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

2010-02-16烨,陆

职教通讯 2010年7期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

彭 烨,陆 素 菊

(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关于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

彭 烨,陆 素 菊

(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论坛主题:农民工培训模式与企业培训模式的研究分析

本期学术主持人:陆素菊

主持人按: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人们实现有效就业方面,职业培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职业院校也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项培训,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办学功能,更成为践行“大职业教育观”、参与职业培训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职业培训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研究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领域。

随着我国职业培训实践的丰富和拓展,逐步形成了若干具有典型特征的培训模式,本次论坛通过对已有有关培训模式研究文献的梳理,主要从“农民工培训”、“企业培训”两大领域入手,围绕谁培训(培训主体)、培训什么(培训目的)以及如何培训(运行机制)三个培训模式的基本要素,对已有培训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期望能通过已有农民工培训和企业培训模式相关成果的理性审视,为今后相关领域研究的有效开展,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实践模式的形成,提供一个参考。当然,在我国,农民工培训与企业员工培训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尚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以比较分析。

农民工培训问题逐渐成为目前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农民工培训模式也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界定农民工培训模式概念、分析农民工培训模式构成要素基础上,梳理现有农民工培训模式研究文献,找出其贡献与不足,能更好帮助相关研究者找到相应的研究空间,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农民工;培训模式;研究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但是专门针对农民工培训的研究并不多,关于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研究更少。“在制度性歧视面前,与农民工培训问题有关的‘发展问题’研究难以引起大多数学者的重视。”[1]直到2003年《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这个首次专门针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文件颁布,才真正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相对于大量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研究文献,专门针对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研究还是较少的。截至2010年7月20日,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以“农民工培训”为题搜索,搜到文章有1 121篇,其中来源“核心期刊”的有108篇,硕士博士论文65篇;而以“农民工培训模式”为题,只搜索到论文35篇。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类分析,不仅可以对以往研究进展有个全局式地回顾,而且也有利于了解现有的研究空间,为未来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一、农民工培训模式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一)关于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概念

首先,对何谓“农民工”以及“农民工培训”进行必要的梳理。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认为,在我国实施多年的实行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下,我们所说的“农民工”,实际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培训是指培养和训练,使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培训,包含管理与教育两部分职能。而狭义的培训,专指教育那一部分职能,它力求在短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最有效地培养出掌握一定技能的人。因此,可以明确,农民工培训是指培训主体对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进行技能锻炼或短期再教育的活动。

关于“模式”的定义,董泽芳教授认为,“模式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条件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若干因素构成的,具有某些典型特征的模型或式样”。[2]赵庆典教授认为,模式一般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即:“事物(或客体)的规范或标准、事物现象(包括思维现象)的抽象和人们可以学以致用(包括研究所用)”。孙勇认为,模式是指在一定目标支配和体制制约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按一定运行机制运作的,以及呈现若干典型特征的模型和样式。[3]以上学者虽然对“模式”概念的表述并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注意到了模式的若干共性,如模式是“模型或样式”;是由“特定若干要素”构成等。本文采用学者孙勇对模式下的定义。

因此,根据前面相关概念的界定,本文的培训模式是指在一定社会与教育的体制制约与一定培训目标支配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按一定的运行机制运作的,并具有某些典型特征的培训模型或式样。农民工培训模式,就是指针对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工人这一特定对象进行技能锻炼或短期再教育活动的模型或式样。

(二)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

培训模式的建构过程的实质,就是培训模式各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过程,也就是在一定情境下,创造条件发挥某一要素的作用的过程。各结构要素之间形成的不同的结构性关系,就形成不同的培训模式。[4]因此,在对农民工培训模式进行分类和进一步研究前,很有必要分析培训的构成要素,然后根据农民工培训的特征,归纳出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

模式具有特定的构成要素。学者孙勇认为,大凡模式都包含四个要素,即目标、结构、体制、机制。可见,模式、体制、机制三者并不是同一概念。体制是制约模式而形成的各种制度体系,体制要素是制约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机制是事物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方式,机制要素是模式的运作动力。

