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细部”内容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品味涵泳。比如,在评说《垓下歌》的悲剧性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真情,通过反复朗读去体会末路英雄的豪情、悲情和柔情。在评说“乌江自刎”这个情节时,教师则抓住“项羽笑曰”的“笑”字,引导学生在与前文的“泣”比较的过程中,体味其“笑”的内涵和悲剧意义。

当然,赏析这篇课文,对“项羽的死亡和死亡的价值”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肯定也是阅读深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要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层面作理性思考,作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前面感性品读的基础上走出文章,作适当拓展。因为高三学生的时间受限制,为实效阅读考虑。教师可在课后,向学生印发一些相关的资料。如:项羽的经历,司马迁、韩信、刘邦、唐宋诗人词人以及现当代评论家的评价等。而这样的资料只须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即可,因为给太多的资料反而阻碍学生读出自我。。

文章写到这里,不由地想起了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的一句话:“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这要经历一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代替我们,也没有人能使我们免除这种跋涉。”笔者知道,自己为有效阅读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在“艰辛跋涉”中迈出的一小步而已,甚至连这一小步也尚须长期摸索。因此,期待更多的一线教师自觉远离课堂作秀,构建一种本真的、生命化的阅读教学理念,一起来为实现有效阅读的佳境而“上下求索”。

猜你喜欢

笔者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