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沔与南宋浙派琴文化*

2010-02-16姚尚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古琴文化

刘 顺 姚尚新

郭沔与南宋浙派琴文化*

刘 顺 姚尚新

浙派是宋明之际最主要的琴派。南宋“浙派”形成的过程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一,宋以前古琴文化的不断积累;其二,两宋以来琴文化的高度发展及郭沔高超的古琴造诣与号召力;其三,以 “永嘉学派”为核心思想的瓯越本土文化的滋养。本文旨在探讨 “浙派”奠基人郭沔、“浙派”琴文化风格的形成与瓯越文化三者之间的渊源关系。

郭沔;古琴;浙派;永嘉文化

Abstract:Zhejiang schoolwas the major peptachord school in the Song andMing dynasties.There were three key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Zhejiang School in the South Song dynasty.The first one of them was the continuous accumulation of peptachord culture before the Song dynasty.The second one was the highly developed peptachord culture and Guo Mian’s Superb skill and his rallying point.The third one was OuYue native culture which took Yongjia School’s opinion as its core idea.The paper aims at discussing Guo Mian who was the founder of Zhejiang School,the peptachord culture of Zhejiang School and the OuYue culture,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Key words:Guo Mian;peptachord;Zhejiang School;Yongjia Culture

中国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它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传统与清逸深远的神韵,承载着文人特有的情怀。历代琴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秉承着特定的音乐传统、文化背景和师承关系,到宋代的时候,各种风格的琴派竞相出现。当时,浙派琴具有 “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特色,到了南宋,由于郭沔等人的加盟,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浙派”,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备受世人推崇。

郭沔,号楚望,浙江永嘉 (今温州)人,生卒年不详,琴坛浙派始祖。曾在景定、咸淳年间(1260—1274)以琴知名于世。毛逊 (字敏仲)、杨缵 (度宗淑妃父)、徐宇 (字天民)等名家奉其为宗师。在南宋时期,琴家分为多个派别,以郭沔为中心,与其门生刘志方及再传弟子毛逊、徐宇,共同形成了对后世琴文化影响深远的 “浙派”。[1]作为南宋浙派琴家的奠基人,这位琴界宗师本着博采众长的宗旨,吸纳了当时琴坛上的两个古琴流派的琴风,将偏于 “刚劲”的 “京师派”风格与偏于 “纤丽”的“江西派”风格融合于浙派琴风中。经郭沔和他的弟子刘志芳,再传弟子毛敏仲、徐天民等人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其古琴的艺术风格——平淡清越。

综观浙派古琴文化的发展,笔者认为对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宋以前古琴文化的不断积累

古琴艺术作为文人音乐之一,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长期以来,不仅是文人修养及抒情写意的工具,也是士大夫人格、情操的象征,琴棋书画,琴居首位。发展到两宋以前,古琴音乐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出现了大量的古琴曲、琴谱和丰富的琴学专著,造琴技术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亦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古琴流派。这就为古琴浙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古琴音乐的成熟与发展,与社会音乐审美水平的普遍提高有极大的关系。作为弹奏用的古琴,据有关文献及西周时期琴的使用情况推断,商代可能已有琴的雏形,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琴已成为运用比较普遍的弦乐器,被用于合奏、伴奏、独奏。还出现了演奏水平很高的琴家和动人的作品。著名的俞伯牙、钟子期的动人故事——知音及琴曲 “高山”、“流水”就出现在这个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琴有了重要的发展,琴的形制逐步趋于成熟。①如长沙马王堆 3号汉墓出土的琴就已有七弦,但无徽位。琴在文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文人抒情畅志的重要途径。琴家们对琴的研究越加精深,②其一:东汉末年蔡邕著的《琴操》,是解说琴曲标题的古琴艺术的重要专著。其二:嵇康著的《琴赋》,其中有 “徽以钟山之玉”的明确记载。这是关于琴徽的最早记载。出现了以琴艺传世的琴家,阮氏家族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建安七子”的阮瑀,到他儿子阮籍、孙子阮咸,后二者都是 “竹林七贤”中以琴著称,据宋人朱长文的《琴史》记载,阮咸的儿子阮瞻 “亦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长幼贵贱,皆为弹之”。阮氏家族对于琴艺的传承,反映出古琴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古琴形成流派除了得益于古琴社会地位的提高,还在于古琴记谱法的进步、制琴工艺水平的提高。这两项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在唐代。

唐文化是以开放、外倾、热烈为其主要特点,外来乐器及音乐更加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使固有的音乐 (尤其是古琴)文化受到了外域音乐潮流的强烈冲击,也使得古琴音乐的地位受到削弱,但是并没有动摇古琴对文人的吸引力。