“培训模式”与“管理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看似相似,但是区别不小,其内涵与构成要素有很大差别。一般而言,培训都由培训机构或培训者根据某种培训观点或理论,面对特定的培训目标,组织相应的培训内容,采取相应的媒体方法与管理措施对培训对象进行影响的过程。因此,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手段与培训管理等。而“管理模式”则是由管理主体办学方向,办学途径、办学形式等要素构成,“教学模式”则是由施训者、受训者、培训内容与手段等要素构成的。

学者赵之洲认为,农民培训模式主要由培训目的、培训目标、培训主体、培训客体、培训内容、培训规则和培训评价体系等要素构成。刘平青认为,农民工培训模式包括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和经费来源三个方面。本文认为,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培训方式与机制是农民工培训模式中比较重要的构成要素。

二、政策层面对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推进及其变化

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我国各级政府一直重视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采取各种措施直接影响和推进了多种农民工培训模式的形成和涌现。

(一)推进多样化的农民工培训

2003年9月农业部、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指出,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竞争、激励手段,进一步调动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和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

随后,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涌现出许多有代表性的培训模式。比如,职业学校按照就业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实行“订单式”培养培训;短训与长班相结合,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转移前培训和转移后培训,如江苏省宿豫县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充分利用城市各类教育资源对进城农民工开展文化、技术培训;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文明城市生活的培训。

(二)政府主导型的“阳光工程”

2004年3月,农业部等六部委启动阳光工程培训项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单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并要求培训工作坚持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以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为15-90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

在“阳光工程”中采用的培训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它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为原则,培训以短期的职业技能为重点,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到非农部门,培训内容也主要是为了国家利益与岗位需求,企业需求、农民工自身的真正需要等在有关阳光工程项目的文件基本上未提及。

(三)鼓励企业参与农民工培训

自2003年规划颁发后,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培训项目缺乏统筹、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加强产学结合的企业培训。完善企业与院校联合开展培训的政府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农民工培训,鼓励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的大型企业与院校联合举办产学结合的农民工培训基地,鼓励中小企业依托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在岗农民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举办农民工业余学校。

在此培训计划中,特别提出要重视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加强企业与院校的联合对农民工培训。与2003年的规划中提出的“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性”相比,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作用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各地在开展农民工培训、创新农民工培训模式中,之前的政府主导的培训模式可能会有所变化,市场运作的、充分依靠企业的农民工培训模式随之可能会有更大发展。培训主体的逐渐变化,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经费投入等构成培训模式的重要要素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三、关于农民工培训模式分类及其分析

(一)按照培训主体划分

培训主体即培训机构和培训者。按照培训主体来划分农民工培训模式,是现有研究中最为常规的划分方式。根据现有的研究文献,农民工培训机构呈现多元化态势,主要包括农民工自发培训模式、政府为主导的的公共职业培训模式、职业院校主导培训模式、企业培训模式、非营利性组织培训模式和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模式等。

1.农民工自发培训模式。它主要是指传统的跟师学艺。汤新发(2007)认为,跟师学艺模式能让农民学到手艺不用交学费,对贫困农民工具有很大吸引力。而廖金萍(2008)认为,虽然跟师学艺这种传统小规模培训模式目前在农民工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只能停留在小规模的传统手工操作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2.政府主导的公共职业培训模式。比较典型的有“阳光工程”和“温暖工程”。它们一般是由政府或政府管理下的民间组织牵头组织一定的经费和培训力量在一定范围和地区对需要帮助的对象实行各种形式的援助。我国在农民工转移培训相关政策中规定的以及在实践层面真正实施的以这种培训模式为主。因此,关于这种政府主导的公共职业培训模式的研究开始早、研究成果较多。张翠莲(2008)根据博弈论等理论分析认为,政府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有农民工培训的参与愿望,同时又有承担能力,因此,政府应成为农民工培训的主力。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政府直接参与农民工培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政府失灵”、数量质量不高。朱海伦(2005)认为,在农民工培训的过程中存在普遍的不完全市场和不充分信息问题,完全可能产生“政府失灵”现象,因此,政府直接干预农民工培训不奏效。廖金萍等(2008)指出,这种模式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培训设施薄弱、机构规模小、师资短缺、导致培训数量与质量难以提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需求。