现今所见的古琴记谱法的最早谱式是文字谱,③现留存的文字谱曲谱为唐人手抄本《碣石调幽兰》。谱前序中写明此曲是六朝时期梁朝的左丘明 (493—590)的传谱。左丘明卒于隋开皇十年,唐代仍有抄本传世,说明文字谱仍然是隋唐间琴人通用的谱式。而由文字谱发展为减字谱是古琴记谱法极为重要的革新,是由晚唐的曹柔完成的。曹柔鉴于文字谱 “其文极繁”,使用不便,而创造了减字谱。减字谱的创造,为古琴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作了重大贡献。它的出现,使得晚唐时期的陈康士、陈拙等人得以据此整理隋唐以前的琴谱使之传于后世,使许多琴曲得以刊印流传。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生产力的解放与提高也是空前的。与此同时,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使得文人对古琴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推动了造琴工艺的发展,使古琴的制作水平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由于文人墨客及社会的需求,出现了很多的造琴家和作坊,进而对琴的质量、外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也使琴的制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较著名的造琴名手是四川雷氏,传继了三代人,计有雷绍、雷霄、雷震、雷威、雷俨、雷文、雷珏、雷会、雷迅 9人。其造琴活动从开元起到开成止,前后约 120多年,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三个历史时期。虽然造琴名手还有郭亮、张越、沉镣及娄则、冯超、三慧大师和超道人,不过今天从仅存的十几张唐琴中,可以认定的只有雷氏一家所制的琴,这是因为雷氏琴不仅被唐贤所重,而且更被宋贤所重,他们收藏雷琴,并记录于著述之中,为后世识别唐代雷琴提供了依据。雷氏造琴在材料的使用、制作的工艺上都与众不同,①据元人伊世珍《嫏嬛记》、清末大琴学家杨宗稷在《藏琴录·序言》、北宋苏轼《东坡志林》及《东坡杂书琴事》等文献中都有关于雷氏造琴在材料的应用及造琴工艺特色的相关记载。故宫博物院中亦藏有精美的唐琴“九霄环佩”。这造就了雷琴声音上的独特,即与它琴相较,其 “清越如击金石”与 “湿劲而雄”之异尤感突出,“九霄环佩”之音就是如此。

2.两宋以来琴文化的高度发展及郭沔高超的古琴造诣与号召力

宋代,由于推行 “崇文抑武”的政策,出现了“郁郁乎文哉”的局面。文人阶层的高度发达,使得文人对琴的喜爱,已成为文人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琴,在宋人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宋人不同于唐人的昂扬刚健,而是偏重阴柔之美,重视微妙的内心感受,讲究一个内心的乐趣。琴恰恰是这样一种乐器。宋代上层社会普遍好琴。赵氏皇族就好琴,宋徽宗专设 “万琴堂”收藏古琴,他的传世名画中就有一幅《听琴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朝野上下皆以爱琴为荣。北宋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众多名臣也都擅琴。杭州西泠印社西面有一泉,叫 “六一泉”,是苏东坡为纪念欧阳修而筑。欧阳修自号 “六一居士”,六个一中 “有琴一张”。客观地说,宋词的诞生,古琴功不可没。宋词是配合“曲律”而作,没有音乐就没有宋词。有人曾作统计,《全宋词》中有 596首与琴有关,与琵琶有关的约有 160首,与筝有关的约有 150首,琴的地位很是突出。到了南宋,在江南烟水衬托下,古琴更是显现出非凡魅力,上层社会对古琴的热衷有增无减。琴文化高度发展,流派纷呈。且由于宋代是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期,宋朝的古琴一度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大批文人与民间音乐长期深远的接触,创作了许多新的古琴作品。随着北宋王朝的覆灭,扎根于黄河流域的汉唐文明重心开始转向长江流域。宋室南渡,宋高宗于建炎三年 (1129)正式定都临安 (今杭州),从而使文人云集、经济繁盛的杭州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形成系统的古琴流派——浙派也就在此孕育了。作为浙派古琴奠基人的郭沔,就出生、生活在这样一个琴文化灿烂辉煌的时代。