3.职业院校参与的培训模式。很多研究者认为,职业院校参与培训具有很多优势,同时,参与培训对职业教育发展也是重大机遇。王鹏、王秋芳(2010)认为,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和就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能建构与运行社会多元支持系统,高职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优势能得到更好发挥。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职业院校在开展农民工培训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唐文君(2010)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职业院校培训模式存在教育观念滞后、办学模式僵化、培训经费短缺和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他提出,只有职业院校更新培训观念、提升师资素质、搞活办学模式、减轻学员负担;政府健全法律法规、引入竞争机制、统筹职教资源等,才能提高农民工培训效果。

4.企业培训模式。在2010年颁布的新政策中特别强调要发挥企业培训的作用。早在2010年此政策出台之前,一些研究者在反思现有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基础上,对企业参与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也达成了共识,关于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农民工培训、企业如何进行农民工培训等问题在理论界始终是热点问题。刘冰(2008)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根据国外的实证经验,认为企业具有对农民工提供培训的可能性,只要市场机制能产生合适的激励,而且企业提供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培训效果也更好。朱海伦(2005)认为,农民工的流动性使得培训更具有“溢出效应”、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决定它会选择没有培训的农民工、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只需从事简单劳动等,这些因素决定企业参与农民工培训的意愿不强。

5.民办公助的“富平模式”。李湘萍(2005)指出,“富平模式”是“民办公助”的培训就能构建与“就业—权益保障”一体化的农民工培训就业新模式,能解决“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民办”是指茅于轼等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创办的,在产权和管理体制上与公办培训学校不同,“公助”是指在招生方面得到输出地政府支持,在就业方面得到输入地政府支持。

6.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模式。也有研究者关注到靠单个主体很难解决问题,因此,提出要构建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模式。刘冰、陶海青(2008)认为,农民工培训工作必须形成“政府+市场”的模式。他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能对个人或企业投资形成有效激励,导致农民工培训市场运行低效,但通过设置合理市场机制产生合适激励,私人部门等市场主体具有培训的可能性,政府发挥领导作用,再加上引进市场机制,能兼顾效率与公平,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刘平青(2008)认为,农民工培训应该分为进城前的培训、进城后进场前的培训和进场后的培训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不同主体实施相应的培训内容,根据培训主体与受益主体的不同,经费来源也有所不同。在他构建的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模式中,中央政府、输入地政府、输出地政府、农民工企业、中介机构和农民工自身等多方主体有效联系,互相合作,形成了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

(二)按照培训对象的分类

根据现在研究中关注比较多的培训对象,可以分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返乡农民工培训和失地农民培训等。

1.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对象,他们认为培训时要特别注意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老一辈农民工的培训需求,但是专门针对新生代新农工的教育培训模式相对还是不多。刘政昌(2008)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在一些大型工业区已出现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社区”居住形态,他以上海市某社区为例,对新生代农民工“企业社区”教育模式做了分析研究。

2.返乡农民工培训。截止2008年12月20日,全国提前返乡流动人口1 361.8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口总数的9%左右。农民工返乡潮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成人教育学者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关注尤其多。李洪波(2009)认为,对农民工培训应该分层次,对因金融危机暂回乡日后还要再出外务工的要强化技能培训;对因务工失败而回乡的人应注重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对带资本和技能回乡的人应加强创业技能培训。项继发(2009)也认为,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返乡农民工,培训内容与培训组织形式不能趋同。他通过分析返乡农民工的特征、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得出基地化培训模式是能融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为一体的面向农民工多层次、多类型的技能培训新模式。遇春,项继发,张诗雪(2010)提出,县域社区教育应成为返乡农民工培训的新形态。他认为,现有的大多数农民工培训模式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县域社区教育通过整合资源,能建构一个结合高校、职业院校、企业、产业示范基地联动的多层次、多类型、长效化的社区教育模式,可以成为返乡农民工培训的创新形态。

3.失地农民培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失地农民数量剧增,到2009年已近5 000万,预计到2020年,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如何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要求,保证其“失地不失教,失地不失业”,成为我国社会学学者、成人教育学者等相关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高志敏(2009)以上海“撤县改区”城区为例,实地考察了5个区域在针对失地农民所采取的教育培训举措,总结了共同经验,认为要积极探索“技能培训+素养提高”的培训模式。崔铭香(2009)选择浙浙江衢州、四川达州、宁夏银川、河南郑州,对其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研究,初步总结了其中可资借鉴的经验,如四川的订单培训模式、河南郑州的“引导性+技能型”培训模式等。

(三)按照培训方式和机制的分类

查阅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相关文献发现,根据培训方式、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订单培训模式、培训券模式、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模式和短平快模式等。

1.订单式培训模式。这是职业教育中比较推崇的培养模式,研究者也关注到这种培训模式在农民工培训中能有所作为。刘平青(2007)认为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是实现人员培训的“适销对路”,核心目的是实现理想就业。“订单式”农民工培训模式通过企业与培训机构的紧密合作,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

2.培训券模式。自从浙江省在2003年首创劳务培训券制度,随后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认可,介绍、引述培训券模式的文献逐渐增多。王书君(2007)认为,“劳务券”是一种市场化的政府培训经费的配置方式,突出了政府的“市场失灵”的矫正者和社会公平的守护者的角色。熊惠平(2007)认为,培训券制通过使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拨付转化为受益者对教育与培训服务的购买力和看得见的福利,是经费投入机制的创新。

3.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模式。王锁荣(2008)认为,建筑业农民工自身与用人单位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强,政府主导的培训模式也有待改进,只有真正形成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在建筑业就业的准入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农民工素质。

4.短平快培训模式。高存艳(2006)针对现在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培训内容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地方特点不突出,培训时间和地点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认为农民工培训应采取“短、平、快”的模式。“短”主要是指每一次的学习时间短;“平”是指要把握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教育对象的接受水平,教学内容及其深度要适应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农民工的接受水平,做到两者的协调平衡;“快”是指对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的捕捉快,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快,把所学技术应用到工作实践的速度快、见效快、收益快。

目前从培训理念、培训目标等角度建构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研究还不多见。大多数研究是根据实践中产生的农民工培训模式,根据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培训手段等几个维度来提炼、建构农民工培训模式。这些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培训模式的产生往往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紧密联系,假如不经过理论上的论证与改造,很难具有迁移性。从培训理念、目标等角度出发建构培训模式,运用实践,再反馈改造培训模式,诸如此类的培训模式的研究可以弥补现有研究的空白。

现有研究中对农民工模式划分采取多因素结合方式的很少,绝大多数研究往往依据一两个因素来划分农民工培训的模式,据此来判断农民培训不同模式的优劣。但按照单因素划分的农民工培训模式一般包含的信息过少,难以全面刻画出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准确地反映不同培训模式的精髓所在,这使得按单因素划分农民工培训模式的局限性凸显。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对农民工培训模式的划分可以尝试采取多因素有机结合的方式。

[1]俞雪琴.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民工教育培训[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9).

[2]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3]孙勇.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多样化趋势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5).

[4]刘丽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5).

A Research Review on the Patterns of Peasant Labourer Training

PENG Ye,LU Su-ju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dult Education i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Currently peasant labourer train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education circle,and the patterns of this training is also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peasant labourer training and analysing the components of its training patterns,this thesis makes a literature reviewof the existing studies on peasant labourer training patterns,and locates the insufficencies in these studies,so as to help researchers find out revelant studytopics,and lays a soun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es.

peasant labourer,trainingpattern;studyreview

G710

A

1672-7747(2010)07-0032-06

[责任编辑 秦 涛]

2010-03-28

彭烨(1986-),女,湖南长沙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培训与就业;陆素菊(1963-),女,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培训与就业。

猜你喜欢

农民工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