元代琴家袁桷 (1266—1372)在他的《清容居士集》中提到 “浙派”琴谱的来源——韩侂胄②韩侂胄 (1152—1207),字节夫,相州安阳 (今属河南)人,南宋大臣。宁宗时以外戚执政十三年,权位居左右丞相之上,后加封平原郡王,任平章军国事。他与宗室大臣赵汝愚争权,罢斥汝愚。又指理学为伪学,罢斥理学家,大兴 “庆元党禁”。嘉泰 (1201—1204)年间,他见金王朝有衰败之态,力主乘机恢复中原,请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后又削去秦桧死后所封申王,改谥“谬丑”。开禧二年 (1206),请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金国,兵败求和。次年被宋廷杀害,函送首级至金廷谢罪。家藏古谱和张严收藏的古谱。据甘建华主编的《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所载,郭沔一生布衣,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嘉泰、开禧年间 (1201—1207),郭沔曾以其精湛的琴艺在临安 (今杭州)一个爱好琴艺的官僚张岩家当清客。张岩又是爱国名将韩侂胄的参政。曾经位居宰相的韩侂胄,是北宋以来朝廷中的一个望族。这种附庸风雅之事,必不会落在他人之后,平时就收藏琴谱,秘不外宣的宫廷 “阁谱”他抄了不少。郭沔在张家时,与张岩合编韩侂胄家祖传古琴谱和张岩自己收藏、购得的民间琴谱,③关于张岩与韩侂胄家中收藏琴谱的记载,在元人袁桷的《清容居士集》中的《琴述》《题徐天民草书》《示罗道士》等文中有几处记载。成《琴操谱》15卷、《调谐》4卷,准备出版。后因政治变化,未能实现,便将他们交给郭沔。这对于郭沔开阔眼界,广泛学习传统,提高艺术修养非常有益。郭沔从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为他以后的古琴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沔在张家期间的开禧三年 (1207),宰相韩侂胄为了收复失地,不再每年向金人缴纳数以万计的“岁贡”,发动了 “开禧北伐”。这次战争,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和种种矛盾,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战败后,南宋政府答应了金人的无理要求,用韩侂胄的人头和岁贡 30万两,签订了 “和议”。郭沔的主人张岩因受牵连而被罢官,郭沔也因此离开张家,迁至湘南衡山一带,过起了渔樵林泉的隐居的生活。经常驾着一叶扁舟,泛舟湖上。经过当清客时的艺术修养提高,对古谱、宫廷琴谱、野谱的大量接触,其间惊心动魄的政治事件的影响,其后隐居地秀丽的湖光山色,不受外界干扰的幽静、闲暇的生活,成为郭沔收集整理古琴曲谱、教授古琴及创作新曲的雄厚基础。这个时期的郭沔有感于时代的黑暗、朝廷的腐败,奋笔疾书,创作了《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鸿》等琴曲。

郭楚望再也没有回到杭州。但是,他的琴曲,却通过他的学生刘志方传回了杭州。刘志芳 (浙江天台人),创作有《忘机曲》《吴江吟》等琴曲。刘志芳的弟子毛敏仲、徐天民编著了《紫霞洞琴谱》(世人称为 “浙谱”),毛敏仲创作的《渔歌》《樵歌》《山居吟》《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等琴曲影响极为深远,遂形成了在中国古琴史上风靡一时的 “浙派”。

3.以 “永嘉学派”为核心思想的瓯越本土文化的滋养

与同时代的琴派一般比较重视弹奏已有的旧曲相比,郭沔所统领的浙派,除了弹旧曲之外,又以实际行动,投入新声的创作。所以,无论在整理旧曲、提倡创作方面,还是在传授古琴艺术方面,浙派琴家都独树一帜。因而,在当时的三个古琴流派中,浙派尤其得到人们的推崇。这和郭沔等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尤其是在新声创作方面,郭沔的创作能够和实际相联系,不拘泥于传统,抒发所想所感,创作出与当时情境相融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古琴艺术的曲库,对古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也成为“浙派”古琴艺术的最大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笔者认为是和浙派产生的土壤——产生 “经世致用”思想的事功学派和永嘉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

浙南地区厚重的文化遗风,是其构筑的核心,同时,南宋时期永嘉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其基础。温州地处东南一隅,三面环山一面朝海,自古交通不畅信息不通,长期以来,将温州阻隔在中原文明之外。直到宋代,特别是康王南渡后,温州才逐渐与中原大地相融相生,在经济和文化上不断创造奇迹。南宋的一曲《咏永嘉》可见当时的盛景:“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由于土地的限制,温州自唐宋以来就特别重视家庭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宋室南渡以来,北方的能工巧匠大量涌入温州,进一步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使当时永嘉地区出现了富工、富商及经营工商业的地主,至此,温州的历史文化同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一同繁荣,产生了以叶适为代表的 “永嘉学派”。“永嘉学派”的精髓是从现实主义出发,反对空谈性理,讲究实效。可以说,其思想及其价值取向塑造和强化了温州的民间心理和区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决定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得到传承和表现。“永嘉学派”奠定了特质鲜明的瓯越文化精神,直接影响了温州人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生于斯长于斯的郭沔,身上必不可免地带有这种 “文化遗传”的基因,其心理与思维必然会带有浓浓的永嘉文化的印记。因而,他研究、学习乃至精通古琴,都不是他最终的目的。他的目的,一方面是抒发情怀,另一方面更是希望使这门古老艺术焕发青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一门艺术如果一味因循守旧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必须给它注入新鲜血液。历史选择了郭沔,或者说郭沔无论是从文化储备,还是精神思想方面,都符合了历史的要求,使他承担了这个使命,成为一代琴学宗师。这也是今人仍然对这位古代琴学大师念念不忘的原因,也是笔者撰写此文之原因所在。

[1]孙继南,周柱铨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52.

Guo M ian and Zhejiang School’s Peptachord Culture in the South Dynasty

L IU Shun,YAO Shang-xin

J609

A

1672-2795(2010)03-0022-04

2010-04-27

刘顺 (1969— ),男,吉林白城人,温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温州 325000)姚尚新 (1965— ),男,甘肃永昌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艺术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学研究。(杭州 310012)

*本文系 2010年度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第五批立项课题 “温州音乐历史研究中的区域性特征”成果。(项目编号:Wyk10081)

猜你喜欢

古琴文化
“四艺”之首——古琴艺术的魅力
文化与人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古琴艺术——闻声而知“道”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